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国色天韵八珍膏 > 第122章(第1页)

第122章(第1页)

阿津疼得直抽气,却仍强笑着安危刘桢:&ldo;公主,我没事的,太医不也说了吗,这些伤只需十天半个月便能痊愈的!&rdo;

&ldo;这笔账,我会帮你讨回来的。&rdo;刘桢轻声道,语调一如既往的温和。&ldo;不过在那之前,你需要先好好歇息,其它事情都不必管了。&rdo;

桂香迟疑道:&ldo;公主,皇后已经伏法了,这……&rdo;

刘桢道:&ldo;不是皇后。&rdo;

阿津倒抽了一口凉气,&ldo;不是皇后,又会是谁?&rdo;

回来之后,桂香已经将当时刘桢一一反驳李称的指证,并且一步步引出主使者的事情跟她说了一遍,阿津也对&ldo;皇后就是主谋&rdo;的这个说法深信不疑,眼见皇后被皇帝下令幽禁,心中实在觉得大快人心。虽然以她的身份,很难去向皇后讨什么公道,但只要一想到这段时间公主被冤枉,她自己的灾难,全都来源于皇后,她就对皇后感到深恶痛绝。

刘桢道:&ldo;你们不妨仔细想想,且不说皇后有没有能力设下这么一个环环相扣的圈套,若她真有这个能力,反而没有必要向阿父建议让我去和亲,因为这样一来,就显得她太过心急了,很容易令人有所联想。她极有可能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阴谋的存在,但后来她发现这件事同样能为她带来好处,所以才主动站了出来。&rdo;

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ldo;我本想借着这件事揪出幕后的人,却没想到对方实在是太狡猾了,从阿林身上又攀出阿庭,再由阿庭亲口承认是皇后所为,可信度自然比从阿林口中说要高得多了,还有阿林身上藏着的那片印有皇后玺印的南锦,最终使得皇后百口莫辩,彻底背上莫须有的罪名。这其中,连同我可能会有的反应和反击也都算计在内,实在是高明之极!&rdo;

桂香听得心惊胆战,连忙问:&ldo;那么主谋者究竟是谁?会是陶夫人吗?&rdo;

刘桢道:&ldo;这只是我的猜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而且就算是她,这肯定也不是她一个人能够做出来的。能够说动李称得罪太子与我,冒着危险制造冤案和假证的人,一定是朝中的某个人。最棘手的是,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个人的身份,我心中虽有几个人选,却一时无法肯定,只能寄望赵廉他们那边能从李称身上顺藤摸瓜,将那个人查出来,否则敌暗我明,以后防不胜防。&rdo;

桂香道:&ldo;陶氏那边,难道就如此轻易放过了吗,她让皇后背了黑锅,自己却还逍遥自在,只怕如今陛下还将她当成无辜的好人呢!&rdo;

刘桢道:&ldo;你让人继续盯着那个叫阿庭的宫婢,也许可以从她身上发现一些线索,此人极为关键,如果对方担心阿庭将他们牵出来,说不定还会杀人灭口。&rdo;

桂香道:&ldo;公主的意思是,尽量阻止对方杀阿庭吗?&rdo;

刘桢摇摇头:&ldo;不,这样会打糙惊蛇,但我要知道,从现在开始,谁负责给阿庭送饭,谁又和她接触过。&rdo;

桂香点点头:&ldo;婢子明白了。&rdo;

刘桢想了想:&ldo;还有,盯住韩傅姆。&rdo;

在这个宫中,能被称为傅姆的只有一个。桂香心中一惊:&ldo;难道公主怀疑她……?&rdo;

刘桢:&ldo;万事总要谨慎一些才好,我之前便是因为不谨慎,才会差点中计,若是没能及时洗清嫌疑,现在就要落得跟皇后一样的下场了。&rdo;

刘桢又与她们说了几句,便起身离去,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可能在这里逗留太久。

待屋内剩下桂香和阿津两人,阿津有感而发,就有些同情地道:&ldo;如此说来,皇后本是无辜的,现在却被那等jian人连累至此,实在可怜!&rdo;

桂香不赞同地看了她一眼:&ldo;你只道她可怜,可若陛下相信了她的话,让公主去和亲,你道现在谁更可怜?陷害皇后的人固然可恶,难道皇后本身就真的无辜了吗!&rdo;

阿津想想也是,便吐吐舌头:&ldo;我想岔了。&rdo;

桂香语重心长:&ldo;你莫看公主风光,她在这宫里头,能够依仗的也就陛下一人。如今公主虽然摆脱嫌疑,可日久天长,陛下心里头未必就没有起疑,那设计陷害公主与太子的人高明就高明在这里。公主既要扶持太子,又要与宫中这些人周旋,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尽量不给公主添麻烦了,你这种话可不能被公主听到,不然她定是要伤心的。&rdo;

阿津羞愧道:&ldo;你教训得是,我一时鬼迷心窍,以后再不说这些话了。&rdo;

李称制造冤案,诬告公主,罪证确凿,自他被刘远下令捉拿起来的那一天起,熊康等人的弹劾奏疏便源源不断地送向刘远那里,其中又以熊康的措辞最狠,这家伙不愧是专业耍嘴皮子的,一封奏疏就将李称的罪状洋洋洒洒列了出来,包括欺君罔上,扰乱朝纲,蛊惑天子,借诬告他人来成就自己的美名等等,又说此人身为廷尉,掌国家法治,不仅不思忠君报国,反倒在陛下眼皮子底下都想着瞒天过海,私底下还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有多少人被坑在他手里,这种人不仅死不足惜,而且最好还好还要千刀万剐,以谢天下才行。

在这封奏疏里,熊康一字不提刘桢和刘楠,字字句句都往刘远身上引,他深知为人君者最忌被人欺瞒,因此写出来的奏表,也是最具有攻击力和杀伤性的。

除了熊康之外,像孟行这样德高望重的御史大夫,同样也上了奏表,要求严惩李称。与熊康这种已经暗中站队,具有倾向性的人不同,孟行之所以厌恶李称,是觉得他没有秉公执法,辜负了廷尉之名,将国家法度当成自家的工具,连公主和太子都敢诬陷,可见胆子已经大到了何种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刘远将闲置在一旁的廷尉房羽重新起用,命他负责主审李称一案。

太子一系的人分工非常明确,赵廉和郭质等人负责奔走调查线索,熊康是御史,弹劾人的事情是他的老本行,而房羽的目标也很清晰,他现在要做的,并不是杀了李称,而是从他口中挖出勾结内廷的人,因为所有人,包括刘桢和赵廉在内,他们都认为,单凭李称,是绝对没有可能策划这一系列的阴谋的。

如果说皇后只是被推出来的挡箭牌,内宫主谋另有其人的话,那么能够与内宫勾结在一起的那个人,肯定不会是李称这个连九卿都不是的廷尉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和堕落之主谈恋爱  万人嫌重生成万人迷瑞兽  萧诺  一路向南  锦医归  千万少年  余生邂逅一个你  那只小鹿撞死了  你好中校先生  超英的阴阳师房东[综英美]  嫡女映儿  穿越十个世界后我跑路失败了  离婚后我怀了影帝的崽  蜜糖  沙雕受和前任上团综后HE了  喜欢你,两星期  错撩高冷校草后我翻车了  伪装深情[穿书]  今夜请将我遗忘  重生九零有异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