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担忧后患的同时,她也没忘了关注着周围的人。到底是谁让她武周无名?公元1028年,天圣六年。柳永眼前一亮。她就知道女子要提及自己。听女子此意,当不会贬低词作,对自己也是赞赏偏多吧。前途有望矣。【这两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仕途坎坷。那都不是一般的坎坷,温庭筠几次考试几次落苏轼(捉虫)【苏轼“以诗为词”,最典型的两个做法就是写题序和用典故。】【我们知道很多词都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比如一说“浣溪沙”,就苏轼一个人来说就许多首,更别提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有,于是为了区分,常用词中的第一句作为标题,比如《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当然自己定题就能交代得更加清楚,我们提到的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这首词的内容大抵跟在密州打猎有关。再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让我们知道这首词就是围绕着元宵节写的。】1181年,淳熙八年。辛弃疾刚刚被罢官,正是愁闷之际。近来唯一的乐事就是这突然出现的巨幕。他看到之前女子说又是文人又是政治家的一些人时就在想女子会不会说又是文人又是将领的人。虽然他觉得自己的文才不如将才,但也勉勉强强。没想到女子就还真提到了自己。可当他竖起耳朵准备听女子接下来延伸的话时,女子却完全没有解释自己的那首词。【但是那时候的词大多没有序言。】【反观很多诗都有序言,比如说陈子昂的一首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这首诗序的有名程度大大地超过了诗的本身。】【他那首诗其实是在看了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之后送给东方虬的作品,也就是说诗的正文是礼物,而序就是送这个礼物的前因后果。】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武则天心中生了悔意。她一开始就不该把陈子昂贬那么远去。他虽然是说话不招人听,但是确实是个有才之人。观这巨幕,女子似乎也很赞赏陈子昂,说不定是他之后还做了什么惊为天人的壮举。听这女子的意思,她欣赏的都是那些忠志之士,只要陈子昂于唐无害,自己就多忍让他些。思及此,武则天不觉冷笑一声。还有她忍让旁人的那一天。陈子昂最好是有点作用!【苏轼在创作词的时候开始大量写题序,比如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序中提到了丙辰年的中秋,他喝酒喝了个通宵,醉得不行写了这首词,另外有点想弟弟苏辙。】公元1028年,天圣六年。晏殊听了这些微微叹息。他就知道,这不还是伤春悲秋之词吗?念及兄弟与思妇之诗有何不同?但他转念想起先前的预告,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或许苏轼与兄弟的分离是有原因的。晏殊定定坐着,只是看向巨幕的眼神更加专注。下一刻,女子说着将整首词都展示在了巨幕上。晏殊蹭地从椅子上坐起身来。他开始怀疑自己。词……还可以这样写吗?【题序在很多时候可以补充正文内容,或者表达作者的感情,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大醉在前,想弟弟在后。】【那他为什么要大醉,我们就要从他现在的生活处境开始分析了。】【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也是在密州,属于是一个外放的状态,但他内心深处是想要回到朝廷中去为朝廷效力的,另外也想和弟弟苏辙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这样一首词。】1099年,北宋元符二年。雷州。苏辙看着巨幕,心中更加担心二哥了。遥想当年入朝为官之初,这一晃竟已过了几十年。他知道二哥身子一向不好,也不知是否仍旧贪杯欢饮?思及此,他也等不得了。裁纸研磨,即刻给自己哥哥写信。【用典故,也常出现在苏轼的词中,让他的词充满了故事性、画面感和浓烈的感情。】【典故的作用正是这样,比如说新闻上出现了一则失踪案件,媒体们渲染得十分离奇,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想出了各种的可能性,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两位嫌疑人因为想要谋财将受害者囚禁了起来。】【这两个嫌疑人是受害者最亲密的人,他们一开始报警上新闻表现得十分着急,现如今东窗事发,许多人都为受害者鸣不平。】【这里的东窗事发就是一个典故。】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众人都不大明白女子说的这个是什么意思。什么新闻,什么媒体,还有什么典故,众人也都没有看出来。不过他们倒也大概懂了女子讲的这个故事的意思。大抵是遭受亲友背叛的故事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妇画眉[纯百]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岁岁常欢愉(校园H) 【HP】大丽花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侍玉(女尊) 积点德 别哭了,为夫心疼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心跳越轨+番外 道阻且长(古代)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请叫我推土机 帝魔(穿越)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正气冲宵 被告白十次后 娇养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