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故事。朱元璋的马皇后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在后宫廷与皇后谈笑,两个人谈得高兴,朱元璋突然拍了一下大腿,高兴得跳起来说:&ldo;想不到我朱元璋也会当皇帝!&rdo;手舞足蹈,又露出了他寒微时那种样子,这是非常失态的。当时还有两个太监站在旁边,他没有留意到。一会儿朱元璋出去了,马皇后立即对那两个太监说:&ldo;皇帝马上要回来,你们一个装哑巴,一个装聋,否则你们两人都会没有命了,记住,听话!&rdo;果然,朱元璋在外面一想,不对劲,刚才的失态,将来给两个太监传了出去,那还了得。于是回到后宫,一问之下,两个太监,一个是哑巴,不会说话;一个是聋子,没有听见,这才了事。否则这两个头岂不掉下来了?所以马皇后也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好皇后。
这就讲到人生的修养与迁怒,一点事情不高兴,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不能反省自讼。尤其是领导别人的,要特别注意。
第二点最难的,&ldo;不贰过&rdo;。所谓贰过,第一次犯了过错,第二次又犯。等于我们抽烟一样,这次抽了,下决心,下次再不要抽,可是到时候又抽起来了。再犯同样的过错,这就是&ldo;贰过&rdo;。孔子说只有颜回才能做到&ldo;不迁怒,不贰过&rdo;这六个字,人们真能做到如此,不是圣人,也算是个贤人了。&ldo;迁怒&rdo;的意义发挥起来还很多,总之,我们作人做事,要尽量注意&ldo;不迁怒,不贰过。&rdo;那么,&ldo;虽不中,亦不远矣。&rdo;
事实上,我们所讲的&ldo;不迁怒,不贰过&rdo;,只是其中的一小点。如果认真地研究起来,这两句话是概括了全部历史哲学,也概括了人类的行为哲学。人若真能修养到&ldo;不迁怒,不贰过&rdo;,那是太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再三赞叹颜回,是有他的道理。
譬如我们说&ldo;怨天尤人&rdo;,就是迁怒的一例。一个人到了困难的时候怨天,这是普通的事。说到&ldo;怨天&rdo;,如韩愈所说的,一个人&ldo;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rdo;这是自然的现象。又如司马迁《史记》中对《离骚》的评论:&ldo;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澹,未尝不呼父母也。&rdo;这里所指的&ldo;穷&rdo;,并不只是没有钱了才叫作&ldo;穷&rdo;。一件事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就叫作穷。此时往往情不自禁地会感叹:&ldo;唉!天呀!&rdo;身上受了什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往往就脱口而出:&ldo;我的妈呀!&rdo;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人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心理上就逃避现实,认为这是上天给我的不幸。&ldo;尤人&rdo;,就是埋怨别人、诿过于人,反正是&ldo;我没有错&rdo;。古时平民文学中有一首诗说:&ldo;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rdo;像这样,天作哪一种天才是好天呢?作天都难作,何况作人?所以一个人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是难免的。尤其领导的人,受人物议,更是必然。所以老子说:&ldo;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do;这句话,也就是包含了要我们效法天地广大包容的气度。
至于&ldo;不贰过&rdo;这层修养,比起&ldo;不迁怒&rdo;的操守,那是更深一层的功夫了。
下面文章气势再转,更见《论语》编排之曲折而隐含条理之妙。
周富济贫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
周急不继富。
子华名公西赤,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二岁。有一次公西赤派出去做大使,这时孔子大概在当政。冉求是公西赤的同学,他因为公西赤还有母亲在家,于是就代公西赤的母亲请求实物配给,也就是请拨一笔安家费。孔子说,好,给他一釜。&ldo;釜&rdo;是古代度量衡的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这是米谷的成数,数量不多,所以冉求为他&ldo;请益&rdo;。冉求为同学说话了,老师,一釜少了一点,给他增加一些吧!于是孔子说,好吧!加给他一庾。庾是古代容量的单位,十六斗。等于说孔子原来给他五万元,现在又增加了八万。大概当时冉求是在孔子那里当总务,&ldo;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rdo;为了同学,不管孔子的意见,另外自己一批给了五秉。当时十六斛为一秉,现在来说,数字相当大,好像一下子给了十万了。事后,孔子知道了,但是并没有责怪冉求;这也是一种教育。当然现在做官就难了,以前做官,讲情、理、法,除了法律以外,还要合理、合情。不像现在的时代精神,以法治为主,专讲人事法规与人事管理,往往无法兼顾情理。冉求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孔子如果专讲法令,那冉求是不对的,很可能要撤职查办。但是孔子没有追究,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立场上说:&ldo;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袭。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rdo;意思是对学生们说,你们要知道,公西赤这次出使到齐国去,神气得很;坐的是第一流的交通工具,穿的是第一流的行装。等于现在西装几十套,皮箱几十口。他有这许多置装费,额外津贴,尽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给他妈妈用。我们帮忙别人,要在人家急难的时候帮忙人家。公西赤已经有了办法,再给他那么多,不是成了锦上添花吗?这是不必要的。这也就是所讲&ldo;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rdo;的道理。
不过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助人是件很难的事,这牵涉到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有一个朋友,又穷又病,于是替他找些朋友出钱治病。同样是这人的事情,去找了一位朋友三次,第四次以后,就要找别的朋友了。有时为了周人之急,我们可以要求别人:&ldo;再来一次!&rdo;但别人的答复说:&ldo;今天实在不行。&rdo;我们也许可以勉强的说:&ldo;这一次算我要的!&rdo;这就等于硬上了。但是某人一死,朋友们又很热心地出钱出力帮忙买棺材了。有时候碰到这种情形,真使人有很大的感慨,也感觉很奇怪。当某人生前有急难的时候,替他奔走,找人帮忙还不大顺利。而他死了以后,大家又这样踊跃帮忙,同情他,可怜他穷病得死了。这种心理用在某人生前多好呢?把准备给他死后买棺材的钱,在他生前多出一点医药费好不好呢?这都要仔细思量。所以说,道德行为,又该怎样讲呢?研究下来,还是应该&ldo;济人须济急时无&rdo;,比较重要。孔子说&ldo;君子周急不继富&rdo;,已经有了的人,就不必再给他了。
从公西赤的事件看起来,好像孔子当主管时,对于财政的管理是比较紧缩的。但是接着这一节书连下来,便讲到另一件类似的事情,证明孔子对于财务并非悭吝。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他在孔子过世以后,就辞官归隐江湖。子贡后来相卫的时候,因为很佩服他,特别去看他,结果被他刮了胡子。子贡去时,排场很大;原宪故意装扮成一个乡巴佬,穿了破旧的衣服会见子贡。见面以后,子贡说:&ldo;你生病了吧?!&rdo;原宪说:&ldo;我没生病。我没有钱,只是穷;学道而不成,才是病。像我这样子是穷,而不是病。可是你学了夫子之道,看你今天这个神气、派头……。&rdo;虽然把子贡弄得下不了台,不过由此也可见原宪的侠义气概。孔子当政时,&ldo;原思为之宰&rdo;,这个&ldo;宰&rdo;是家宰,以今天的职务来说,相当于总务。孔子&ldo;与之粟九百&rdo;,这个九百的数字,到底有多少,无法考据,总之很多。&ldo;辞&rdo;,他不要那么多,希望减掉一点。但是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用不完可以周济那些贫穷的亲戚、朋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给我乖 老公是个女儿奴[穿书] 掌上娇宠[重生] 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 完美偶像 重生八零小富婆 同居拍档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重生之科技兴国 废柴美人每天都在崩人设 慵来妆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第一神相[娱乐圈] 爱有余温,唯情可存 神医无双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我在等风也等你 毒医农女之田园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