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仪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长安街头巷尾都空前热闹起来。
那日朝议之上,刘荣花式羞辱、回怼匈奴使团的一幕幕,已经衍生出了无数种版本,传唱于长安城八街九陌之中。
不怪长安百姓太闲;
实在是刘荣零帧起手——以杀匈奴副使,来作为本次汉匈正式交涉的开端,太过于骇人听闻,也太令汉家之民热血沸腾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早在数百年前的春秋之时,便为华夏之民普遍接受的政治潜规则。
敌我双方,无论是两国之间也好,两方个人、群体也罢;
甚至于官府和盗贼这种抽象的敌我双方阵营,在过去几百年里,都自发遵守着这个潜规则。
在某些情况下,这甚至都已经不能算作是潜规则,而是明令禁止,必须遵守的交涉礼仪了。
——你遵守,那是你应该的!
——你不遵守,那就是你不讲道义!
无论之前你有多占理、对方有多么不占理,只要你胆敢杀使,那从这一刻起,你占据的所有道德制高点,就都会成为对方的。
漫长的春秋战国,以这项外交利益为基托,也衍生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如晏子使楚,完璧归赵之类。
如此数百年下来,几乎每一个汉人心中,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刻板印象:使者这个东西,他天生就是杀不得的。
哪怕是平叛平乱、剿贼剿匪,但凡对方派来使者交涉,那无论谈没谈妥,都得规规矩矩把人给放回去。
原因无他;
无论交涉成功与否,都得让对方派来的使者,把交涉结果给带回去。
匪盗、逆贼尚且能享受到的待遇,过去几十年间的匈奴人,自然也享受到了。
非但享受到了‘不斩来使’的待遇,而且每次来长安,匈奴使团都无不满载而归。
这一回,匈奴使团会不会空手走,却已经是不需要再去思考的问题。
准确的说,如今需要讨论的,是浩浩荡荡百十来号人的匈奴使团,能带多少人踏上返途,全须全尾回到草原的问题。
毕竟那日朝议,当今刘荣一言不合,就把匈奴使团当中的韩王部、东胡部——那些有汉人血统的匈奴使节全给砍了!
原本八九十号人的匈奴使团,也随之缩水到了六十人不到。
仅仅只是‘汉奸’二字,便是三十多颗人头应声落地!
下一次,再扯个什么新词儿,指不定还要再死多少……
“痛快!”
“真痛快!”
喧嚣之中,东市附近的一处茶肆,竟在这农忙开春时分,一反常态的坐满了人。
几乎每一个人的目光,都落在茶肆中央,那屈身而立,单脚踩着案几的雄壮身影之上。
要说这游侠,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农户们称道的,那无疑便是灵通的消息渠道,以及堪称艺术级别的讯息加工能力。
且不管有几分真假——就算是当个故事听,那也是难得的乐子!
毕竟在这个时代,除了八卦、吹牛,唯一合法的廉价娱乐方式,大概就是闷头造娃了。
“诸君有所不知!”
“那日宣室,当今可是头都没抬,都不等匈奴使团跪拜见礼,就把使团中的汉人给押了下去!”
“匈奴使团都没走出宣室,那帮汉奸都已经押赴东市,明正典刑了!”
“——诸君且想我汉家,何曾如此刚硬的处置匈奴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极品帝婿 寒门崛起:开局迎娶绝美女帝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从婴儿开始的进化日常 温暖的龙 剑仙小姐,你挡着我送外卖了 长生,从旁门修士开始 年代:人生大赢家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全民转职:开局召唤神吕布 入学第一年,我把辅导员抱回了家 满朝文武听我心声,我摆烂吃瓜! 学姐别怕,我来保护你 LOL:重生之我是李相赫! 我在神诡世界的万职书 庶子的小通房 炮火弧线 极品帝婿 我终将肝成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