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绝世唐门之日月永在 > 第187章 求是报开刊六(第1页)

第187章 求是报开刊六(第1页)

朱允炆为什么要点方孝孺的将?能看懂皇帝操作的,便是那郁新其实也只能看出一个轮廓。真正夹在暗处的核心,只有杨士奇看透,所以当晚回到家之后便派人传了胡嗣宗。“报业总局第二期的刊文,以对陛下歌功颂德为主体,那许不忌的贺表更是要着重润色。”杨士奇端坐着,胡嗣宗则在下手拿着小本本,边听边记不住点头应和。“第三期的话,陛下点了方希直的将,让他写一篇文章驳斥许不忌,给皇上浇点凉水。你这边也找些学子,写一些抨击的文章出来,到时候一并刊在第三期上。”“这是何意啊,阁老?”胡嗣宗也是听的云里雾里,下意识开口询问,却被杨士奇瞪了一眼。“你只管做便是。”成,你是首辅你说了算。胡嗣宗忙不住的点头应是,手里不敢怠慢,忙一字不漏的记了下来。“抨击的文章,写好给本官送过来,不能私自刊发。”求是报设置之前,这条规矩就是定下来的,让什么样的文章过审,那都是报业总局说的算,也是朝廷说了算的。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杨士奇要替朱允炆把好这个关。“是,下官都记下了。”胡嗣宗领了命,见杨士奇端起茶碗便明悟,忙起身告辞。等胡嗣宗离开后,杨士奇才感叹一声。“陛下好狠的手段啊。”皇帝为什么要在求是报上刊发驳斥自己功绩的文章?这种做法用现代话来说叫做操纵舆情,也叫作引战!他朱允炆的功绩已经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天下士子百姓无不对皇帝的功业而折服,也对与皇帝‘收复’草原一事,大涨民族志气的行为而感激戴德,也就是说,民族对他朱允炆这个皇帝的感情已经到了一个峰值。好比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就差一个宣泄口了!歌功颂德的文章太多了,杨士奇珠玉在前,年纪轻轻就做了内阁首辅,全天下的士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此都憋了心思的想拍皇帝的马屁,那许不忌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真相事例吗?但光夸皇帝的厉害,老百姓看着有什么劲?他们没法参与进来啊。这时候就需要方孝孺这种人了。好嘛,皇帝刚对民族、我大明立下这么大的功勋,你们这些垃圾还蹦出来无脑喷?没说的,必须喷回去啊。底层的士子正愁着不知道该如何拍皇帝马屁,现在朱允炆给他们竖了靶子,那他们可就有了攻击的目标。喷的越狠,不也就是变相的拍马屁吗?正反辩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洗脑自己,其次才能去洗脑别人。想要说服反对方认可自己的前提是什么?是你把自己支持的观点无限伟光正,也就是无限抬高,无限神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那都是前期的理智辩论,辩论这东西会随着激烈的程度逐渐变味,最终会成为‘抬杠’和‘无脑喷’。等这场口水战进化到了抬杠和无脑喷的时候,他朱允炆的目的就达到了。正方,自然也就是支持朱允炆的皇权派,会在朱允炆的引导下对他这个皇帝歌功颂德,会例举他朱允炆登基以来的种种成绩。反方,也是朱允炆自己挑出来的‘方孝孺’,同样在朱允炆和杨士奇的授意下驳斥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提出的主要观点就是:朱允炆这个皇帝立下的功绩也无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的一类。毕竟不是开国之君,能打下这些功业,只能说明太祖皇帝留下的底子好罢了。两方会在这场辩论中大打出手,在这个过程中,正方会玩了命的举出朱允炆这个皇帝的厉害,比如举出一些例子来。始皇帝嬴政也是承继之君,汉武帝刘彻也是承继之君。你敢说他两人不厉害?隋炀帝杨广也是承继之君,那为什么他就是个败家子无道昏君?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承继之君,为什么他就能开创贞观之治?大家都是承继之君,再比成绩。大明现在北吞草原、南并七国,东拓海疆,这份功绩,秦汉唐三朝都没有吧,远迈汉唐说过分了吗?大明现在丁口六千余万,岁入近六千万两,百姓安居乐业,商贾行于天下,繁荣昌盛,番邦之国不计其数,治隆唐宋说错了吗。在辩论的过程之中,正方就在一次次断章取义的片面分析之中陷入到自嗨模式,也就不经意间自己把自己洗脑了。而反方呢,会在朱允炆的暗中操控下逐渐败下阵来。东方压倒了西风!等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到了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反方会开启无能狂怒,死命抬杠和无脑喷模式。不管正方怎么举例子,反方只坚持一个原则:皇帝一不会打仗,打仗靠的是前线将士。二不会治国,治国靠的是内阁,是他们反方的领袖方孝孺!是因为以方孝孺为首的儒家子弟治国才有的大世,没有大世哪来的钱粮支持皇帝打仗?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所以,这份功劳应该放在‘方孝孺’集团的脑袋上!舆论到这一步,那没什么好说的了,打倒‘方孝孺’!那些玩了命拍皇帝马屁,不知不觉之间把自己都给洗脑的正方学子那还不炸了毛。功劳算给了反方,那他们正方不就输了?辩论的过程中,除了无限抬高自己一方支持的论调,还有一种必备操作叫做打压、抹黑对方观点。既然反方支持的是儒家治国这个观点,那也会被正方拿出来掰开揉碎,寻找黑点。你们所谓的儒家是正统儒家吗?诸子百家时期创立的儒家学说思想是什么?汉朝时儒家的思想又是什么?元宋时期的儒家成了什么样子?现在的儒家又成了什么样子?你连正统性都受到了质疑,还有什么脸来说这打天下、治天下的功劳归你们反方!正方的儒林学子不经意间就掉入了朱允炆为他们设下的另一个陷阱:抨击儒学。人在抬杠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会下意识忘记很多东西,或者说选择性无视很多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的眼里将只会有正反立场,凡是阻碍、反对他们的都会被他们亲手打倒!打仗靠兵甲,兵甲是儒学制造出来的?经商卖货物,货物是儒学制造出来的?咱们吃的粮,粮食是儒学制造出来的?开海用的船,船只是儒学制造出来的?地方的管理,法律是儒学制造出来的?既然什么都跟你儒学没有关系,你还在这跟老子扯个屁哟。在这个过程中,那个许不忌的文章会在朱允炆的授意下,频频登上求是报,然后按照制定的规则,朱允炆会火箭提拔许不忌!正方学子大受鼓舞,更加玩了命的攻击反方,最终掌握刊文权和过审权的朱允炆就要开始引导舆论的风向了。孔家的事证据已经在陆续的收集当中,朱允炆会找个机会在这辩论的过程中交给某一个正方的人来发表。舆论哗然啊!从一开始的理论辩论,继而衍变成两方互相质疑抨击,最后骂出火气来之后就变成了一方恨不得打倒另一方!看看你们反方支持的垃圾都做了什么事!然后在这种泼天的舆论之下,反方的‘方孝孺们’会被朱允炆直接策反。反方投降正方,并且‘羞耻’‘一怒之下’调转枪头,成为打倒孔儒的急先锋,底层那些思想摇摆不定的中立派,一看连反方都化身正方了,就会有一种错觉:天下舆论都坚定的成为了一个派系阵营。众‘正’盈朝啊。该轮到朱允炆这个皇帝亲自上场了。打倒孔家店!所有一味支持儒学治国理念的、所有支持国有大世非皇帝一人之功的都会遭到批斗!辩论就变了质。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连那些底层的士子百姓自己都忘了他们一开始参与这件事的立场是什么。他们只会记住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取得最后的全面胜利!”而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条件就是所有反对派全部死光光!看看后世的喷子对喷吧,那真的是什么没有底线的话都能说出来,咒反对方横死的死法可谓是花样百出,说明人都是有戾气的,需要宣泄的。而大明的士子百姓难道就没有戾气了吗?他们也有,只是日常生活中没有宣泄的地方罢了,现在有朱允炆这个被他们亲手捧起来、神化的皇帝带着他们宣泄,他们还不一个个奋勇当先?至于毁灭了孔家之后,大明的思想会不会出现断档和空白期,会不会出现思想混乱,那只是杞人忧天罢了。在这次大辩论之后,在这次思想大战结束之后,面对一片废墟的儒学,这群热血上头的儒林士子冷静下来之后就要面对一个事实:他们的‘祖宗’被他们亲手干掉了!为了证明他们没有做错,死鸭子嘴硬之下,他们会干脆的一条道走到黑,都自我洗脑这么长时间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化身帝党,即一切以帝王的思想为最高准则!根本不会有什么思想混乱、思想空白期。“凡是皇帝做的决策,一定要服从!”“凡是皇帝下的指示,一定要执行!”他朱允炆都踩着孔家的尸骸成为新的圣人了,哪里还需要再捧起什么新的思想,担心再出现类似孔家的新精神领袖阶级?他自己就是大明的神!他的思想就是大明自上往下都要学习和研究的新思想!儒学必须要时刻看他朱允炆的眼色来改变形态,社会上什么法家、道家、佛家、墨家的杂七杂八思想都可以涌现,但是基础一定是百分百契合他这个皇帝的每一句话!这个过程,需要对人性的高度把控和对舆情、思想形态的高度认知才能做得好,一旦引导不好,极有可能导致偷鸡不成蚀把米,那才是贻笑大方。好在朱允炆已经把基础打得无限牢固。首先他的功绩已经足够,也就使得正方拥有了充足的底气来为他摇旗呐喊。杨士奇被推了出来,天下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成为下一个杨士奇,这许不忌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两点把握住,就有了正方的种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引导和控制,每一期求是报的刊文都要严格把关,任何中立的、理智分析的,可能会起到‘迷惑视听’的文章绝不可能刊发,而越激烈越直白的自然就是他朱允炆最喜欢看到的。在之后,他还会密令西厂制造几起针对正方观点的‘流血事件’!火上浇油,前期不死几个人,大家的火气怎么会越存越多呢?只有把怒火憋得一定的地步,将来爆发起来,东方压到西风的时候,才会赶尽杀绝啊!今日,大明打的越狠。日后,他朱允炆的皇权才立的越稳!喜欢日月永在()日月永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配在体院挨操的N种姿势  惹火密爱:前夫求休战  [综漫同人]天下最美之刃  破茧  我可以[电竞]  无效标记【ABO】  渣攻你不懂爱[快穿]  猫惑【校园】  茅山篮球教练  从斗罗开始错误黑化的女主  我在游戏当神豪  阴阳师系统  言容  校草的奶味小跟班+番外  重生2001,我是渣男我怕谁  官场太子爷  三界红包群  闪婚甜蜜蜜,首富千金她惊艳了世界  韩氏仙路  负诱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