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饥饿的盛世pdf > 第34章(第1页)

第34章(第1页)

为了填补准部留下的土地,乾隆从各地迁移人口。其中有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有蒙古部落的喀尔喀人、察哈尔人,有穆斯林东干人,甚至还有来自满洲的锡伯人和高丽人。十多年之后,土尔扈特部落回归中国,也被安置在这片由于自己的兄弟部落被灭绝而空出来的土地上。

乾隆在国家安全问题上,采取过许多或高明、或精明、或阴鸷的手腕。

有清一代,喇嘛教是国教,但乾隆并不信黄教。他在评论活佛转世时说:&ldo;蒙古呼图克图活佛转世,其实是一种取巧方便的办法……佛本无生死,哪有转世?但是不允许转世,那么数万番僧就无所皈依,所以不得不如此罢了。&rdo;(《御制喇嘛说》)

从这段谕旨看,乾隆对喇嘛教是不屑一顾的。但是,终乾隆一朝,皇帝对黄教领袖,一直极尽尊崇之能事。他把父亲的故府雍和宫改成喇嘛庙,以示对喇嘛教的尊崇。他对达赖和班禅提高了礼遇规格。为了迎接班禅远来,他专门在承德为班禅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普陀宗乘之庙。这座庙耗资巨大,仅为其中的一座殿宇顶部镀金,就花去黄金一万五千多两。他亲派皇六子远赴内蒙古迎接,在承德的接待更是不计成本,优隆备至。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乾隆很清楚喇嘛教对安定西藏和蒙古的作用。他多次说过&ldo;兴黄教,所以安蒙古&rdo;,&ldo;敬一人而千万悦&rdo;。他高屋建瓴,进一步树立达赖喇嘛的权威,由此拥有了确认转世活佛和任命高级教长的权力,从而牢牢地把西藏社会控制在自己手中。

但是,对于伊斯兰教,乾隆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他深知这一宗教的进取性,因此在回教地区大力推行政教分离,不允许宗教领袖取得世俗权力。他知道,伊斯兰教一旦实现政教合一,必然爆发强大的扩张力量,给帝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平定新疆之后,他大力扶植伊斯兰世界世俗贵族伯克的力量,禁止阿訇干涉政治,高明地抑制了伊斯兰教的活力。他还十分高明地将东干穆斯林从中国西北部迁入新疆,利用他们对抗突厥语族的穆斯林,从而实现以回制回,成功地获得了新疆的稳定。即使以现代政治家的标准来衡量,乾隆对边疆问题的处理也是十分高明的。

乾隆的性格中并不缺乏善良、温和的一面,但他的本质毕竟是政治动物。对准噶尔蒙古人的屠杀,固然有泄愤的因素,更主要的却是出于长远考虑。乾隆喜欢做一劳永逸、斩草除根的事。他认为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责任,为后世子孙消除所有威胁。

种族灭绝,在他看来无疑是消除西部边疆威胁的最彻底、最有效的办法。为了大清王朝万世永固这个最终目标,他可以做出任何决定,也可以把自己变成一头野兽。确实,通过灭绝政策,乾隆皇帝实现了对西部中国前所未有的牢固控制。

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努力控制西域的一个完美结果。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开始,天山南北以及巴尔喀什湖一带就是中原王朝一直努力经营的目标。汉、唐、元这三个强大帝国都实现了对西域的管辖,在这个地方设置过都护府,但是由于距离遥远,风土不同,中央政权一直很难在这里建立直接、持久、稳定的管辖,因此,西域一直是中华帝国版图中最不稳定的部分,与内地的联系时断时续,对内地的臣属也时叛时服。直到乾隆消灭了这片草原上最强悍的民族,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中央政府才真正在这里建立了彻底、有力的统治。这一统治建立得相当牢固,在此之后的晚清时期,虽然列国对清朝瓜分蚕食,但新疆一直没有再次分裂出去。

中国的武功,自成吉思汗以来,还没有谁如此一举荡平二万余里,深入不毛之地。元代之后,中国的疆域,从来没有如此巨大,国家的统一,从来没有如此巩固。朝野上下,一致赞叹&ldo;国家如天之福&rdo;。文人学士纷纷进表上赋,欢呼庆祝。纪昀撰写了《平定准噶尔赋》,称&ldo;三十六国,咸遵正朔,浩乎大哉,此王道之极盛,而之遐躅也&rdo;。赵翼在《平定回部铙歌》则唱道:&ldo;一统车书大覆函,持盈睿虑倍寅严;从知兵甲全消日,文德逾敷万国咸。&rdo;后世史家也高度评价这一战争。王先谦说:&ldo;高宗皇帝……成两朝未竟之志,准回平而北无汉世匈奴之患,金川定而西无唐代吐蕃之扰,保世恢基,其极于无外。&rdo;(王先谦《虚受堂文集》卷二,《东华录序》)

除了驱敌拓土之外,平定新疆的另一个意义是它标志着乾隆盛世达到了&ldo;全盛&rdo;。中国历史上这最后一个盛世,人们通常称为&ldo;康乾盛世&rdo;。事实上,康熙和雍正的统治还称不上完美。直到新疆战争之后,清王朝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对历史的超越,进入无可挑剔的&ldo;全盛&rdo;。

平定准噶尔战争之后,&ldo;盛世&rdo;&ldo;全盛&rdo;等词汇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清朝臣民口中。人们不约而同地把这场战争与&ldo;全盛&rdo;联系在一起。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户部右侍郎于敏中赋诗称颂乾隆皇帝统一新疆的功绩说:&ldo;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rdo;。(《素余堂集》卷二四)意思明确地说,新疆战争使乾隆超越了祖宗。乾隆自己也宣称,&ldo;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rdo;,(王先谦《东华录》)&ldo;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rdo;。(乾隆《圣训》卷一零六)西域战争和府库充盈是乾隆宣布&ldo;全盛&rdo;到来的两大理由。从此之后,&ldo;盛世&rdo;就成了清帝国文件中不断提及的词汇,其频率之大甚至达到令人厌烦的程度。及至乾隆晚年所编的《八旬万寿盛典》,&ldo;盛世&rdo;二字居然出现了七十余次。

确实,以统一新疆为标志,大清帝国的统治攀上了历史的高峰。这一高峰,悬绝于历代的治绩之上。

第一,乾隆朝几乎消灭了对最高权力的所有威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稳定。

历史上威胁皇权的势力有以下几种:一是敌国威胁,二是农民起义,三是权臣专政,四是太监擅权,五是后妃干政,六是外戚乱政,七是朋党之争,八是地方割据势力。这八种势力在历代都此起彼伏,兴风作浪,从来没有被彻底平息过。甚至在雄才大略的康熙和雍正时期,也仍然存在敌国、权臣和朋党的阴影。康熙朝前期,索额图和明珠一度权倾朝野,&ldo;是时索额图、明珠同柄朝政,互植私党,贪侈倾朝右&rdo;。(《清史稿&iddot;索额图传》)康熙朝后期,各皇子纷纷与大臣勾结,朝政一片混乱,以致康熙甚至担心死后可能会出现全国性内战。雍正朝初期,由于雍正喜怒不定、大起大落的个性,先后培养出年羹尧、隆科多两大权臣。年羹尧应召回京,&ldo;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策马过,毫不动容。王公有下马问候者,年颔之而已。至御前,箕坐无人臣礼&rdo;。胤禛不得不罗织九十二条大罪将其除掉。雍正晚年,又形成鄂尔泰、张廷玉两大朋党。只有乾隆总结吸取历代统治经验,以极其高明的政治手腕,对内缜密阴柔地化解了鄂张朋党,对外积极主动地消除了敌国力量,把这八种威胁化解到近乎无影无形的程度,确保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政治纪律的高度严明。没有一个大臣,敢于在皇帝面前造次;皇帝一声令下,举国战栗。历史上真正做到了&ldo;乾纲独揽&rdo;的帝王,唯乾隆一人而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封敛雪印  藏住满分甜  史上最怂阿飘  就等你下课了  喜欢你不是两三天  辉煌三国  情敌们后来都说喜欢我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穿成霸总的娇气包闺女  女配她美貌动人  凤凰落地不如鸡  三线玩家  可以给我你的校牌吗  反攻[星际]  往生泪  截胡  红尸鞋  甘味橘  你列表最软的妹  高武:我以仙法护华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