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隋唐从融合李存孝开始 > 第700章(第1页)

第700章(第1页)

扶余璋一言不发,苏我仓麻吕也沉着脸,他们不得不承认乙支侯武说的句句属实。

唐朝立国不久,比他们存在的时间都短,可偏偏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能够短时间的超越他们,将他们踩在脚下。这得天独厚的环境,正是他们所向往的东西。

苏我仓麻吕沙哑着声音道:&ldo;这些我们都清楚。&rdo;

&ldo;不!&rdo;乙支侯武摇头道:&ldo;你们不清楚,你们看到了大唐的繁华,却没看到大唐的致命伤害。大唐发展的太快,发展的太迅速,他们皇帝的野心太大,动作太大。这一切与隋朝的杨广,有什么区别?&rdo;

苏我仓麻吕、扶余璋互望一眼,均是不解。

乙支侯武解释道:&ldo;他们一样的有野望,一样的致力发展。唯一的区别在于现在的李世民比杨广聪明,懂得体恤百姓,没有盲目的驱使百姓,将一切发展稳定在一个临界点。保持着内部安稳的情况下,不断的对外发展。不得不说,唐朝的这个皇帝李世民真的很厉害。他没有秦始皇嬴政祖上为他打下的百年基业,也没有汉武帝先人给他留下的文景经济,凭着大乱以后的局面,却干着他们一样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打破这个临界点,让百姓受到杨广时期一样的待遇,唐朝将如隋朝一样,不攻自破。现在的唐朝不是我们能够战胜的,真正能推翻唐朝的只有唐朝,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唐朝自己陷入内乱。&rdo;

苏我仓麻吕眼睛一亮,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可依旧用着颤抖的语气道:&ldo;先生快快说下去。&rdo;

乙支侯武坦然笑道:&ldo;不知苏我大人知道孙武这个人?这个人很了不起,是中原用兵始祖,他写的《孙子兵法》我到现在也每日必看。他效力的是很早以前的吴国,当时楚国很强大,远胜吴国。而孙武看破了楚国经济上的危机,提出了分师扰楚的疲楚之策。当时的吴王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最终吴国以弱克强,五战五胜占领了楚国的都城。两位再想想,隋朝是怎么灭亡的?杨广自己胡闹,天下造反四起,他不弄平内乱,反而三番两次的来打我高句丽,以至于国破家亡。现在的唐朝发展的太迅速了,他们的根基肯定不稳。只要我们效仿当年的吴国疲敌战术,消耗唐军的国力,要不了多久,他们的经济必定崩溃。&rdo;

扶余璋迟疑道:&ldo;这可能吗?我听出使唐朝的使者说,唐朝的经济极为繁华,哪有那么容易消耗的干净?我怕没把他们消耗了,我们自己先吃不消了。&rdo;

&ldo;一定可以!&rdo;乙支侯武斩钉截铁的道:&ldo;几年后的唐朝,我们耗不过。但是现在的唐朝,一定可以。依照道理,这大乱之后应当休养生息,以因对百废待兴的天下。可是李世民不甘心安分,他想要更多的回报,这投入的也不再少数。他们的经济好,并不意味着国家富裕,国库充实,能够支撑长时间的战事。据我所知,现在唐朝在弄什么丝绸之路正在与吐谷浑交恶。前段时间还发生了战事,唐朝大破吐谷浑。不过因为唐将的撤军,并没有伤到吐谷浑的元气。我们可以与他联合,彼此一个在西,一个再东。吐谷浑、百济、大和与我高句丽,四个国家,分做西、北、东三个方向对唐朝形成东西夹击的局面。我们可以从水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时候一起袭扰唐朝。我们不与唐朝正面交锋,只是将他们的兵马吸引过来,让他们疲于奔波,让他们空耗经济。时间一长,唐朝的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至奔溃,从而影响唐朝百姓生计。百姓一但没有放吃,只要有人起头,造反的人足够他们应付了。&rdo;

苏我仓麻吕猛拍大腿,笑道:&ldo;好计,别看唐朝现在风光,什么天可汗,草原之主,号令北方所有草原部落。哼哼,只要他们陷入危机,咬他们的必定会是他们。&rdo;他平复了心情,带着几分炙热的看着乙支侯武道:&ldo;乙支先生,不愧是军神之子。果然虎父无犬子,我苏我仓麻吕此刻代表我兄长,接受你加公子渊盖苏文的提议,愿意帮助你家公子取得高句丽的政权,一起对付大唐。&rdo;

扶余璋阴沉着道:&ldo;我百济也支持渊盖苏文,愿意与全新的高句丽谱写盟约友谊。&rdo;

乙支侯武直起身子,对着两人深深拜下,&ldo;那在下就替我家公子,谢过两位大人的支持。&rdo;

第七章发展过快而存在的问题

&ldo;春闱即至……我大唐求天下英才,开科举求贤,诏刑部尚书罗士信为主考官,负责此次科举选士。&rdo;

贞观二年初,这日早朝的主要的商讨事宜是即将到来的科举。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因为陈群昔年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无数鼎盛的门阀,使得寒门士子难以一展抱负。为了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到东晋末期尤其是南北朝中叶以后,人们便采取&ldo;罢中正,限年入仕,不拘门资,九流常选,试经授官&rdo;等强化考试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的措施。

此后考试取仕渐成风气,各处争先效仿。到了隋朝,雄才大略的文帝杨坚将南北朝衍生的这种考试取仕的方法定名为科举,李世民最重视人才,很重视科举取仕,在隋朝的科举基础上大势改革,以求天下贤才。也因此有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完善于唐朝一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炮灰修仙记事  夫人救命,将军又有麻烦了  血染大清河  一本书读懂哥吉拉  爆笑洞房:狐王,轻点宠  第一国士  革兴大宋  继室娇又软,侯爷不禁撩  全城人都等我成寡妇  隐旧春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学姐别怕我来c  超限第一战  我的蛊物男友  穿书后女配才是五个哥哥的真团宠  金斗传奇  最后一发炮弹系着高克勋章  末日起航  灾厄晨星  一品仙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