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很高,情商却低
方向太多,方法太少。期待太多,保障太少。口号太多,故事太少。宏观太多,细节太少。
前几天记者节,在录节目的过程中,一个记者问我:&ldo;现在很多同行都有一种担心,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是先被记者发现,其他部门干吗去了?&rdo;
这是一种情绪性的判断。我明白他的潜台词,大意是什么问题都由记者先发现,政府部门干吗去了?
我说,我一直信奉普利策的一句话:&ldo;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员。&rdo;我不认同记者是&ldo;无冕之王&rdo;这个说法,有点儿自我夸大,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新闻的力量,并不体现在别人是否把你当&ldo;王&rdo;,而体现在你是不是真正怀有一种责任感。
记者是啄木鸟,不是喜鹊
记者既然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员,就要承担很多使命。大家应该都看过《泰坦尼克》这部电影,其中有一个真实的细节:当这艘全世界最豪华的大船离岸之后,两名瞭望员突然发现,忘了带望远镜,于是一直在那儿搓手、聊天。聊着聊着一抬头,冰山就在眼前,船已经来不及转向了。
&ldo;泰坦尼克&rdo;的沉没一直是个谜,有很多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它遇见了冰山,并且以最不可思议、也是最糟糕的角度撞了上去。但是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瞭望员没有带望远镜。否则提早看到,悲剧就躲过去了。
这个历史的细节提醒我们:作为社会这艘大船的瞭望员,你的职责是什么?当你看到前方海面上的所有信息,好或者不好,都要及时反馈,这样船才可以安全行驶。读书、思考以及责任感的支撑,就是瞭望员的&ldo;望远镜&rdo;。如果瞭望员自觉不自觉地,或是受命于某种指示地,报喜不报忧,那么他提供的信息就是失真的,这艘船的安全就是没有保障的。
再回到记者节上那名记者提出的问题。当时,我也举了&ldo;泰坦尼克号&rdo;的例子,然后反问他:&ldo;如果什么问题都是记者后发现,还要这支队伍干吗?&rdo;
在这个世界上,良性运转的制度极其重要,它可以使人从&ldo;想做不好的事情&rdo;,变成&ldo;不敢做不好的事情&rdo;,再到&ldo;不能做不好的事情&rdo;。时间长了,也就成了&ldo;不想做不好的事情&rdo;。是这样一个逻辑线条。
但是不管制度多么完善,总有人要去钻空子。所以在推进制度法律建设的过程当中,记者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制度和法律的正常运行。
好记者应该像啄木鸟,通过叼出一只又一只树上的虫子,既给自己找到食吃,又维护了森林的健康。试想,在我们的生态圈中,如果没有啄木鸟,少了那些烦人的啄木声,暂时是安静了,长此以往呢?
还有一些时候,记者偶尔可以当一下喜鹊。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新鲜的尝试。这些尝试代表着更开明的方向,符合更多老百姓的期待,媒体应该善于捕捉它。很多人说起媒体的职责就是舆论监督,说起舆论监督就是&ldo;揭批负面事件&rdo;。我的想法不一样。遇到可喜的进步,媒体能够迅速地意识到,立刻予以支持,让它定型成为发展的大方向。因为一句话说得好:你把对方当朋友,他最终真是朋友;你把对方当敌人,他最终真是敌人。其实,换个角度,时代也如此。
既是啄木鸟又偶尔当一把喜鹊,两项职责加在一起,才是舆论监督的全部含义。在中国,相对而言,前者很容易达成共识,后者反而是更大的挑战。
大家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四天,头三天没有新闻,第四天发布大会公报。开幕第一天,我做的《新闻1+1》标题就是&ldo;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rdo;。大家可以回过头去查,当时,在中国的主流媒体中,这是第一个把&ldo;法治&rdo;和&ldo;信仰&rdo;联系在一起的大标题。
我身边很多人都有些担心:这样行吗?我说:放心。
四天后,我很庆幸,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的确出现了&ldo;信仰法治&rdo;这四个字。在党的报告里这是第一次。次日《人民日报》《新京报》的社论标题皆是&ldo;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rdo;。
前不久我参加高法一个倡导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会议,周强院长多次谈到&ldo;信仰法治&rdo;。我还通过一些专家了解到,总书记也曾在某一个场合讲过&ldo;信仰法治&rdo;。
作为一个媒体人,要具备相当的敏感度,哪怕很细微的信息都能够捕捉到。很多人将敢言归纳为&ldo;勇气&rdo;不,表面上是勇气,背后却是学习、思考和对方向的准确判断。
我经常听到一句其实很不愿意听到的话:&ldo;白岩松,你胆够大!别人都不敢说,就你敢。&rdo;乍一听是表扬,其实是一种误导。说别人&ldo;不敢说&rdo;,不等于说别人&ldo;不能说&rdo;,或&ldo;不该说&rdo;。如果仅仅是敢说,那是练胆大。胆大的人不少,因此出事的也很多。所以开玩笑说:胆,是练出来的。这&ldo;练&rdo;,是让不断学习成为训练。
二十多年来,新闻已经成为我的信仰的一部分。我依然相信,新闻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儿。如果有一天我不再信仰它了,肯定就不做了。
如何区分&ldo;骗子&rdo;和&ldo;理想主义者&rdo;
具体到当下,新闻的力量如何体现?在不断演变的形式之下,哪些本质规律是不变的?媒体从业者如何与这个时代沟通、与受众沟通?不妨用一系列对比来完成。
第一,在面向整体社会的沟通上,方向谈得很多,方法显得很少。
第二,智商提高很多,情商欠缺不少。
第三,口号太多,故事太少。
第四,宏观太多,细节太少。
第五,媒体人接受的指令太多,也就是人治色彩太多,调动媒体积极性、用尊重规律的方法去传播太少。
第六,在对外沟通过程中强调&ldo;不同&rdo;太多,对人类&ldo;相同&rdo;的基础关注太少。
第七,社会期待传媒公开透明的意识增长很多,相应的保障还太少。
当然,还可以加上,党性谈得够多,可人性谈得有点少,等等。其实,这些&ldo;太多&rdo;与&ldo;太少&rdo;,不仅是媒体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在沟通时都面对的问题。
先说第一点。这年头骗子跟理想主义者很难区分,我通常会这样判断:只谈方向不提供方法的,就是骗子;既谈方向又能提供方法的,才是理想主义者和建设者。
&ldo;方向&rdo;是很多人热衷的话题,但不需要总谈,或者空谈。
经过多年改革,中国整个大方向基本明确,一次又一次写进党的报告里。从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在确立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写进了极具历史意义的两行字,确立了一个新的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句话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灵魂,对未来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过去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新目标的提出,也不会有十八届四中全会&ldo;依法治国&rdo;这四个字的明确。现在已经明确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是姊妹篇、上下集。没错,&ldo;依法治国&rdo;相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既是方法又是方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之游戏人生 坏坏表弟 重生系统之风水道士混娱乐圈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慕浅若止 穿成女扮男装的男配后[穿书] 幸福了吗 撩与被撩的关系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上) 特殊红酒供应商[星际] 嫁给大反派 小日子 痛并快乐着 双程3之如果 爱在巴塞罗那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萌妻撞入怀:总裁缓缓爱 她有两副面孔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