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与杜甫的高峰不同罢了。【但是看完《早发白帝城》,我们可以就感觉到他的光芒又回来了,他还是那个闪耀的李白。】李白已经能很轻松地体会到女子话中对他赞扬的东西,大抵都是那种潇洒之作。以往他也觉得自己应当随时随地潇洒一些,遇事不必太过在意。可女子说得对,不管怎么样,那些都是他的,想写什么便写什么。但这时听到女子这样说,他还是忍不住想看自己的这作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上辞别山势险峻直入云霄的白帝城,远在千里的江陵一日便到了。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句子,这句话乃至整首诗可能都是受了郦道元的影响的。从白帝城到江陵要经过三峡,而郦道元也正好写过“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也明白女子说的他们都喜欢用差不多的典故的意思。走到一处,他们总会想起一样的东西。例如三峡便是郦道元,梁园便是梁王、枚乘,到了吴地便是夫差,虽说常常会写到同样的内容,但本质上并不相同,他们的经历,他们所表达的感情都不相同,反倒能产生些亲切感,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倒也不必因他人写过就去避讳这些典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因为水流湍急,所以三峡的猿鸣还在耳边,轻舟已经过了万重山峰了。】【整首诗气势如虹,读起来也十分轻松,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首诗就给我们一种这样的感觉。】【然而大难不死是真的,必有后福却不见得,安史之乱并没有完全停歇,李白被赦之后仍旧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直到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他因为生病,前往当涂投奔族叔李阳冰。】李隆基闭眼在自己额间按了几下。怎的还没结束?他有时候看到这群不成器的人都会想真该把他们都扔到战乱年代去看看,还能不能这么潇洒自如。潇洒自然不可能潇洒,但在那样的年代真能活下来谁都能活下来,多的都是些心酸与悲痛。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是永远也不要有战乱年代的好。【这个时候国家仍处在混乱之中,而他也已经年迈,那样的带带他,也不至于这般结局。只盼着一切都还来得及。【“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后人听到大鹏夭折半空的消息四处相传,然而仲尼已死,没有人会像他以前为麒麟哭泣那般为大鹏而哭。这是孤独的悲凉的诉语,回首一生,李白发现走到最后只剩下了自己。是真没人为他哭泣吗,倒也不见得,但他有心愿未了,便只感受到了悲凉。】李白还真想了一下如若那一天到来,谁能为自己哭泣?不过他为何要让人为自己哭泣呢?人死灯灭,那些还有何用?活着不畅快,死后还能求得什么?不如现在对自己好些。【但另一方面,这里也让我们联想到杜甫的《梦李白》中写到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事实证明,也不是没有人为李白而哭,即便千百年过去了,我们依旧会为李白哭泣,也依旧会他的浪漫而哭泣。】最先为李白哭泣的便是杜甫。也不知是二人相似却又不同的经历感染了他,还是因为幕中女子所说的浪漫。想到李白要就此离开这个世界,杜甫便觉眼中都蓄满了泪水。若李白不弃,他愿在李白坟前携菊而泣。【“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1我们遥望长安,仿佛能看到那个身影,他身骑骏马,腰佩长剑,迎风沐雨,归来仍旧是少年。然而我们又都知道,那个任侠尚义的少年李白已经不在了,不过他的少年之诗却永远存在于时光长河,受后人铭记。】还在。李隆基想,任侠尚义的李白还在。他将帮后世留下这个李白,以弥补自己先时犯下的错。有那么一瞬间,李白是真想提剑走天涯了。他除了诗似乎什么也没有,可他如今却也还有那任侠尚气的心。即便他已不再年轻。等他走不动了,他便南山隐居,寻找陶渊明的身影。【千百年来,不管潮流如何变化,即便李白遭受诟病,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就是仙,他的诗那就是难以超越的诗仙之诗。】唐,元和年间。对此,韩愈再认同不过了。没有人的诗能比李白的仙。即便他因各种原因受人诋毁,也总有自己这样的人钦佩他,仰慕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妇画眉[纯百] 娇养 h 请叫我推土机 道阻且长(古代) 别哭了,为夫心疼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侍玉(女尊) 正气冲宵 心跳越轨+番外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积点德 被告白十次后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HP】大丽花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岁岁常欢愉(校园H) 帝魔(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