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利刃华尔兹 > 第411章(第1页)

第411章(第1页)

歼-6iii的主要特点是:继承歼-6ii的进气道设计;换装涡喷-6甲发动机;减速伞舱从机腹移至垂尾根部;采用与歼-6基本型相同的3门航炮配置;机翼则是最大改进之处,通过减小翼展,延长翼弦,减小了展弦比和相对厚度,机翼面积则增大118平方米。

歼-6iiig

沈阳飞机厂针对歼-6iii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改进设计型号。1974年5月开始研制,1975年8月1日首飞成功。仅生产2架()原型机。后歼-6iiig的编号赋予按照该型号标准进行改进的歼-6iii飞机。

歼-6iiig的主要特点是:前机身长度比歼-6iii增加375毫米;航炮配置不变,但增加翼尖导弹挂架,可以挂装霹雳-2号导弹;采用零高度低速度火箭弹射座椅。

歼-6iv

歼-6iv是沈阳飞机厂1970年开始设计的夜间截击型。1970年9月首飞,1971~1974年共生产7架。

歼-6iv主要特点是:进气口唇口半径减小,捕获面积增大;机头延长,按照歼-6甲的模式布置分体式雷达;拆除机身航炮,仅保留两门翼根航炮;机翼采用歼-6iii的机翼;没有关于发动机的记载,但按常理推测应为涡喷-6甲。

从改进特点看,歼-6iv主要针对目标是夜间高空侦察机。但从产量和新歼-6甲的出现看,歼-6iv并未令空军满意。

歼侦-6

歼侦-6属于战术侦察机,用于对浅近纵深、宽大正面目标进行照相侦察,获取战役战术情报。

中国空军侦察航空兵当时多采用现役飞机改装的方式获得侦察平台。在1953年前主要使用拉-11,1954~1955年更新为米格-15,1956年后增加了伊尔-28p。歼-6服役后,以其高速度成为改装侦察机的首选。

沈阳飞机厂改装出的第一批歼侦-6(中低空昼夜侦察型)于1967年7月并装备部队。根据部队要求,沈阳飞机厂继续改装歼侦-6高空昼间侦察型。该型机1971年4月2日由刘建凡操纵完成首飞,后装备部队。1975年,歼侦-6高/中低空两用侦察型试飞成功并装备部队。(有资料称,上述3型改装机仍称歼-6??笔者注)

1976年1月,沈阳飞机厂按照上级指示开始研制全新的歼侦-6,而不是利用歼-6机体作改装。新的歼侦-6机体结构、系统设备原则上采用两用侦察型方案。1976年12月歼侦-6设计定型。

歼侦-6的主要特点是:保留歼-6的基本设计,但在机腹下增加侦察设备舱(凸出机身外),以安装航空侦察相机;2门翼根航炮保留,但拆除机身左下那门航炮。

歼教-6

歼教-6是歼-6系列的双座教练型。

1966年10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了歼教-6改型方案。1967年沈阳飞机厂投入试制工作。1970年11月6日歼教-6在王春友操纵下首飞成功。1973年11月,歼教-6设计定型并投入批生产。至1986年停产,总产量634架。

歼教-6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串列双座布局,前风挡和座舱盖增高80毫米,前座椅头靠降低40毫米,后座椅提高70毫米,以改善后舱视界;风挡同时换成34毫米无机钢化胶合防弹玻璃;前机身自9号框前加长375毫米,以容纳增加的后舱;增加一套后舱设备和机内通话器;机头罩右上方装3型航空照相枪;增设全罗盘、信标机和无线电高度表;发动机仍采用较旧的涡喷-6;取消2门翼根航炮,只保留1门机身航炮;翼下有一对前伸挂梁,可以挂载火箭发射器;后机身单腹鳍改为双腹鳍,补偿前机身加长和座舱升高造成的方向安定性下降;减速伞舱上移至垂尾根部。

歼教-6主要用于歼-6、强-5飞行员的高级飞行训练。在歼-7、歼-8装备部队后,歼教-7服役之前,歼教-6还担负着对这两型飞机的飞行员训练任务??但由于气动特性差别太大,训练效果较差。1974~1975年,空军螺旋事故严重,空军和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于1976年2月10日至12月4日在11航校进行螺旋性能试飞,使用歼教-5、歼-6、歼教-6飞机。但在随后进行的螺旋普及训练中,歼教-6两次出现发动机断轴现象,即停止使用该机进行螺旋训练,以至该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bw-1

bw-1,即&ldo;变稳1号&rdo;。中国第一代变稳机,歼教-6用于科研试飞的重要改型。

1980年代,大陆航空工业开始涉足先进的电传飞控系统领域。变稳机作为电传飞控系统的重要检验手段之一,研制势在必行??当然,变稳机的作用不止于此。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确定变稳机平台时选择歼教-6。在当时来说,歼教-6是唯一可用的双座超音速平台??歼教-7至1985年才试飞成功。但在第一个变稳机方案全部推倒重来后,歼教-6仍被选为变稳机平台,却令人有些疑惑:为何不选择性能更先进的歼教-7呢?笔者推测,歼教-6虽然老旧,但各种特性均已为我所掌握,这对于检验电传飞控系统是有利的;而歼教-7性能虽好,且机翼特点更接近现代战机,但我们恰恰没有掌握三角翼飞机的尾旋特性(直至1990年代末才突破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理论)。

1984年事故后重新研制的变稳机就是bw-1,该机加装了数字式气动变稳系统、模拟式电液伺服人感系统、数字式目标跟踪显示系统、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遥测发射系统、试验信号放大器、大气扰流信号发生器和各类传感器、变换器、电气和液压副件等共136项。在外观上,bw-1加装了一个机腹设备舱和背鳍鼓包。1989年4月22日,bw-1首飞成功。至当年9月28日,bw-1完成全部闭环试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山河为歌  齐天传  明撩他呀  云过天空你过心  时光善意,固有良辰  死亡摇一摇  抗妻成魔  穿成豪门作精后  城池营垒/春风十里不如你  剃头匠  我们在哈瓦那的人  八千湘女上天山  我竟撩了我的豪门死敌  太空堡垒之南十字军  我捡的鲛人怎么会咬人  天王的专属恋人  求饶  重生之全民女神  若你爱我如初  满级归来:那个病秧子我罩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