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张学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论政事?
酒过三巡,秦笛说道:“我是乡野小人物,不明白天下大势。我想请问少帅,为什么清先生不肯破釜沉舟,坚决抗日呢?”
老实讲,清先生也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份子,日后宁肯退出联合国,也绝不放弃大陆版图。可是这样的人,为什么直到1937年西安事变,都一直对日妥协呢?难道说是因为他在日本留过学?
张学善摇了摇头,道:“军阀割据,政令难以统一,国力衰微,无法与日本匹敌,所以尽量避免全面抗战的爆发,以争取时间组建更多师团,建造兵工企业。”
九一八事变后,清先生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在湖南、四川、湖北等大后方创建军工厂和重工业。在西安事变前一年,他还坚持“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
但他为什么不把想法告诉群情激昂要求抗日的中国民众呢?
因为当时日本内部对是否攻占整个中国也有分歧,日本政府向“国联”提出的对华五项条款,其中有“保护日本臣民在满洲之一切和平业务,尊重日本在满洲之条约利益”,同时也有“日本尊重中国土地之保全”。
虽然这种条款形同于温水煮青蛙,但是清先生和一部分青白党的人士认为,中国仍有可能和日本周旋,拖延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的时间,以积蓄自己的力量,故而从长计议。
当时胡时发表“华北保存的重要”一文,主张“停战谋和”,指出以中国之国情“不足以对日言战”;“战则必大败,而和则未必大乱”。胡时后来还提出,“日本倘能自华撤兵停战,中国不惜承认满洲国”。胡适为文解释说,当年比利时曾被德国占领,法国割两省给普鲁士,都是由于实力悬殊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后来有实力又收回。
胡时的软弱,跟汪大卫的曲线救国,又有什么不同呢?
不过,1937年日本进攻全中国的时候,胡时坚决主张全民血战,直至最后一寸土、一个人。在这一点上,他跟汪大卫恰好翻转过来!
饮宴到最后,张学善喝得醉醺醺的,问道:“秦先生,过些天我想去欧洲考察,路途遥远,能说话的人很少,要不然,你陪我一起去如何?”
秦笛婉拒道:“多谢少帅盛情邀请,可我暂时走不开,对不起了。”
他不想跟张学善接触太深,如果两人一起去欧洲,在报纸上一登载,肯定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给他增添更多的恶名。
而且,历史上张学善去意大利,还见了墨索里尼,拿到一枚“皇冠大十字勋章”。随后,他从意大利到法国,再到英国,耗时大半年。
秦笛可没有那么多功夫陪对方玩!
他在长途飞机变得可靠之前,暂时不愿意坐轮船出海,此时的欧洲也是一团糟,有啥好玩的?有那个时间闲逛,还不如去洞天福地修炼呢!
第167章还珠楼主
1933年10月,新一届名单公布,令世人感到无比惊讶的是,大科学家朱婉第四次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获奖的还有她的女儿秦菱!获奖理由是:“创造性、系统性地研究了土壤微生物以及发现了链霉素!”
消息传到秦笛的耳朵里,他觉得自己的金手指开得有点儿大,以后该适当收敛了。
历史上,关于链霉素的奖发布于1952年,获奖人是美国的瓦克斯曼,获奖理由跟朱婉的一个样。
随后,各大报纸又掀起一轮热捧!
“朱婉先生为研究抗生素做出划时代的贡献,她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
“英国泰晤士报刊文,盛赞朱婉和秦菱,称她们为拯救人类的天使,东方最美丽的女人……”
“美国的时代杂志说,自从青霉素、磺胺药和链霉素被发现以后,美国新生儿病死率下降了50,这都是朱婉和秦菱这两位杰出女性的功劳,为此美国科学院增选二人为外籍院士,美国移民局还发布公告,给予她们荣誉公民待遇,可以自由进出各大口岸,享受美国大使馆的保护……”
美国人玩得太妖了!竟然搞出这一套!
对此,朱婉和秦菱不置可否,没有发表任何的说辞。
但是媒体却将她们捧上了天!因为这时候,国人崇洋媚外很严重,凡是英国人、美国人说好,人必定赞不绝口。
就连武侠小说作家还珠楼主都在申报上刊文,题目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然后从朱婉研究抗生素,投资药厂说起,直到赚了钱,注入秦氏粮行,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救活了无数的百姓……还珠楼主妙笔生花,将朱婉和秦菱母女俩写成了“当世大侠”!
文章被多个报刊转载,就连苏区的《红星报》都刊登了。
对白手起家的科学家,还是保持着由衷地钦佩和赞美!
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真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不会轻易被人们忘记。
实际上,李寿民费力气写文章也是有缘故的,因为秦月手里控制着世界书局四成的股份,李寿民为了出版大部头的小说,特意拍书局老板的马屁。
秦笛读了文章感到很满意,因而指使秦月:“通知书局,给还珠楼主出版全套小说,让他加快更新,务必在15年内写完!如果书出了卖不掉,我一个人全包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助理建筑师 窥光游戏[无限] 涟漪无声 柳花飞 穿成八零年代科研家属 分家吧七叔 最好的年代 涅凰 类似爱情 狸不开桃不走 猎户家的小妻宝 被系统逼着健身怎么办 阿白 皇帝怀了我的崽[穿书] 剩女的穿越日常 诡域直播 冒牌新娘 养丞 鬼道人间 国色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