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顾祝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这种新兴技术,能够在其他军事项目上发挥作用,为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做出贡献。
当然,几千万的投资也不算太多,刚好在顾祝同的接受范围之内。
如果当时启动项目的资金再多一点,比如超过了一亿华元,恐怕顾祝同就会采纳技术专家的建议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转移重点
载人登月工程烧了不少钱,在完成了最后一次登月行动,整个载人登月工程正式宣告结束的时候,在该项目上的zhèng
府直接投资就超过了七千四百亿华元,其花费比危地马拉战争的全部开支还高出了百分之四十。把社会间接投资算上的话,载人登月工程的总花费在一万亿华元以上。
只是,载人登月工程所创造的、以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是其花费的数十倍。
在整个载人登月工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利益,特别是由科技进步产生的利益,根本就无法准确估算。
要知道,在这项空前的科技工程中,总共产生了数十项新技术,推动了数个科技领域的飞速进步。
这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电子计算机。
事实上,计算机早就出现了。
在大战结束之前,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开发出了计算机,而且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在大战结束之前就已投入使用。当时,这台计算机属于陆军,主要用来进行弹道计算,设计出性能更好的枪炮。
只是,计算机的应用并不广泛。
不是计算机没有价值,而是受技术水平限制,其价值很难发挥出来。
这就是,当时的计算机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
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塞满了一个巨大的仓库,而且其运行时的功率高达数千千瓦,相当于一座小城镇的耗电量。而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万次,仅能进行简单计算。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研制的计算机也差不多。
此后,中德的计算机科学家都把重点放在了缩小电子管的体积上。
虽然在一九六零年前后,晶体管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已经有科学家提出,晶体管更适合用来制造计算机。而且晶体管更容易实现小型化,也就能够制造出体积更小、功率更低与运算能力更强大的计算机。
只是,当时中德军方都不太重视晶体管。
原因很简单。晶体管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降低了其军用价值。
这就是,晶体管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在核战争中无法生存下来,而中德军方都认为下一场战争是核战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说好的互掐呢,发什么狗粮?摔! 星际炮灰养崽日常 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我们好好的来谈场恋爱吧! 梅雨时节 大猫统领的心尖宠 报告王爷:您的小心肝又撒娇了 知意 时空酒馆 竹马谋妻之弃女嫡妃难休夫 元尊 沙雕兄妹,综艺爆红 上虞歌 我真的只把女主当女儿 重生后我盘了豪门老总 重生之美人误我 农女红豆 草长莺飞鲲而肥 佛系鬼母要吃素 [足球]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