“怎么了?”
房间里传来一个苍老的问询声,声音中透着点点关切。杨纪抬起头来,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身旁。铁冠派“张长老”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房间里,目光正看着自己。
杨纪沉吟片刻,没有太多的犹豫。就把手中的信纸递了过去。铁冠派的三大长老是少数一些杨纪可以信任的人。
王泰这件事情也没有必要瞒着他们。
和杨纪想像的不同,王泰将军这封信不是来通知万事就绪,让他准备去经略苍墟城的。恰恰相反,王泰将军是来告诉他一个坏消息的,——事情出了变卦!
琅琊郡一别,杨纪和王泰约定之后,就各奔东西,进行着各自的准备。杨纪积极的提升实力,同进参加洲府中的“举人试”。
而王泰也践诺着他诺言。
回到帝京城,王泰叙职之后,就开始按照约定,动用各种关系,积极的为杨纪经略苍墟城奔走、运作。其中就包括向各位军部的将军、王侯、大佬推荐杨纪写的那篇平定“苍墟城”的文章。
“苍墟城”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边陲城池,或者某个陷入混乱的问题城池。如果仅仅是这样,天下间这样的城池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苍墟城也就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了。
杨纪的文章也就没有丝毫的特异之处,更加不值得将军王泰这么大力去推荐了。
“苍墟城”只是一个小城池,但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战略意义非常特殊。它是深入蛮族疆域最深的地方,也是遭受袭扰最厉害的地方。
在那里的将军和士兵死亡率特别高。
最多的一年,朝廷就曾经派谴出了七位将军前往那里,全部被蛮族高手行剌在那里。“苍墟城”是大汉皇朝的前营岗哨,更是朝廷在西边的纵深行营。
它所面临的困难,都极具代表性。
如果杨纪能够解决了“苍墟城”的困境,那么西北边陲几十上百座这样的城池面临的困扰,也能同样迎刃而解。
更重要的是,大汉皇朝在西北的蛮族疆域已经几百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了。如果杨纪能够解决苍墟城的问题,那么朝廷后顾无忧,就又能够以“苍墟城”为前进营地,进一步的向蛮族疆域纵横前进,拓展势力和影响。
第四百二十三章唯一的方法
这是一翻大棋,涉及到大汉皇朝在西北异族上的整体军事战略,极具价值。如果杨纪能够成功,就将成为军方的贵人,这将是一个天大的功劳,以后前途似锦,贵不可言!
而朝廷方面,也将取得几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进展!
王泰之所以对杨纪那篇文章如此看重,原因就是这个。所以,到了京城之后,王泰也是大力推荐。
只不过,看出苍墟城战略意义的,远不止杨纪一个。也不止是王泰一个!
特别是当王泰在帝京城中的大力宣扬杨纪那篇文章的时候,一方面故然推高了杨纪这个无名小卒在军方和帝京城中的知名度,但是另一方面,王泰宣扬的杨纪策论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也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想要挣这份天大功劳的,远不止杨纪一个!
而且王泰还提到了一个杨纪没有注意到的官场细节。朝廷每三年一届,每一届都会产生上百的“武举人”。
十年,就会有四五百个“武举人”。而武道强者的寿命是长的。经年累月的下来,朝廷累积下来的“武举人”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但僧多粥少,大汉皇朝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官爵、将军去册封。所以也就产生了一个择扰录取的原则。
只有那些最优秀的,实力最强的“武举人”才会得到册封,成为大汉皇朝的“武将”。但即便是如此,这些“武将”的数量也是极为庞大的。
大汉皇朝依旧没有那么多的军队供这么多的“武将”去统领。所以也就产生了“实力武将”和“虚权武将”,或者说是“名誉武将”的区别。
在民间,又管那些不能领兵,只是领着武将俸禄的武将叫做“无权将军”。其实对朝廷来说,根本没有这个区别。
朝廷方面更愿意把这种权力阶层叫做“强力武将”和“替补武将”。
后者是前者的替补,只有当者出现“空缺”的时候,后者才能够成功替补上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掌握实权的“武将”!
大汉皇朝武风隆盛,高手如云,顶级的高手实在是太多了。
导致在“实权将军”的竞争上非常激烈,因此这种“替补武将”的数量非常之多。就连那种军方的世家,都积累了不少的“替补武将”。
“苍墟城”涉及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东西:
那个地方虽然危险,但是“苍墟城”的镇守武将却是一个极有份量的“实权将军”。因此看中这个位置,想要镀一层金身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世家、勋贵、门阀,那些家中养着大量“替补武将”的势力,纷纷对这位位置觊觎的很。
在这件事情上,杨纪面临着极其残酷的竞争!
事情和杨纪、王泰最初商量的情况,完全大相径庭!
在信里,王泰提到了一个中肯,但是却很残酷的建议:
除非杨纪能够在武科举中脱颖而出,夺取到第一名“武解元”的功名,否则的话,这件事情恐怕很难实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海王O去上恋爱综艺 [综]流年记事簿 (综英美同人)我当蝙蝠那些年 橘喵もも 祸水美人穿成炮灰女配[快穿] 三寸金莲 梳起不嫁 继后[清穿] 熊孩子养成笔记 报告文学 宠婚缠绵:溺宠甜妻吻不够 俗世奇人 走进暴风雨 斗寒图 重生后我宠冠东宫 哑妾 心药[美食+悬疑] 初裕 铺花的岐路 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