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百科 > 第61章 大明水师(第3页)

第61章 大明水师(第3页)

你个混账东西,别人说种蕃薯能有三倍收成你就信啊?万一是骗人的,全家老小跟你喝西北风啊?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尽整些虚头八脑的玩意,滚!

所以如果没有官府强制推广,是不会有人去种植蕃薯、马铃薯以及玉蜀黍的,哪怕是亲眼看到别人已经丰收了也不会去种。

鬼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后会不会害人?

万一女人吃了生不出小孩呢?那不绝后了?

我们华夏祖祖辈辈种了几千年五谷,还比不上这些个?

所以,习惯这个东西是很难改变的,一个种族的习惯就更加难以改变。

这也是马铃薯、蕃薯以及玉米明明在明代中叶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直到清朝的康乾年间才开始大规模种植的原因。

用了两三百年,才把种植习惯改过来。

至于有考据说,蕃薯、马铃薯以及玉米在传入中国之初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扩广开,主要是因为选种的问题,说什么蕃薯、玉米及土豆需要经过不断的选种,产量才能提上去,然后才有可能得到推广,这就是扯淡。

印第安人种植蕃薯土豆玉米种了几千年了,你说还没完成选种?

还是说蕃薯土豆玉米在引入华夏之后就野化了,需要重新驯化?可能么?

就跟华夏先民种五谷种了几千年了,你说五谷还没有完成选种?所以别的大陆或者国家引入五谷之后需要花几百年来进行选种?闹呢。

英国人把茶叶引入印度、斯里兰卡,头茬就丰收。

水葫芦引入中国没几年就泛烂成灾,再还有桉树啥的不胜枚举。

所以根本不存在地域改变导致的野化问题,只要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农作物移栽到哪都能行,没有地域变了就要重新选种这种事,去非洲种地的中国人也没见要花几十上百年时间来重新选种。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种植习惯的问题,习惯是最难改的。

但是对崇祯这个穿越者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他知道蕃薯、土豆还有玉米是好东西,生长期短、产量高而且比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更耐旱,贫瘠的山地都能种植。

就是郑鸿逵带过来的种子不够多。

五万斤玉米种充其量也就种一万亩。

五万斤蕃薯最多也就种个一千多亩。

土豆就更加完蛋,估计只能种几百亩。

想到这,崇祯就轻叹了口气,看来今年是指望不上了,只有等到明年大规模的推开种植之后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军粮供给。

郑鸿逵有些不安的道:“圣上,可是有什么问题?”

“没有,只是刚才说到了粮食,朕就想起了天下黎庶正嗷嗷待哺,朕身为君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里着实的难受。”崇祯随口胡诌了一句。

“圣上心系天下苍生,此诚百姓福份。”郑鸿逵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盗墓开始探险直播  1825我的新大明  灵异复苏,我的系统是电脑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三国之献帝兴汉  只想叠被动的我被迫揍了大将  煌煌魏晋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北朝帝业  末世:一不小心成了救世主  神豪:我真不是冒牌神豪  凡人修仙传之真灵空间  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四合院之贾张氏大战容嬷嬷  混在诸天武侠世界  万维科技  法师西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