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指南录文天祥原文 > 第208章(第1页)

第208章(第1页)

几位士绅愈发不习惯,看看两个旗牌熬得通红的眼睛,明白他们肯定也是昨晚才被迫接受的新规矩。拱了拱手,慢慢地向内走去。

衙门两侧虎视眈眈的差役全撤了,户、工、刑、刑四房和市泊司的大门敞开,已经有百姓来来往往。里边的从员都换了新面孔,远远看去,一个个笑眯眯的,说话也透着随和。几个外地来的海商刚刚从市泊司领了水引,兴高采烈地拿着正向外走。见了几位城中有名的大商号掌门,赶紧上前打招呼。

&ldo;尤老爷,麻老爷,您亲自来领水引?&rdo;一个常跑倭国的商人,笑着问道。

&ldo;我们想见见太守大人,问问朝庭有什么政令。&rdo;卷胡子尤老爷停住脚步,笑着还礼。趁人不注意,低声探询道:&ldo;郑大当家,怎么样,他们允许你出海了。交多少抽头!&rdo;

&ldo;嗨,我白担心了好几天。这抽例(关税比率)比原来还低,如果有地方完税的印花凭证,还可以酌情再减。就是细了些,不同的货抽的比例不同。我是向外贩铁器成品的,免税!&rdo;姓郑的商人高兴地说道,把手中一个布包样的东西,向大伙炫耀着晃了晃。&ldo;他们还给了我这面旗子,说是大宋朝国旗。出海时挂在船上,如果被谁刁难了,破虏军水师会为我撑腰!&rdo;

&ldo;有这等好事儿!&rdo;几个士绅的眼睛瞪得溜圆。他们都是一会之长,名下产业不少,海船业有十几条。平素给蒲家上着供,上交完给朝庭的抽例,还能剩下不少红利。如果宋朝的市泊司真的改了税收制度,像郑姓商户所说,他们每家的产业都要受到冲击,是福是祸,还要等到看到条列细则,才能算得清楚。

&ldo;当然了,听说福清那边的市泊司,早就有这规矩。文丞相啊,公道!早知道这样,咱们早献几天城好了!&rdo;几个路过的海商大声附和。

&ldo;嗤!&rdo;几个士绅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径自向前。他们的家业大,背景复杂,看的东西多,不会像小商家那么容易被眼前利益所诱惑。

水师给商队提供保护,好像是尤老爷故乡那边的规矩。尤老爷年青的时候听自己的父亲说过。不过,他知道,自己的家族好像在故乡很不受欢迎,财产不在官府保护范围之内,所以他们才不远万里在大宋落脚。

而不同货物,按不同比例抽税,好像是霍鲁穆斯那边的规定。大宋的市泊司也曾试行过,后来官员们嫌统计起来过于麻烦,才改成了无论任何货物,都按统一的比例抽税。

&ldo;尤,尤先生,看来,文丞相很了解海商的心思呢?&rdo;临进大堂,走在后排,白布包头的麻老爹,拉了拉尤老爷的衣角,低声说道。

看看静悄悄的大堂,和堂内埋头于桌案上审阅文件的三位大人,尤老爷心中也多了些忐忑,回过头,望着麻姓士绅的绿眼睛说道:&ldo;穆罕默德先生,您说,咱们这次来,机会合适么!&rdo;

几位穿着官服的商人相顾茫然,谁也不知道一步踏进去,等着自己的命运是什么。许久,跟在后边的利老爷轻叹着说道,&ldo;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进吧&rdo;。

语罢,迈步,率先走进了大堂,白腻的后颈,被上午的阳光一晃,露出两排细细的金毛。

大堂内没有差役,三个新上任的老爷各自一桌一椅,自顾忙着。

尤老爹小心翼翼赔了个笑脸,试图上前先打个招呼,又怕打扰了大人们的公务。脚步几次移动过了大堂中央,又讪讪地退了回去。

按大宋惯例,老爷们处理民事,应该在二堂。处理刑狱、诉讼,才会在大堂端坐,并且敞开大门允许人围观,以示处理得公正廉明。如果是知交故友前来访问,自然要安排在偏厅落座奉茶。

尤老爷等人既不打官司,也不告状,与陈龙复等人亦无交情,想找句开场白也无从找起。一时间,干在了大堂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正惶恐的时候,忽听得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两个挎着刀的兵士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趴在左首官员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话还没说完,就听那左首的官员&ldo;啪&ldo;地一拍桌案,大声骂道:&ldo;既然是大元的义兵百夫长,还罗嗦个什么,拖出去,直接砍头了事!&rdo;

&ldo;得令!&rdo;两个士兵躬身施礼,小跑着出了大堂。一会儿,外边就传来了声嘶力竭的喊冤声。随着一通催命鼓响,喊冤声悄然平息。几个士兵将一个盖着白布的托盘呈了上来,边缘处,湿淋淋地红了一大片。

众豪绅的脸一下子就失去了血色。

商人向来都喜欢弄件官衣抬高自己的身份。一来便于跟地方官员行贿受贿时讨价还价,二来官职对地痞流氓和税吏帮闲也有一定威慑力。所以在蒲家兄弟把泉州献给蒙古人后,城里的豪绅们大小都捐了蒙古人的官职。像尤、麻、利、田、赛这些家族产业比较大的,捐的身份何止是百夫长。尤老爷清楚地记得,破虏军未入城前,利老爷和田老爷的正式官衔都是大元千户,麻、塞两位老爷和自己更高,领的义军万户的虚职。

尤老爷低着头,只觉得一颗心普通普通,几乎跳出了嗓子眼儿。凭借服色和对大宋官制的了解,他约略能估计出面前几位大人的名字。坐在中间那个埋头公文中,对一切不闻不问的应该是知府陈大人,右首笑眯眯奸商模样的,就是户部员外郎,负责市泊司和大宋所有关税事务的杜规杜大人。而坐在左首那个几句话就要了一条人命的,非传说中的刘阎王莫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数字生命  小雅  麒麟传奇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东汉霸王传  邪医狂妻  夜光怪人  我炼的法器绝对不正常  罗宾与杀人魔王  捡个夫君是江湖第一  池袋西口公园01  和黑莲花作对后我死遁了  八零大院绝色娇美人  吃蜘蛛的人  都市第一剑仙  和顶流继弟上求生综艺后  最后的郊狼  重回年代:我家菜窖通现代  蝶梦  螺旋楼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