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桓容txt 来自远方 > 第279章(第2页)

第279章(第2页)

宁康元年,五月,东晋朝廷仍为太后摄政一事吵嚷不休,始终未能做出决断。

朝堂之上,旗帜鲜明的分成两派。

以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为首的建康士族坚持天子年少,理应由太后临朝摄政。郗愔意见相反,联合部分武将和前者针锋相对。

位于权力边缘的吴姓士族态度模糊,投向桓氏的文武官员时而站到王谢士族一边,时而又为郗刺使摇旗呐喊,使得情势更乱。

次数多了,争执的双方终于明白,这些人压根没想过帮自己,甚至连骑墙派都不是,分明就是在推波助澜、火上添油,生怕事情闹得不够大。

可就算知道这些朝官和其背后人的目的,王谢士族和郗愔也不可能握手言和,更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一致,就此你好我好大家好。

双方争夺是朝堂权利,矛盾实难调和。

王谢士族希望推出太后平衡朝堂,即使仍要被郗愔压制,好歹有了部分话语权,不会如先前一般完全处于劣势。

郗愔则不然。

遗诏写明,他乃先帝亲命的顾命大臣,有&ldo;行周公故事&rdo;之权。说白了,只要不顺心,完全可以将司马曜废掉。但是,牵扯上太后,事情就不会这么简单。

最简单的道理,天子可以废,皇后可以废,没听说太后可以废的。唯一的办法就是&ldo;挑拨&rdo;,让台城内部生乱,无暇顾及前朝。

台城中有两位太后,褚太后和王太后。

论政治经验,褚太后远远胜过王太后。奈何后者辈分更高,已将台城权利牢牢握于掌中,更将褚太后移到偏殿,整日与道经为伍,自天子登基大典之后,几乎没在人前露面。

纵然想派人挑拨,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如果被士族眼线窥到,就此抓住把柄,更是一桩麻烦。

计策无法实行,郗刺使干脆心一横,不玩虚的,直接以实力碾压。

自四月末至五月,郗愔连向京口下了两道调兵令,交代郗融掌管政军,命刘牢之率领一千五百甲士赶奔建康,抵达后在城外五里扎营,摆开营盘,向建康亮出肌肉。

谋略高了不起?占据舆论制高点就能成事?

完全是笑话!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舌灿莲花也是白搭。

军队抵达后,郗刺使连续两日未上朝,直接宿在营中。此举闹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众人这才想起,郗愔入朝辅政不假,手中可还牢牢握着北府军!

他是当朝名士,同样是一方权臣!

桓大司马在时,犹对他忌惮三分。临终不忘叮嘱桓冲,不要轻易同郗方回起冲突,以免酿成大祸,结局不好收拾。

如今因太后摄政一事,建康士族死咬不放,终于触到郗使君的逆鳞。

&ldo;道理&rdo;说不通?

简单。

直接亮兵刃,用实力说话!

就在这个关头,王太后做出了历史上褚太后一样的选择,派宦者明告朝中,先帝临终有命,大司马温、平北将军愔依周公居摄故事,家国事一应禀于两人,无需问于长乐宫。

翻译过来,按照司马昱临终交代,朝堂上的事交给桓温和郗愔决断,天子继续做摆设,太后更不打算随便搀和。

建康士族能和他们争,争赢了算是有本事,利益自己留着,台城不求任何好处。争输了激怒对方,最好自己受着,别拉咱们这&ldo;孤儿寡母&rdo;下水。

事情至此,王太后明摆着要抽身而出,褚太后想插手也没有办法;司马曜乐得朝中生乱,无人追问金印下落;司马道子轻易不入台城,整日留在府中,等着许他前往封地的诏令。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白杨往事  我拆官配,谢谢  采薇  孤星传  温柔舐骨  穿成乱世里的大美人  我和妹子那些事  难逃  疯批美人手撕恶鬼,吓哭阴阳两界  种田之美食直播中  娇妻为后  因为是哑巴所以用实力说话  骑遇  每次失忆都忘记老公是谁  南北往事  带着农场穿年代文  可以就是你  末世之系统是只喵  蜜宠小青梅  男主渣化之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