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往事可堪 > 第57章(第1页)

第57章(第1页)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鲁、胡二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态度有如此差异,那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的,更应该是鲁迅而不是胡适‐‐如果这样考虑问题,就过于皮相了。实际上,正因为鲁、胡二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心态和姿态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批评、指责蒋介石和国民党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果鲁迅真的不曾指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那原因就在于他的敌对和决绝的心态与姿态,使得他难以在责骂蒋介石时指名道姓;而胡适之所以一次次地对蒋介石指名道姓地批评,也就正因为他对蒋介石和国民党还怀有希望和期待,还愿意有条件地对之支持和与之合作。

鲁迅对国民党的批评之尖锐、严厉,是人所共知的。应该说,他即便真如有人所说从未指名道姓地骂过蒋介石,也多次把矛头对准过蒋介石,只不过没有点出&ldo;蒋介石&rdo;这三个字而已。这里姑举一例。1933年4月10日的《申报&iddot;自由谈》上,发表了曹聚仁的《杀错了人》一文,其中说,在&ldo;革命&rdo;的过程中,&ldo;杀人&rdo;是难免的,但&ldo;革命杀人应该有标准,应该多杀中年以上的人,多杀代表旧势力的人。&rdo;&ldo;可是中国每一回的革命,总是反了常态。许多青年因为参加革命运动,做了牺牲;革命进程中,旧势力一时躲开去,一些也不曾铲除掉;革命成功以后,旧势力重复涌了出来,又把青年来做牺牲品,杀了一大批。&rdo;因此,曹聚仁认为,这是&ldo;杀错了人&rdo;。鲁迅读了此文后,写了一篇《〈杀错了人〉异议》(2),发表于4月12日的《申报&iddot;自由谈》,文章从袁世凯为了&ldo;做皇帝&rdo;而大肆杀人,说到&ldo;现在的军阀混战&rdo;:&ldo;他们打得你死我活,好像不共戴天似的,但到后来,只要一个&lso;下野&rso;了,也就会客客气气的,然而对于革命者呢,即使没有打过仗,也决不肯放过一个。他们知道得很清楚。&rdo;&ldo;所以我想,中国革命的闹成这模样,并不是因为他们&lso;杀错了人&rso;,倒是因为我们看错了人。&rdo;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里所谓&ldo;看错了人&rdo;,既指过去&ldo;看错&rdo;了袁世凯,更指现在&ldo;看错&rdo;了蒋介石。

鲁迅的不骂蒋介石与胡适的敢骂蒋介石(2)

不过,倘若具体地看,胡适对蒋介石的批评,的确往往比鲁迅更直接、更明白,指名道姓的公开批评,也并非绝无仅有。在1929年&ldo;人权运动&rdo;时期,他就几次点名批评了蒋介石。在《人权与约法》(3)一文中列举国民党当局侵犯人权的事例时,就有事涉蒋介石本人的一例:&ldo;如安徽大学的一个学长,因为语言上挺撞了蒋主席,遂被拘禁了多少天。他的家人朋友只能到处求情,决不能到任何法院去控告蒋主席。只能求情而不能控诉,这是人治,不是法治。&rdo;这是要将蒋介石也置于可控告之列,也就是强调要做到任何人都不能高踞于法律之上。又如,在《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4)中,胡适写道:&ldo;我们实在不懂这样一部约法或宪法何以不能和训政同时存在。我们必须要明白,宪法的大功用不但在于规定人民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规定政府各机关的权限。立一个根本大法,使政府的各机关不得逾越他们的法定权限,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这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程度幼稚的民族,人民固然需要训练,政府也需要训练。人民需要&lso;入塾读书&rso;,然而蒋介石先生,冯玉祥先生,以至于许多长衫同志和小同志,生平不曾梦见共和政体是什么样子的,也不可不早日&lso;入塾读书&rso;罢?&rdo;胡适在这里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实行,需要训练。而需要接受这种训练的,不仅仅是人民大众。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此前不懂民主政治的政府官员,更需要接受训练。这是要蒋介石在民主政治面前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地背起书包、坐进课堂,从abc学起。

但胡适敢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而鲁迅不敢,就证明了胡适比鲁迅更勇敢、更无所畏惧、更富于批判精神吗?不!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定着胡适&ldo;敢&rdo;而鲁迅不&ldo;敢&rdo;的,不是个人的勇气、胆量、批判精神,而是别的一些更复杂的因素。

&ldo;做戏的虚无党&rdo;与&ldo;要一个政府&rdo;

要明白为何鲁迅不&ldo;敢&rdo;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而胡适却&ldo;敢&rdo;,还得从二人迥然有异的政治观念谈起。

说到鲁迅的政治观念,实在很难归入既有的品类。鲁迅明显受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也很难说他就是够格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实际上也并未宣称过信奉无政府主义,也没有积极地正面宣传过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观念。大概可以说,鲁迅对任何一种政治理论都是不能真正服膺的,对任何一种治理国家的政治方略都是不太感兴趣的。这源于鲁迅对&ldo;政治&rdo;本身的深刻怀疑。鲁迅毕生关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荣辱兴衰,但却几乎不从国家政体、社会制度等政治层面去探索这一问题。他有着一个十分固执的观念,即只有最广大的中国人都觉醒了,只有大小小的阿q、闰土们都被切切实实地启蒙了,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最终免于被欺侮、被凌辱的命运。如没有民智的真正开发,如没有民众的真正觉悟,则无论怎样现代的国家政体,无论怎样先进的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沙上的建筑、纸糊的衣冠。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鲁迅是一个&ldo;政治怀疑主义者&rdo;。曹聚仁在《鲁迅评传》里这样说到鲁迅的&ldo;政治观&rdo;:&ldo;笔者自幼受了一句话的影响,这句话,出自《尚书》,叫做&lso;毋求备于一夫&rso;。------其意是说各人有各人的见识,各人有各人的特长,不能万物皆知,万物皆懂的;这么一想,我们对于鲁迅提不出积极的政治主张,也不必失望了。由于鲁迅的文字,富于感人的力量;我们读他的杂感,觉得十分痛快,所以对于他的政治观,也不十分去深求了。其实他带了浓重的虚无色彩,并不相信任何政党会有什么成就的。笔者的看法,和他有点相近;我认为政治的进步或落伍,和民智开发的进度有密切关系,至于政治学说,主义的内容如何,并不十分相干的。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建国方略》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国民政府的黑暗政治,比北洋军阀时代还不如,而贪污程度,远过于当年的交通系,对政治完全失望,也是民初人士所共同的。&rdo;(5)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九零年代金饭碗  乖,藏好你的信息素  我在废土世界给队友加buff  除是偷尝  师傅借我两块钱  你别妄想  穿成天道亲闺女  撩久必婚  受攻天下  穿越荒年老太之随身带着小卖部  互穿后发现死对头是恋爱脑  全宇宙都想抢我家崽儿  不平则鸣  我闺房里的铜镜成精了  在贺爷心上撒把糖霜  君不承欢  消失  太子嫔    初恋想跟我复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