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等高官也还在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
因为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去年年初,圣上还在因为凑不齐区区50万两边镇饷银而发愁,可是一年时间不到,圣上的内帑银已经直逼一亿两!
这还没有计算皇家银号中随时可以动用的银子,那边更多!
受限于时代以及知识面,史可法他们自然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但崇祯所做的这些说穿了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无非就是通过金融手段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聚拢起来然后收割韭菜。
这等手法在欧洲已经被那些国王大公玩得贼溜。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本金,就是通过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筹集的。
一个小小的荷兰,区区一百多万人口,都可以通过金融工具获得强大的资本力量,进而支撑起全世界疯狂殖民,大明就更不用说了。
大明朝本质上其实并不缺银子,缺少的只是让银子流动起来的工具。
而崇祯做的,就只是提供了一样足够令人信服并且具备足够升值空间的金融工具,让沉淀在民间地窖之中的银子流动起来。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懂这个的自然懂。
不懂这个的就想破头也不会懂,这就是降维打击。
金融经济,相对明末的这种小商品经济,那真就是降维打击。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金融繁荣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如果不能将这些聚拢起来的金融资本引向实业或者海外殖民,通过实业或者海外殖民产生更多的财富并且回馈给金融资本,这场虚假繁荣很快就会幻灭。
而且很快,大明朝新生的金融经济就要迎来一波严峻的风暴。
……
元宵节后,市易所的行情又火爆了两天。
不过正月十八那天,孙廷兰却忽然找到汪韬说道:“汪公,赶紧把你手头所有的债券全都卖掉,一两都不要留!”
“这是为何?”汪韬讶然问道。
“我看这火热的局面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快到头了。”孙廷兰小声说道,“汪公你不妨算一下总账,按现在的债券价格以及前后两次债券的总数,已经接近三亿两了!”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聪明人在。
就说这个孙廷兰,不过是个小小的布商,也根本不懂流动性枯竭和金融炒作,但是架不住人家的嗅觉够敏锐。
“那又怎样?三亿两而已。”
汪韬的想法却和其他的缙绅商贾差不多。
这也是多数人的普遍看法,大明不得有几十亿的足色银?
所以,三亿两小意思而已,且还得涨呢,有的是银子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三国之献帝兴汉 万维科技 飞扬年代:从采购员开始 北朝帝业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凡人修仙传之真灵空间 1825我的新大明 神豪:我真不是冒牌神豪 煌煌魏晋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从盗墓开始探险直播 混在诸天武侠世界 灵异复苏,我的系统是电脑 四合院之贾张氏大战容嬷嬷 法师西恩 末世:一不小心成了救世主 只想叠被动的我被迫揍了大将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