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百年战争史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国藩临机断案1(第1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国藩临机断案1(第1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曾国藩临机断案(1)

左宗棠奏章抵京,两宫太后急召恭亲王议商,慈禧太后道:左宗棠抵甘以后,虽屡报胜仗,总未痛扫贼氛,致金积堡一隅之地,日久未克。竭东南数省脂膏以供西征军实,似此年复一年,此巨帑岂能日久支持!该大臣扪心自问,其何以对朝廷?

恭亲王奕訢道:启禀皇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奴才以为,战事千变万化,朝廷断不可遥制。兵者,诡道也;然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所谓胜负之机也。左宗棠戎马经年,屡摧强敌,实乃大将之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催之过急,适得其反。

慈安太后道:非是催之过急,陕甘茴匪滋事以来,朝廷大张挞伐,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兵剿贼,每岁拨用饷银不下八百余万两;事端频发之际,陕甘若靖,此之巨帑,用之于亟需之处,必是国之幸事。

慈禧太后道:金积堡距离京师,三千里之远;左宗棠一味顿兵不前,孰能奈何?

奕訢道:近日,有御史上疏弹劾左宗棠以权谋私,擅留官银,中饱私囊;这陕甘鏖战正急,查与不查,确属棘手。

慈安太后道:吾大清馈赠别敬之官场陋规,靡然成风,挥之不去;左宗棠万难独善其身。

慈禧太后道:左宗棠娴熟韬略,威望素著;正所谓誉即来之,谤亦随之。朝廷无意遥制陕甘战事,严旨激励,亦为促其奋进;然其若萎靡不前,朝廷正可借助陋规,敕令李鸿章督率淮勇,取而代之。

慈安太后道:大清国之东,天津教案悬而未决,诸夷战舰再临大沽口;大清国之西,浩罕汗国人阿古柏进占南疆,英、俄二夷亦蠢蠢欲动。多事之秋,令行禁止,使命必达。

奕訢道:陕甘不靖,河西走廊不通,甚难兴师新疆。天津天主教仁慈堂凶杀一案,牵扯甚广,孰是孰非,务必明查。昔日,法国公使遇各省细故,皆暴躁异常,此次反若不甚着急,似伊已有定谋;此事处置不当,后患不可胜言。

慈安太后道:今春天津地方,数百名幼孩失踪;据传,这些孩童,皆被法国传教士及中国教民诱拐;每一幼孩,拐犯可得银五两,而法人可以幼孩眼睛、心肝等,配制西洋洋药。

慈禧太后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此等谬论,不可任由言传。天津教案之拐贩武兰珍,声言乃教民王三唆使,其中是非曲直,细查便知;然天津道员、知府、县令,办理此案,操之过急,不能事先预防,遂致命案生发。著直隶总督曾国藩迅赴津地,明察秋毫;如确属愚民借端滋事,曾臣务必委曲求全,消弭衅端。

慈安太后道:曾国藩近日来奏,言其老病侵寻,右目失明,左目昏蒙,卧床难起。曾臣此状,恐难赴津;即便勉强成行,恐又力不从心,徒被洋人要挟。

慈禧太后道:每逢大事,曾国藩皆以恙退却;然天津之教案,处理不当,国难临头矣。崇厚奏请,津地之官员,务必革职严议,以悦洋人;然迷杀幼童之事尚未理清,先即妄自菲薄,崇厚颟顸,无能之至。此之要案,非曾国藩不能解也。曾臣如身体尚能应付,务必排除万难,驰赴津地。

三人议罢,速传谕旨:法人教堂牵涉迷拐之案,讯供稍有端倪,尚未能确指证据。此案启衅之由,因迷拐幼孩而起,总以有无确据为最要关键,必须切实根究,则曲直既明,方可再筹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幻梦若真  师父勾勾缠  错过  莹莹若水  我们之间  我也喜欢你  电竞顶A队长成了现队长的心头宠  震惊!这个警察办案用法术!  这不是我认识的数学题![无限]  圣诞恋物语  少年不思议  北国有温阳  跳跃的幻想世界  武林少年爱  阴官  顽皮黑道  路上有骄阳  你无名指上的戒指  四楼厕所  御用间人!?御用贤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