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首诗?白居易眉心一跳,竟倏地有种如芒在背之感。他写的那些女子都是红颜祸水,也不是随意批判的,当不会有错才是。【大家听了朗诵应该能够感受得出来,这首诗的艺术水平是很高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婉转,韵律感很强,而且语言精美,词句凝练,表达生动形象。】白居易和元稹对视一眼,笑了笑。幕中女子总是这样说,对大多数诗词都是夸赞的。虽说确实也无法怀疑,而且他也觉得自己这首诗值得这番评价。听到这话,一下忘了先时的不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皇本来指的是汉武帝,但这里借指的是李隆基,这里虽是借指,但一口气还是说了两人,汉武帝也是个重色的,而“倾国”也是来自他与李夫人的故事,之前说过的,“御宇”指的就是统治天下。】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这事幕中女子已经提过了,再次强调也让刘彻后背发凉。即便他有信心自己不会像那唐玄宗一样做出无法挽回之事。不过,听到幕中女子这样直白地说他,他心中多少有些不快。然而,幕中女子那是他们也无法奈何的存在,只能默默听着,从中选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两句很简单,重点是后面两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事情可没这么简单。】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隆基已经很平静了,他不信幕中女子还能说出更让他丢脸的事。只是其中有些说法让他心中更加不安。说他多年求不得?他作为帝王有何求不得的?更何况当初他一心为着政事,哪有考虑如此多?简直可笑!还有……事情没这么简单,她还想说什么?【杨玉环出身在官宦世家,高祖父是隋朝的大将上柱国、吏部尚书,只是后来被李世民给杀了,她的父亲和叔父都是有官职的。】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倏地反应过来那人是谁。“是杨汪!”他险些绷不住自己的表情,他本不是嗜杀之人,杀了杨汪也从未想过对对方族人动手。如今看来,这倒是他的仁慈酿下的大祸。“来人,去给我把人抓起来。”他身边自然也没有蠢人,即便没有提,但也知道说的是杨汪后人,应下麻利地便去了。【有着这样的出身,杨玉环又天生丽质,那成婚对象自然是差不了,但是你以为她就这样被选秀进宫了吗?那没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隆基暗道果然,果然她是要详细说那事情。他遭受到的打击实在是太多了,但这都是他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这时候他也终于体会到慎独的重要性。以往不是不懂,只是并不曾太放在心上。自己都做帝王了,天下谁人还有权力来管他?可如今,还真见识到了“人外有人”。罢了。【她嫁给了当时的寿王李瑁,也就是李隆基的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李瑁对杨玉环那是在自己姐姐的婚礼上,是一见钟情,那这李隆基的儿媳妇怎么就成了自己的宠妃的呢,这种程度的乱丨伦,那放到哪个年代都是要遭人闲话的,也难怪民间有许多有关李隆基的不忍直视的衍生作品了。】李隆基苦着脸,众人也不敢有任何愉悦的表情,就连平时爱逗趣的,如今都拉长了脸。这下他们是真的完全相信幕中女子是仙人了。即便是后世之人,也是得道成仙的,或是仙人一般的存在。因为他没有丝毫惧怕圣人,这样的话竟也敢说,难道不知会带来多少麻烦吗?然而,以往易怒的圣人什么都没有说,只安静坐着,显得更加可怕了。【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很不高兴,后宫佳丽三千,他一个都看不上,于是就有人说杨贵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李隆基就让人把她召进了宫。】公元626年,武德九年。这不肖子孙,竟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李世民原以为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会发生安史之乱这件事情让他愤怒。可是这样大逆不道的事,他听一次怒火便能席卷整个屋子。简直厚颜无耻!【进宫后,李隆基肯定就看上人家了啊,但是他也知道纳儿媳妇为妃肯定不合适嘛,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以为自己的母亲祈福的理由把杨玉环送去做道士,再让其以道士的身份入宫,你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这套路有点熟悉啊?】以母亲为借口!众人都惊了,一个帝王,竟做出这样的事情。那唐朝如何能长久统治下去,灭亡才是它最终的归宿。这李隆基,简直罪孽深重啊!几乎所有的人,尤其是李世民一干人等全是这样的想法。【当初李世民在病重的时候,李治和当时还是李世民妃子的武则天产生感情,在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和一众妃子去感业寺削发为尼,后来李治不仅是把她接回了,而且还在接回前在感业寺里有了孩子,这个事情,放到哪个年代那都是令人炸裂的啊!】白居易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的手颤抖着。这事幕中女子是说过的,也一直藏在李世民的心中。李治,他是不知道的,应该是他还没出生的不孝子。他原以为只要立下遗诏就能将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便可不在意。可是听幕中女子一字一顿地说出来,他整个人都很不舒适。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武则天感觉自己的心中积着一团火,烧得脸也焦黑了。她弄权一生,如今站在这皇位之上,从未受过这般委屈。谁能想到临了了还要被人如此编排呢?当年她有多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些事情知道的人不说,可是谁敢说,还当着她的面说。她装作不在意地坐在那处,表情肃然。【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开始,一直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大段说的就是杨玉环进宫之后受宠,而李隆基沉迷声色,此后又写杨玉环如何受宠,家族如何因此而得势,导致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情况。】众人惊讶。竟有这般效果吗?如今谁家不想生个男孩子,竟因为一个受宠的妃子就改变了大家的心意,这实在太令人不可思议了。那得是有多受宠啊!然而只有那些平日里擅诗书,擅论说的文人们才明白这诗句的高明之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但接近事实便可被人认为是事实,重点是要让看的人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便是幕中女子曾经说过的白居易的“为君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大概从父系社会开始就有了,但是真正开始明显是在周朝,孔子创立儒家,提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到了秦朝时期国家用法治替礼治,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在立法中有许多男女平等的条例,但是后来经历汉朝,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三纲五常”的思想就开始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一条“夫为妇纲”就是典型的代表,此后这样的思想有波动也有少数人的反抗,但是基本上是持续了两千年难以动摇。】唐,元和年间。白居易似乎有点懂了幕中女子的意思,她似乎并不是在反对儒家。她是站在女子的角度在反对其中的一些思想。但三纲五常有何不妥吗?那不是能让家庭更加和睦的一些规矩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心跳越轨+番外 帝魔(穿越)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请叫我推土机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娇养 h 【HP】大丽花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侍玉(女尊) 积点德 被告白十次后 岁岁常欢愉(校园H)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别哭了,为夫心疼 妇画眉[纯百]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正气冲宵 道阻且长(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