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个人糊口。由于当时在南洋做苦工的华侨没有几个人读过书,而他能写能算,不
久便在一个养鱼场当了记账的,每月收入稍多,能经常接济家里一点钱。他在这个
养鱼场工作了好几年,最初还安心,因比当苦工好一点,稍久便不满意起来,常感
寄人篱下没有出息,自己又没有本钱做生意赚钱,便想另谋出路。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的消息传到南洋以后,郑
便决心回国从戎,邀约同乡黄珍吾一同回到广州,准备投考黄埔一期。结果黄珍吾
被录取,而他却没有考上。这时,他苦闷异常,感到进退两难,想再回南洋,又怕
被人取笑,住下去生活又无法维持,后来得到同乡邢森洲的帮助,暂时住在刑家。
他等了一个多月,找不到工作,便投入警卫旅旅长吴铁城所办的军士队当学兵,并
积极补习功课,准备继续投考黄埔。
当黄埔二期招生时,他又去投考,这次总算被取录了。他高兴异常,从此决心
发愤读书,勤学苦练。据说他在黄埔时,一有空就看书,很少出去玩。后来他常对
人说:&ot;一个人没有机会读书,是一件很不幸的事。&ot;他尝过第一次投考黄埔没有
被取录的苦头,使他终生都没有忘记,以后不管怎样忙,都保持经常阅读的习惯。
郑回国后,常以&ot;华侨工人阶级&ot;自居。他在黄埔军校的时候,经黄珍吾介绍,
加入了&ot;孙文主义学会&ot;。他对这个组织极感兴趣,并且介绍邢森洲也参加了。当
时他们利用邢对外担任联络工作。据说,邢为非黄埔学生加入该会的第一人。郑和
黄珍吾、周复等十人为一小组,以研究三民主义、团结革命力量为名,联合贺衷寒、
潘佑强、杨引之等,同革命的&ot;青年军人联合会&ot;对抗,进行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共
的活动。
郑于黄埔二期毕业后,即投考苏联在莫斯科举办的纪念孙中山的中国劳动大学
(简称中山大学),与康泽、李宗义等为同期同学。他在中山大学时,对该校的几
门主要课程,如中国革命史、俄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等最感兴趣,
花过不少时间去细心钻研。但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而是为了以后升
官发财做反革命的政治资本。
郑介民只读过小学,但在莫斯科学习的时候却动笔开始写《民族斗争与阶级斗
争》一书,内容只是重复了一些反动头子们的陈辞滥调,说什么中国没有阶级,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新灵气时代 妈妈,我要嫁给他 摄政王爷欺上门 把酒问仙 薄荷味热吻 整容三次的我 爱上我孩子的妈 人妖爱上妖人 被告白后我重生了[娱乐圈] 逐影 天下人都羡慕我 塞外月 女孩子总是在幻想 [综英美]这位海妖请你出去 双飞-梁祝篇 后妈带校园文女主爆红了 离婚了才发现真爱是 薄酒 但若君顾 武林盟主打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