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ldo;罗森贝格计划&rdo;,见《概览,1933年》,第176页和注2。
4见《我的奋斗》,第13‐14页,第100‐103页,第118‐119页,第139‐143页;墨菲译本,第26‐27页,第88‐91页,第102页,第118‐120页。参见希特勒:《言论集》(贝恩斯),i46,55。5见泰勒:《德国史教程》,第218‐219页。
先于哈布斯堡和霍亨佐伦。他的外交政策把哈布斯堡传统和普鲁士传统混在一起,同时他又超过了这两种传统,就好象拿破仑的政策超过了波旁王室的扩张传统一样。国家社会主义的近期目标远远不是废除凡尔赛条约和恢复第二帝国以前的边界;它的最终野心超过了普鲁士祖先在波罗的海地区和哈布1
斯堡祖先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的主宰地位。旧的中部欧洲观念为生存空间的新理论所改变和吞没了。
这一变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紧张和骚乱之中发生的,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导致了德国政策的激变。六个世纪之中第一次,在帝国和欧亚大陆的无林大平原之间没有大国阻碍了,而在战争危机达于顶峰的六个月里,德国的统治从索姆河扩张到顿河。2这才是希特勒想要恢复的帝国。
因此,我们国家社会主义者有意地越过德国战前外交政策的行动路线来制定一条路线。我们停止了德国向欧洲南部和西部的不断的进军,而把我们的眼睛转向东方的国土。我们最后停止了战前时期的殖民和贸易政策,转而执行未来的领土政策。不过在我们今天谈到欧洲的新领土的时候,我们主要应当想到俄国和依附于它的周336边国家。……今天,在欧洲有八千万德意1
志人。在仅仅一百年以后,在这个大陆上将居住着二亿五千万德意志人,不是象在另一个大陆上挤在工厂里当苦力,而是土地的耕种者和工人;他们的劳动将是他们生存的共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的外交政策才会被承认是正确执行的。2俄国和普鲁士由于征服波兰的共同利益而联合了一百五十年。1914年,俄德之间爆发了自七年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战争,波兰问题又一次摆在欧洲政治的最前线。在这个问题的阴影之下,出现了乌克兰问题,这个问题在一代人时间里是奥匈帝国的利益所在,3现已成为德国政策的必然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出现的新权力体系确认:越过一条弱小国家组成的地带,德国人回到乌克兰的路是永远畅通的。原哥萨克首领斯科罗帕茨基居住在柏林附近的万湖,根据情况他有时是流亡者,有时是首领权位的觊觎者,乌克兰方案是纳粹的手中存货;罗森贝格在他的外交政策说明中阐述了《我1
1《我的奋斗》,第736页,第738‐739页;墨菲译本,第529页,第530‐531页。
2参阅上文,原着第211页注3(即本书第343页注7‐‐译者),以及原着第282页注3(即本书第467页庄1‐‐译看)。
1《我的奋斗》,第752页;墨菲译木,第533页;分别参阅第154页及墨菲译本,第128页。(在《我的奋斗》中,未指名提到乌克兰。)大约在希特勒写这段话的同时,丘吉尔正在阐述同样的德国政策的目标,这是在他批评法尔肯海因于1916年决定向西方而不是向东方进攻时谈到的。&ldo;看来,1916年德国的真正战略目标是黑海和里海。这些都是举手可得之物,而并非力所不及之事。如果继续向俄国南部进军,进入乌克兰,直捐敖德萨,就会以较小代价得到条顿族足够的粮食。……用白白浪费在对凡尔登的进攻上的一半的力气,四分之一的牺牲,就可以克服&lso;在富饶的鸟克兰土地上&rso;交通不便的困难&rdo;,温斯顿?s&iddot;丘吉尔:《世界危机,1916‐1918年》(theworldcrisis,1916‐1918),第1编(伦敦,巴特沃思,1927年版),第80‐81页,第82页。该卷序言的日期是1927年1月1日《我的奋斗》第2卷于1926年12月10日出版。
3h&iddot;威克姆?斯蒂德:《哈布斯堡王朝》(hw10khasteed:thehapsbnrgonarehy),第4版(伦敦,康斯特布尔,1919年版),第289‐293页;艾伦:《乌克兰》,第251页:威斯克曼:《不宣而战》,第196‐197页。
1劳施宁:《希特勒谈话》,第73页,第80页,第122页;贝洛夫,i。94。
的奋斗》中的广泛言论;而由于接管了政权,乌克兰计划成了德国外交政策2
中公开承认的部分。3如果我们能随意处置〔1939年希特勒在一次著名的轻率讲话中说〕乌拉尔山脉的无尽宝藏和乌克兰平原的无垠沃土,而且在国家社会主义领导下,开采生产,那德国人民就会在财富之海中游泳。在希特勒4
的秘密建设中,需要生存空间是作为国家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主题而始终强调的。在1937年11月5日的会议上,希特勒确定了他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思想,而且要求把这些思想看成是他的临终遗嘱。一开始,他就陈述这个原则:德国的未来&ldo;完全取决于对空间需要的解决&rdo;。他随后检查了扩张的需要能1
否用自给自足的办法或是用更多地参加世界经济体系的办法来抑制。德国在现存的边界以内在原料供应上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337自给,而完全不能达到粮食自给。世界经济则由于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帝国的形成而已经在瓦解。因此,唯一的补救办法,而在我们看来也许是空中楼阁,在于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寻求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形成和民族迁徙的根源。……因此,如果我们承认粮食情况的安全是主要问题,那么,保证这一安全的必要空间就只能在欧洲去寻求,而不是象自由资本主义观点那样通过剥削殖民地去寻求。这不是增加人口的问题而是获得为农业用的空间。此外,出产原料的区域可以更实用地在欧洲毗邻于帝国的地方去找,而不是到海外去寻;这样获致的解决办法谅必足够一两代人之用。……德国的问题在于:从何处能以最低代价得到最大收获。2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蜜汁炖鱿鱼 地师后裔 神之左手[密室前传] 死神实习中 女配专治不服[快穿] 轻易放火 鬼道 余辉探案之双面人 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 穿成虐文女主我氪金成神 南瓜马车灰姑娘 原始世界摄政王 待到秋来 兽人之穿越时代 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 穿成年代文娇软女配 偏执将军不装了[双重生] 很想很想你 狄夫人生活手札 至此终年/只要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