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历史甲午战争 > 第132章(第1页)

第132章(第1页)

一月二十日拂晓前,日本八重山、爱宕、摩耶三艘先遣舰最先到达荣成湾。此日,雨雪霏霏,陆上白皑皑一片,很难辨认目标。五时三十分,八重山等三艘日舰各放下一只舢板,载侦察兵六人和决死队员七人,另陆军侦察队十二人,共五十一人,由海军大尉大泽喜七郎指挥,向预定的登陆地点驶进,但误入落风沟南嘴以西的海湾中。大泽见岸边有三十余艘中国渔船聚泊,便命部下劫持渔民进行盘问,始弄清预定登陆地点的准确方位。于是,下令转舵绕过山嘴,向东北驶至划子窝岸边。

原来,山东半岛的成山附近地势复杂,暗礁潜藏,怪石嵯峨,是著名的海道极险之处。过成山头而西行,即至龙须岛。龙须岛为一半岛,由成山大西庄村至卧龙村之间向南伸人海中。此岛之西南角有数条长礁,挺入深海,似龙须之状,故名。其东、西、南三面礁石林立,亦不可靠岸。惟龙须岛后面大西庄村以西至落凤沟村以东的一片海岸,地势平坦,全是沙滩,适于登陆。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南北往来船只避风的好去处,也是渔船的聚泊之所,故当地称为&ldo;划子窝&rdo;。明朝初年,倭寇曾屡次在此登岸骚扰。据一个日本陆军记者自供:&ldo;山东流传一句俚语:&lso;倭子上岸了!&rso;以此吓唬啼哭的儿童。过去,倭寇在夏季抢掠山东沿岸,到冬季则南下抢掠沿海大陆,其凶悍实令人胆战心惊。大和民族的兵威早已为整个中国所熟知。中国的海防几乎全是为防御倭寇而设置的。&rdo;注14出言虽极狂妄,但道出了历史的事实。为了防倭的需要,明政府设立了成山卫,以此处为停泊水师之所,并在落凤沟村南嘴修筑炮台一座,以控制海口。清雍正年间,设荣成县,即以成山卫为县治。从历史上看,荣成湾就是海防的要地。但是,长期以来,清政府并未在成山一带设防,落凤沟村南嘴炮台也被废弃。日军登陆以前不久,始派清军东来,然尚不足两营:河防军一营驻落凤沟村;巩军中营两哨八棚驻大西庄村,另两棚驻成山头之始皇庙。注15清军有行营炮四门,却架设在落凤沟村东的小岗上,根本未想到利用南嘴这个极为重要的炮台旧址。以此兵力和布置,是不可能挡住日军登陆的。

日军在龙须岛登陆  平山泽七郎率三船驶至划子窝,先令一舢板靠岸,以切断大西庄村的电线。日兵十余人上岸后,为巩军哨兵所发现,&ldo;齐发小铳,铳丸如霰&rdo;注16,又用四门行营炮击之。日兵急忙奔回船上,一面以火箭向本舰报警,一面驾船退驶。此时,第四游击队各舰亦驶进荣成湾。于是,八重山、爱宕、摩耶、筑紫、鸟海、大岛、赤城、天城八舰排成一字横阵,向岸上猛烈排击。当时,驻落凤沟村的河防营,本不是受过正式训练的部队。&ldo;河防营者,河涨则集,涨平则散,无常饷,知畚跼,不知行阵,盖土夫,非战兵也。&rdo;注17&ldo;名为每营五百人,实则只有三百余人,带有旧式枪一支;余者均是杂役人等,并无其他御敌武器&rdo;。注18这样的所谓军队,怎能抵御强敌的进攻?当日舰的炮弹落到落凤沟村,击中村民阮卿珍的房屋而引起火灾时,这营河防军也就仓皇西逃。驻大西庄村的巩军队长戴金镕,见势难抵御,便将行营炮弃置,率队西撤。成山头始皇庙的两棚巩军,听到龙须岛方向的炮声,遂撤到山北,沿北海岸退回威海。此时,成山一带已无清军一兵一卒,但日军还是不敢贸然上岸,又向岸上排轰了两个多小时,才开始实行登陆。

针对日军的登陆活动,清政府内部议论纷纷,始终拿不出果断而切实的对策。当时,在枢府内部,袭击日本运兵船的主张占了上风。先是,在一月二十日,清廷获悉日舰炮击登州,及日船近五十艘聚泊大连湾,认为其&ldo;诡谋叵测,威海之防不可一日稍松&rdo;,曾谕饬威海&ldo;水陆各军严密防守,力与相持,毋令乘隙登岸&rdo;。注19二十一日,日军登陆的消息得到证实后,清廷急速谕饬:&ldo;防军飞速驰击,勿任深入蔓延;海军战舰必须设法保全&rdo;。同时指出:&ldo;预筹水陆相依之法尚属详悉&rdo;,但应迅筹&ldo;如何相机合力出击之处&rdo;,&ldo;毋得束手坐待,致为所困&rdo;。注20二十二日,清廷电谕李鸿章,明确地指示海军出海袭击:&ldo;闻敌人载兵皆系商船,而以兵船护之,若将定远等船齐出冲击,必可毁其多船,断其后路,此亦救急之一策。&rdo;注21二十三日,又谕饬海军&ldo;乘间出击,断贼归路&rdo;,并令李鸿章晓喻马格禄&ldo;同心戳力,克建殊勋&rdo;。注22李秉衡以守土有责,急欲扫清敌氛,非常赞成朝廷的主张,他说:&ldo;伏查倭人既经登陆,其船上必无重兵,我若以兵船奋力攻击,毁其运兵及接济粮械之船,则水路受创,陆路亦易得手。如谓保护铁船,恐其战败毁伤,万一威海有失,则海军根本已废,铁船从何处保全?此理甚明而易见。&rdo;注23  以署南洋大臣张之洞为代表的一种意见,则是迅速增援威海后路。他说:&ldo;威海为北洋屏蔽,海军停泊之所,此处不守,则北洋出路梗阻矣。该处台坚炮巨,炮手亦好,敌船不能攻,故袭后路。此攻旅顺之故智也。&rdo;此时,清廷已先后从南方调二十五营北上。其中,贵州古州镇总兵丁槐苗兵五营;徐州镇总兵陈凤楼马队三营,并率清淮马队两营;皖南镇总兵李占椿果胜练勇五营;记名提督万本华长胜军五营;总兵张国林健胜军五营。张之洞认为:山海关一带军情趋于缓和,&ldo;诸军尚多&rdo;,此二十余营&ldo;似非急需&rdo;。因此,他建议:即令此二十五营取道莒州等处,&ldo;直趋烟台,探明威海后路,相机援剿&rdo;,俟&ldo;威海保全后,仍可再令赴山海关&rdo;。注24刘坤一与张之洞亦有同见。日军登陆荣成湾后,他认为:日军&ldo;尽锐趋山东沿海,威海甚危,海军告急,倭计欲得我铁甲兵轮,并欲窜扰山东以断南北粮道,殊于大局有关。&rdo;于是,一面商于李鸿章,电饬丁汝昌&ldo;相机办理,务须保全铁甲轮各船&rdo;,一面电饬&ldo;所调江南马步诸军,由山东迅赴烟台或威海,探悉倭人所向,全力截击&rdo;。另外,他还提出:军情既有变化,可令已调近畿的总统皖军马步二十营的提督程文炳和总统甘军马步十八营的提督董福样,&ldo;即日率老营启行,由德州、济南一路前进,以期迎头堵截&rdo;。注25清廷批准了刘坤一改调江南马步诸军&ldo;由山东境迅赴威海助剿&rdo;的建议,而驳回了令程文炳、董福祥二军赴东省合力堵截的意见。其驳语有云:&ldo;贼之踞荣城(成)、逼威海,其意似在占据海口,窥伺近畿,程文炳、董福祥两军未便轻议移动。&rdo;注26  在此一发千钧的关键时刻,李鸿章一直缺乏定见。起初,他倾向于令海军退至烟台。在日军登陆的当天,他电丁汝昌称:&ldo;成山一带虽有日船,自威至烟何至一步不能行!&rdo;注27几天后,他又指示丁汝昌:&ldo;若水师至力不能支时,不如出海拚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退至烟台。希与中外将弁相机酌办为要!&rdo;注28但是,当他与刘坤一会见以后,他的想法又有所改变。他在致登莱青道刘含芳电中说:&ldo;只要威防水陆合力坚守,以待援师。&rdo;注29也开始寄希望于东来的援军。此时,李鸿章已从总税务司赫德处获悉,在威海的洋员马格禄曾电告赫德,威海可以守住。他急电询问丁汝昌:&ldo;有何把握?与商筹。&rdo;注30丁汝昌与马格禄商议后,复电李鸿章,认为&ldo;万无退烟之理&rdo;,而出口决战则&ldo;陆军将土心寒,大局更难设想&rdo;,皆不可行。根据他的意见,唯一的希望仍在于后路有劲旅来援。他提出:&ldo;威防如能支,尚须曹军门及吴宏洛来援,他军恐难靠。&rdo;注31曹军门,指前广东陆路提督曹克忠,统领新募洋勇三十营驻天津新城南小站,其四营驻渤海两岸之祁口(一作岐口)。吴宏洛为前澎湖镇总兵,统领宏字六营一哨驻大沽、北塘间的新河镇。注32在丁汝昌看来,曹、吴两军之驻地皆距山东甚近,东来增援尚不难如期到达,而其他各军则皆远水不济近火,故提出这个要求。李鸿章明知朝廷不会批准曹、吴东援,也不为之奏请,但还是同意了丁汝昌&ldo;死守&rdo;的意见。他电告丁汝昌说:&ldo;汝既定见,只有相机妥办。&rdo;并特别嘱咐一句:&ldo;望保全铁舰。&rdo;注33他还将此意电告李秉衡:&ldo;鸿迭饬水陆将领力图保威,以待援应。&rdo;注34李、丁二人最终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摄政王的娇娇妻  农家有女:玄学大师来种田  [斗罗大陆同人] 暗烨  娱乐圈之问鼎热搜  汉明大黄袍  总裁未成年  证道后我成了师兄的白月光  商鞅:一位以个人悲剧书写历史的巨人  嫂子的秘密花园  和总裁先生假装结婚了  厨神传承:仙界圣厨住我家  穿成民国小娇妻  十万个氪金的理由  男妻是神算子  夫人夜夜想和离  重回末世:女配要逆袭  巫祝鬼事  弃女轻狂:手握空间飒爆苍穹  致L  阻止驸马黑化的100种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