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加斯佩利(aleidedegasperi,1881‐1954)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领袖。初就读于维也纳大学,1919年参加建立意大利人民党,1921年起先后为议员和人民党议会党团主席,初支持墨索里尼,后转变为反对派。1927年被捕入狱,获释后退出政界,长期任梵蒂冈图书馆秘书(1930‐194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怠军屡战矢利和国内局势急剧恶化,遂从1942年秋重新开展反法西斯斗争。1943年7月墨索里尼下台后,提出《米兰纲领》,联合前人民党党员,于该年年底建立天主教民主党。次年7月任该党政治书记。同时与各抵抗力量建立联系,促成*意大利民族解放委员会于1943年9月在罗马建立,推动全国解放斗争的开展。1944年6月起历任博诺米政府的不管大臣和外交大臣。既与左翼各党保持关系,又限制进步力量的发展,并反对废除君主制和进行民主改革。战后曾任首相和总理。
德国农业局即 &ldo;德国食品管理总会&rdo;。
德国劳动处即 &ldo;国家劳动服役队&rdo;。
德国护乡队(wachdienst)大战后期德国的地方半武装组织。由老人组成,用于守护本地区,亦用于消防和搜索等。
德国坦克师 德国陆军装甲部队的基本战术兵团。1935年10月首次组建。大战前夕有5个师另2个独立旅。至大战结束,先后共组建37个,另有*武装党卫队组建7个。按1939年编制,每师下辖2个坦克团、1‐2个摩托儿步兵团、1个摩托儿炮兵团等,共约1.1万人、324辆坦克(主要为轻型)和144门火炮和迫击炮。1941年改编后,每师下辖1个坦克团、2个摩托化步兵团等,共约1.6万人、147‐209辆坦克(主要为中型)和192门火炮和迫击炮。
德国国防法(wehrsetz)一译《国家防御法》。纳粹德国扩军备战的秘密法令,1935年5月21日颁布。规定军事和民政当局在准备、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的职责,授权希特勒可就国内实行戒严。总动员和宣战等问题作出个人决定,具体内容包括:设立*军事经济全权总办;改组武装力量,德国国防军改称德国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希特勒任最高统帅;国防部改组为军事部,前国防部长勃洛姆堡改任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三军各设总司令一职和总参谋部;军人不得参加政治活动,纳粹党党籍或附属于党组织的各种协会会籍在服役期间予以中止。该法为纳粹德国的扩军备战打下基础。
德国袭击舰(raiders)大战期间破坏同盟国海上交通线的德国武装舰船。一般由货船改装的武装快船担任,有时也用战列舰或重巡洋舰进行袭击。经常悬挂别国旗帜,伪装成中立国或同盟国舰船在航路上袭击同盟国运输船队,主要力量为9艘武装快船(亦称&rdo;辅助巡洋舰&rdo;),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阿特兰底斯号武装快船和埃姆登号武装快船(后者击沉同盟国船只总排水量7.4万吨)。大战期间共击沉和捕获194艘同盟国船只,迫使同盟国海军抽调相当大的兵力保护航运。
德国粮食局 即&rdo;德国食品管理总会&rdo;。
德黑兰会议 代号&ldo;优里卡&rdo;。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的第一次会议。1943年11月28日一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1943年大战出现根本转折,苏军在苏德战场展开大反攻;英、美盟军解放北非后攻入意大利南部,意大利被迫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也转入战略反攻。在此形势下,美、英、苏均需要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彼此的行动。经美国主动同苏、英协商后,决定举行此会议。除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外,霍普金斯、艾登、莫洛托夫以及三国军事领导人等均出席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下列问题:(1)关于欧洲&rdo;第二战场问题。斯大林要求美、英履行诺言尽快开辟,强调通过法国攻入德国是最直接的途径,坚持必须给&rdo;霸王行动定下日期和任命统帅;丘吉尔仍主张*地中海战略,并以种种借口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罗斯福则力主盟军应于翌年5月实施横渡英吉利海峡攻人法国的行动。最后达成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战役的协议。(2)关于战后处置德国问题,罗斯福提出把德国分割成5个部分,另将基尔运河地区和鲁尔-萨尔地区划归国际共管;丘吉尔表示完全赞成分割德国,但只划出东普鲁士和另划出南德诸省与臭、匈等国组成&ldo;多瑙河联邦&rdo;:斯大林则强调,&ldo;倘要分割德国,那就应当真正的分割&rdo;。最后决定由&rdo;欧洲咨询委员会再进一步研究此问题。(3)关于波兰疆界问题。斯大林坚持波兰东疆以1939年9月苏联出兵波兰后划定的边界线为界,艾登称此为&ldo;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线&rdo;,莫洛托夫则强调此为&ldo;寇松线&rdo;;斯大林还表示苏联将帮助波兰向西获取以奥得河为界的疆土;丘吉尔原则上同意波兰疆界西移而定在&ldo;寇松线&rdo;与奥得河之间;罗斯福在同斯大林单独会晤时也表示同意波兰疆上西移,但圃于美国正在进行大选而不便公开参与此安排,(4)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美、英试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苏联暗示要取得整个库页岛、千岛群岛和在远东的一个不冻港:罗斯福提出中国的大连可作为国际自由港;斯大林答应在欧战结束半年左右参加对日作战。(5)关于建立未来的国际组织问题。罗斯福提出建立三重性的机构:一是由联合国家各成员国组成的广泛性的大会,二是由苏、美、英、中四个大国加上若干各地区推定的国家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三是拥有采取行动实权的由苏、美、英、中组成的&ldo;四警察&rdo;机构。斯大林和丘吉尔最初倾向建立区域性机构,后来表示同意罗斯福的意见。会议最后发表了*《德黑兰宣言》、*《苏美英关于伊朗的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此次会议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使苏、美、英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军事合作达到了顶峰;同时就处理战后欧洲和世界问题以及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交换了意见,加强了苏、美、英三国的团结与合作,对促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爱似毒药 新科魔帝 东海传说 你好,1983 恐怖直播游戏/直播杀人游戏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满满得意 绝版恭亲王 只和修为最高的人做朋友 诡爱谋缘 柯南之所谓记者不好 穿为炮灰,但和男二艳情远扬了 在本丸养呱的日子[综] 夫人画风有毒 当科研大佬误入女团选秀[娱乐圈] 延时爱恋 锦瑟成 天珠尘缘录 一杆进洞 嚣张嫡妃,泡个王爷暖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