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煤与木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煤中含硫量很高,锻造之时煤中的硫融入到钢铁中,大大降低了铁的性能。
这也是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原铸器的黄金时代,名剑神兵屡见不鲜,就连青铜器的铸造水平,后世都无法复制的原因。
那个时代铸器用木炭,入汉唐后,因为都用石炭,很多原来用木炭锻造的技术都失传了。
去硫,减硫,一真是困扰中原冶金的一大难题。
但是焦炭的出现,就将改变一这窘境。
焦炭硫的含量很低,进而用它来炼钢铸器之时,钢铁中的硫含量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要是曾公亮拿焦炭去炼个铁试试,保准这老货惊的眼珠子都掉下来。
目前,最强的铁制兵器是百炼钢。故名思议,就是工匠千锤百炼,反复熔炼锻打而来。用熔炼锻打来降低含硫量,控制碳含量。
但因其工艺太过复杂,除了皇家仪仗和将官配器,别的根本就用不起,大内禁军用的兵器缩到了七十二炼,普通士兵的制式兵器则是三十六炼。
士兵穿的甲胄则是十八炼,甚至就是寻常铸铁打造。说是一捅就漏可能有点夸张,但从古代的一个成语就不难看出寻常铸铁的强度——削铁如泥。
焦炭一出,唐奕就有信心让大宋的军械水平整体上一个台阶,而且让铸造难度和铸造成本降几个台阶。
……
焦炭有了,下一步就是建炼矿炉和炼钢炉。
这特么可就费劲了。
大宋炼钢,用的炒钢法。就是把熟铁(含碳量低)与铸铁(高碳铁)混合在一起熔炼,以原料本身的碳含量来中和成最终的成品。因为熔炼过程中需要工匠不停搅拌,形同炒菜而得名。
这在现今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先进了。但是,唐奕听过后世的转炉炼钢,对这种一次最多几百斤,费时、费力,还费物料的工艺根本就看不上眼。
他想一口吃个胖子,借着这次机会,把那种一炉就是几吨成品钢的技术弄出来。
好吧,唐奕只是听过,原理也是懂的。
但是,转炉到底长什么样儿,他也不知道。
可是,没关系啊,这不是有人吗?
唐奕提一个思路,和这些工匠一起慢慢研究呗。
……
这一天,和工匠在他的小楼里琢磨了一上午,到了下午,只得让大伙儿先回去,因为他今天有课,不是财税课,而是战略课。
一到大课舍……果然!
除了有公务在身的,能抽出时间的朝臣几乎都在。
按说,战略课不是财税课,他们不用来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们的爱,未完待续 死在我心里 盛世婚宠之名门暖媳 仙君他总绑着我![重生] 快穿之情欲撩人 一座城 半点阑珊 七月蹉跎安流火 空间之弃妇良田 百草传 忠犬(SC黑道)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 布鲁特斯的心脏 清穿之沅宛 昭昭(古言h) 是鲛人又如何,照样捶翻你 江影帝吃软饭后恋综爆红 戒糖(,he) 纸杀 脑后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