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指南录文天祥原文 > 第279章(第1页)

第279章(第1页)

董文柄听到忽必烈叹气,知道他在为江南的事情烦恼。转过身,用力支撑起半个身子,看着忽必烈的眼睛劝解道:&ldo;陛下勿恼,我等轻敌,两浙有海无防,有城无墙,才让文天祥得了机会。但破虏军无力久占两浙,也无力深入,构不成大患!&rdo;

几句话,听得在一边沉默不语的呼图特穆尔连连点头,满脸都是佩服的神色。他与诸位大臣讨论了大半天才得出的结论,董文柄一个病人,手中没任何情报,居然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其中能力高下,傻子也能看出。

还是董大,一语中地。忽必烈点点头,低声解释:&ldo;特穆尔他们也这么讲,但朕还是有些忐忑。两浙乃财税重地,大兄也知道,如果朕没有足够的钱来安抚北方部族,一旦今年夏天草原上发生旱灾,或冬天发生雪灾。那些对朕不服的人,肯定又要生出事端来!&rdo;

&ldo;陛下以为,三年之内,还能指望两浙的收入么?&rdo;董文柄笑着说道,&ldo;臣闻破虏军分府库,藏富与民。陛下如果在强行收取,恐怕人心都被文天祥收买了去。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下一道旨意,把两浙三年之内的钱粮免了。无主之田,谁种就算谁的,朝廷即使收回两浙,也不再替原主追究。&rdo;

&ldo;这?&rdo;忽必烈愣了一下,一时想不明白其中关键。董文柄屡屡劝他免了久遭战火的江南各地钱粮,实行仁政,与破虏军争夺民心。他一直没下定决心接受这条建议。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国库吃紧,另一个原因却是,蒙古人素来重英雄而轻平头百姓。与董文柄、张弘范等人分享权力,大伙虽然有怨言,但勉强能接受。如果贸然给王公贵族们原来打算杀干净了的南人好处,非但阿合马等人会反对,一些不参与朝政的王公贵族们,也会跳出来阻止。

董文柄知道忽必烈会有此反应,喘息了一会儿,低声说道:&ldo;陛下,两浙之地,自古就易攻而不易守。只要我朝自两湖分兵攻之,两浙必克。所以此番破虏军连克数城,却不像在福建一样,分兵守之。只是一味地分我府库,杀我官吏。文天祥此举,无他,欲分弘范之心也。其军过分依赖海船。行动虽然迅速,兵锋亦受海船之制,只能沿海,或在大江下游。入到江深处,海船身形巨大,受江中水流和风势所阻,远不及江船迅捷。所以,其兵势必不过健康(南京),对我朝危害有限。&rdo;

&ldo;正是此理,方才朕还心忧弘范粮道被海贼所断,听大兄之言,烦恼尽去!&rdo;听到这,忽必烈高兴地称赞道。

&ldo;但若九把都迟迟无法结束广南战事,或文天祥为了保存实力,弃行朝于不顾,两浙必久困于兵火。谁都守不住,今天破虏军攻来,明天我军夺去。即使陛下有心从此收粮款,也收不上来。不如大方些,作个人情。&rdo;董文柄的脸色越说越兴奋,居然透出几分生命的潮红来。

忽必烈怕他受累,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他的意思,稍后即可让人拟旨。董文柄却不停歇,喘息着,继续说道:&ldo;我们汉人有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想那寻常百姓之家,只在乎谁让他们吃饱穿暖。饿肚子的时候,哪顾得上谁来当皇帝。对他们而言,土地与少许家产,远比运势天命来得实在。文天祥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宁可弃行朝政令而不顾,一味讨好百姓。陛下将来之患,未必残宋,而是福建。所以,争夺民心,须放在第一位!&rdo;

&ldo;朕知道了,大兄,你且歇歇,朕全部照做就是!&rdo;忽必烈见董文柄脸上已经呈献回光返照之相,大声答应,唯恐一句话说得不对,董文柄就抱憾而去。一颗心就像被人用刀子剜了一般,说不出的难过。

&ldo;张唐在两浙,重百姓而轻士人,其实是取祸之道,逼着世家大族投向陛下这一边。这是将来我朝重夺两浙之机,特穆尔大人切记,切记!&rdo;董文柄把头转向呼图特穆尔,有气无力地叮嘱。

自从得知忽必烈带着呼图特穆尔来看自己,细心的董文柄就推测出忽必烈有意让呼图特穆尔接任左相之位。他对这个安排并不是很满意,做为汉系官员,接任自己的也应该是个汉军世侯出身的官员才好维持朝堂上各个系列势力的平衡。但将朝中汉系文职官员挨个数来,要么是有学识没本事,要么是有学识没风骨,才能与气度都比呼图特穆尔不如甚多。所以,董文柄也只好默认的这个安排,细心地交代起将来的事情来。

&ldo;特穆尔记下了,左相大人尽管放心!&rdo;呼图特穆尔感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声音说道。他平素不满于忽必烈对董文柄的器重,并且嫉妒董文柄的才华,与董大相处并不和睦。万万没想到,对方在临终之际,依旧念念不望国事,并以将来平定江南之策相授。明显地,推了自己一把,帮自己坐稳了左丞相的位置。如此胸怀,如此恩义,让他怎能不感动!

忽必烈见董文柄额头上一根根青筋尽现,知道他如此劳心劳神,已经是在燃烧最后的生命,走上前,按住他的肩膀,将他强行压在枕头上命令道:&ldo;大兄,别再劳神了,一切事情,等大兄身子骨好些再筹划便是!&rdo;

&ldo;臣不中用了!能为陛下做些事情,是臣的福分。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臣得遇陛下,言必从,策必纳,其中恩义,岂&ldo;知己&rdo;二字可形容&rdo;董文柄凄凉地摇摇头,伸手握住了忽必烈的胳膊,&ldo;倘若当时身未遇,老了英雄。倘若当年姜尚不被文王知于渭水,不过是河边混吃等死的一糟老头而已,哪成其千古之名!而臣少年得遇陛下,青云直上,这些年来…&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螺旋楼梯  都市第一剑仙  和顶流继弟上求生综艺后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重回年代:我家菜窖通现代  捡个夫君是江湖第一  东汉霸王传  夜光怪人  我炼的法器绝对不正常  吃蜘蛛的人  和黑莲花作对后我死遁了  麒麟传奇  罗宾与杀人魔王  邪医狂妻  蝶梦  池袋西口公园01  最后的郊狼  数字生命  八零大院绝色娇美人  小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