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头脑日趋改进,知识增加,公众的心灵日趋向善,富于人性、公平和友善;封建
余孽、宗教裁判、拉肢刑架、种种酷刑以及黑奴制度行将消失,如此等等。但是,哲学家们必
须一下子臻于至善,他们比《木桶传奇》这种荒诞故事中的角色还要暴怒万分,如同租来礼服,
扯成碎片,一缕不留。他们己被迫诉诸拿破仑,而吉本自己则成了宗教裁判的鼓吹者。他们在
欧洲确立的是一种多么可亲和荣耀的平等、自由和博爱呀!
亚当斯不相信天才的冷酷要求,却偏爱较为缓慢节制地提高公众的思
想,这表达了美国人感情的底蕴。这就是华盛顿与拿破仑的差异,就是罗斯
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同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之类阁楼出身的欧洲先知们的
区别。
在美洲,使人们获得解放的并不是以现代的哲学体系对抗古代的和错误
的哲学体系的机会,而是把所有哲学带入日常生活这一检验一切的现世舞台
的机会。任何哲学,无论如何神圣,都须经受这种检验。美国人轻视学术社
团间的大规模智力竞赛,轻视世界左岸的艺术家和预言家们的热烈论辩,却
看重市场的自由竞争。这种竞争在欧洲几尚无所闻,而其赤裸裸的美国形式
在那里或许从不为人所知。奥利佛&iddot;温戴尔&iddot;霍尔姆斯法官于1919年写道:
&ldo;对真理的最好考验,便是这种思想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成为被接受的力
量。&rdo;他此言并非以单个哲学家的身份吁求哲学界同行们,而是从职业思想
家的角度向美国的人民大众发出的呼吁。
在十八世纪(若非更早的话),美利坚人的经历已经开始赋予我们的思
想以这种风格。富兰克林在1740年7月24日的《宾夕法尼亚报》上为辩护
出版自由而写道:&ldo;如果发表的东西堪称优良,人类便将从中受益;反之,
如果作品不好……那么它越是发表,其欠缺之处就越是暴露,作者无论为何
人,也必声誉日下。&rdo;同样如此,杰斐逊在敦促实现言论、出版与信仰自由
时的论点并非立足于期望人们思想得到现代哲学的启迪,而是立足于期望容
许每个头脑能对其独特的经验作出自由和直接的反应。他告诫说:&ldo;你自己
的理性是上天赋予你的唯一良知,你要负责的不是你的决定的正确性,而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春日迟迟 僵尸总是跟我抢师兄 国共登步岛之战漫记 反派女配我不想当了[快穿] 裸爱成婚 东宫有福 燕云风云 神级护卫 我用超能力谈恋爱 爸比拾到爱 我把空间上交了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反派的心尖宠 重生之风云再起 全副本都在陪绿茶演戏[无限] 我是太阳 进击的王妃 贵女天娇 外星屠异 逃婚警花 小熊猫超市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