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连爸爸也早已明白,在远不健全的政治结构和思维模式中,那些永远滔滔不绝又不断变更立场的激昂言辞,永远也不能当真,不管它们是不是打出了旗帜、戴上了袖章,或占据了传媒、装潢成了学问。如果有谁把它们当成了一回事,结果只能是一地鸡毛,无处下脚。
此外,也有一些是民众间的闲言碎语,虽然没有那么讨厌,却也不能多听。社会封闭已久,缺少思维资源,一切都积习难改、坐井观天,能产生多少有价值的意见?最现成的例子就是我家的经历:文革十年,&ldo;群众专政&rdo;,那么低层的单位,那么熟悉的人群,却从来没听到一个人提出,应该释放我爸爸。
既然如此,还多听作甚?
爸爸的这个人生教训,换来了我的干脆利落、心无旁骛,因此也换来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精彩岁月。
十四
这次又受到表扬了。国家文化部的一位副部长对我说,我们学院的工作,在文化部直属高校中已遥遥领先,希望我能总结&ldo;治校经验&rdo;,以便推广。
我说:&ldo;我的经验很难推广,因为容易产生误读。&rdo;
副部长说:&ldo;不至于吧?说说看!&rdo;
&ldo;我的经验是:苦难产生蔑视,蔑视产生强硬,强硬产生高效,高效产生轻松。&rdo;
副部长听了这四个句子果然开始沉吟,终于说:&ldo;别的都好,就是&lso;蔑视&rso;有点不妥吧?&rdo;
我说:&ldo;这恰恰是关键所在。我们的历史教训,在于宠坏了本该蔑视的一切。&rdo;
我所要蔑视的,并不是上海戏剧学院里哪几个具体的人,而是超越任何具体单位的一种全社会的构成。一种悠久的历史沉淀,一种顽固的思维惯性,因此我所说的四个句子,也是一种泛化了的历史哲理。
后来我在美国一位传媒巨匠的书中读到一句话,不禁哑然失笑,觉得遇到了异邦知音。那句话是:&ldo;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rdo;
不放在眼里,就是蔑视。
想来想去,除了蔑视,我们别无选择。
美国传媒巨匠的意思很明白:没有蔑视,就没有伟大。
文革十年的教训也很明白:当我们停止蔑视,那么,世上正常的一切都会被蔑视,包括伟大在内。
记得戏剧文学系的徐闻莺老师听了我的这类表述后曾为我担心,说:&ldo;如果形势有变,当社会上那些被你蔑视的一切联合起来对付你的时候,你该怎么办?&rdo;
我回答说:&ldo;那我仍然将用蔑视,来证明他们即便联合起来也真该被蔑视。&rdo;
&ldo;如果他们采取了更恶劣的手段呢?&rdo;她问。
我说:&ldo;那就让他们知道,中国还剩下一些男子汉。&rdo;
其实在那个时候,事情还没有这么悲壮。恰恰相反,似乎到处都是胜利的信号。一个院长的骄傲和蔑视直接影响了整个校园的集体人格。大家都不难回忆起,那个时候上海戏剧学院的上上下下是多么骄傲啊,即便不能说没有蚊叮鼠咬,但它们哪里敢发出一点咬嚼之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循[重生] 戏精女配只想做咸鱼[穿书] 借我一生 边境者[星际] 我的脸肿了吗 他的温柔眼[重生] 穿越古代被征兵 给外星人送外卖 四个主角全是我的追随者 末世之保护小师姑 笛声何处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拯救地球 鬼迷妹[娱乐圈] 动物之主她三岁半 古代幺女日常 枭雄在乱世 反攻的鸟儿 听说我是个洗白工![快穿] 表姑娘的黑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