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成了新来乍到者的一种印记。很明显,新来乍到者在美国一直比英国多,不仅在生活富裕和
追求时尚的贵族阶级中是这样,在知识阶层中也是这样。普通的美国女教师,共和国语言规范
的主要护卫者,不是来自具有文化传统的阶级,而是来自小农场主、城市职员和劳动者阶级。
我相信,甚至一般的美国学院教师的情况也大体是如此。这些人主张和注重言语的精确,并不
全从逻辑的考虑出发,也显然是由于这有助于掩盖他们自身在文化上的不安全感。许多折磨着
中小学生、困扰我国作家的无缘无故的清规戒律,多半就是从他们那里来的。他们是惠特曼、
马克&iddot;吐温和豪厄尔斯等人文学著作中的&ldo;语病&rdo;的主要挑剔者和批评者。但是,如果把他们
的影响看成全然是、或甚至主要是邪恶的,那就错了。他们英勇地讨伐我们中间出现的方言土
语且战果辉煌,以致语言中的一些怪涎现象,如极不顺耳的伦敦方言中的呜咽声和不可思议的
人为增舍字母&ldo;h&rdo;等等,在美国的任何地方都很难立足。他们护卫着通用的语言,以致即便
是矫饰最甚的美国英语,也完全没有作为英国标准英语特征的那种愚蠢的装腔作势。
美国的语言就是以这种特殊方式,表达了美国文化的两重性:识字普及
性和非文学性。由书本确定的标准,是以普及识字为前提的;要不是每一个
人都须通过普及的公共教育而受到女教师们的管辖,她们的&ldo;独裁专政&rdo;是
完全不可能的。此外,如果美国存在着一个强大而集中的文学贵族阶层,并
能将其随意的言谈文字确定为所有有教养的人应当遵循的语言标准,那么由
课本规定的精确标准就会是多余的和不可能实现的。在这里,识字的普及取
代了贵族的特权。语言学者们注意到,使一个词的口头运用符合其书面形式
的倾向,&ldo;一般说来,会随着文字出版和书面语言在一个民族的语言意识中
愈益变得突出而逐渐增长。&rdo;这个倾向尽管在英国也有某些表现,但它在美
国表现得强烈得多。克拉普指出:&ldo;每一批新到的美国公民取得和掌握这种
语言,并不是一种自然的承袭,也不是一种特权;对他们说来,这是一种获
取,一种通过花费脑力认真地使用和学习才能得到的东西。&rdo;通过学习阅读、
写作和口头使用共同的语言,众多的民族被融为一体。
早期的新英格兰定居者,是一些中产阶级和有文化修养的人士,也是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逃婚警花 裸爱成婚 东宫有福 重生之风云再起 僵尸总是跟我抢师兄 我把空间上交了 小熊猫超市开业啦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反派的心尖宠 爸比拾到爱 我是太阳 全副本都在陪绿茶演戏[无限] 神级护卫 外星屠异 贵女天娇 反派女配我不想当了[快穿] 国共登步岛之战漫记 燕云风云 春日迟迟 进击的王妃 我用超能力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