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那样无可厚非,因为饱经战乱,民不聊生,无法继续支撑大规模的战争。而到了汉武帝的年代,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国家实力大幅度增强,仓库中穿铜钱的绳子很多都烂掉了,铜钱撒满一地,无法计数。人也好国家也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实力对比的外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国人无不知晓,其作者李绅也颇有贤名。但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太平广记》上却有这等不良记录:&ldo;李元将评事及其弟仲将尝侨寓江都,李公(李绅)羁旅之年,每止于元将之馆,而叔呼之。荣达之后,元将称弟、侄,皆不悦也;及为孙、子,方似相容&rdo;。李绅曾经以侄子的礼节侍奉李元将,在他家里混吃混喝;可一旦发达,立即变脸:李元将自称弟、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他以孙、子自称,&ldo;方似相容&rdo;。辈分由侄子一跃至爷爷,也是连升三级。
人如此,国更如此。汉武帝当然愿意当爷爷,不愿意当孙子。无论如何,他至少不想继续难为女人,去完成原本应该由男人承担的任务。
刘彻策划的第一次对匈战争,就是所谓的&ldo;马邑之谋&rdo;。
马邑这个地方,死去的韩王信肯定记忆深刻。因为那里曾经做过他的国都。就是今天的山西朔州,靠近汉匈边境。
公元前135年,匈奴军臣单于要求&ldo;和亲&rdo;,汉武帝拿不定主意,便召集群臣商议。大行(主管宾客接待的官职)王恢是燕人,长期在边境任职,对匈奴情况比较了解。他指出,&ldo;和亲&rdo;效果无法持久,过不了几年匈奴就会犯边,不如用兵;大司农韩安国则认为出兵千里攻击匈奴,人困马乏,难以奏效。多数人附议韩安国,汉武帝只好决定继续&ldo;和亲&rdo;。
第二年,马邑豪绅聂壹建议王恢上奏汉武帝,利用&ldo;和亲&rdo;带来的短暂和平,利诱匈奴而击之。汉武帝再度召集廷议。韩安国依旧主和,王恢则强烈主战。他认为,汉朝只要使出百分之一的力量,就足以取胜。而且还是诱敌前来,伏兵突袭,定可成功。
这个计谋终于将刘彻打动。公元前133年夏六月,他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统帅三十万汉军出击;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建议调动李广工作的公孙昆邪之子‐‐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各带一支人马,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张网以待匈奴。
此时聂壹早已逃到匈奴,给军臣单于下套:&ldo;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rdo;鱼若不吃钩,永远不会成为盘中餐。军臣单于被诱饵打动,决心亲自领兵前往。聂壹回到马邑,斩掉一个死刑犯,将其首级悬挂于城楼,继续做戏。匈奴使者以为大事已成,立刻回去报告:&ldo;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rdo;军臣单于的十万人马,随即浩浩荡荡地开入武州塞(今山西左云境内)。
第5节:百战将军难封侯(4)
到目前为止,一切进展顺利,可惜汉军后面的戏演过了头。
为了把诱饵做大做香,他们命令马邑民众,将牛马羊等牲畜散放于野,于是匈奴军队离马邑还有百里之遥,便开始收获。然而到处只有牛羊却不见牧人,军臣单于不是白痴,不觉暗生疑团。他立即下令停止前进,挥兵进攻附近的烽火台。说来也巧,雁门郡尉史一人出来,半路上碰到敌军,临时藏在其中。烽火台的任务只是守望传信而非作战,因此匈奴骑兵吹弹得破,尉史做了俘虏。他贪生怕死,于是竹筒倒豆子,将实情一一供述。军臣单于闻听大为惊恐,带领全军掉头就跑。等退出塞外,这才抹抹额头上的汗珠叹道:&ldo;吾得尉史,乃天意也!&rdo;
鱼已脱钩而去,局势完全出乎汉军意料,他们顿时手足无措。等反应过来开始追击,匈奴骑兵已经扬长而去。这时唯一的战机落在王恢身上:他带领三万多人,任务是截击匈奴辎重。在得到匈奴已经退兵的消息之后,依然缩手缩脚,担心碰上的是匈奴精锐,不敢动手,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溜掉。
三十万大军竟然就这样做了一回边境游,刘彻脸上不觉热辣辣的。这事当然得有人负责,否则难以向天下交代。怎么办呢?只有拿王恢开刀:他是最大的主战派,可是面对匈奴辎重却不敢攻击。
王恢下狱后,他家人送千金与丞相田蚡,希望疏通关节。田蚡虽然是刘彻的舅舅,但还是明白其中的利害,不敢直接开口,只好找到姐姐,就是陷害栗姬的王美人、现在的太后,意图曲线救人。但是汉武帝并没给母亲面子:&ldo;我听从王恢的建议,调动三十万大军伏击匈奴,竟然无功而返。如果他按照预订计划截击匈奴辎重,一定能获得可观的战果,鼓舞士气,可他竟然无所作为。这种人不杀,何以谢天下?&rdo;
将相不受辱。王恢知道汉武帝态度坚决,便在狱中自杀。
平心而论,王恢之死毫不冤屈,并非什么&ldo;替罪羊&rdo;。仔细检讨,首先是汉武帝的责任,用人不当:&ldo;七国之乱&rdo;时,韩安国在梁王帐下为将,一战成名,但是他不主张对匈奴开战。此时任命他为统帅,典型的南辕北辙、张冠李戴。谁都能统兵,唯独他不能;其次的责任则是韩安国。身为统帅,计划不周:如此高度机密的计划,竟然对尉史那样的底层军官都不保密,这个仗还怎么打?不过如此庞大的计划,也许韩安国并无能力左右,毕竟雁门郡属于地方政府,是否听从韩安国号令,史书上无明确记载,这牵扯到汉朝的整个军制与官制体系,也许还要汉武帝负领导责任。第三是雁门郡尉,这种机密,下属不当与闻。他是泄密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至于王恢,身为将军,错失战机,当然罪不容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北境战神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投喂病弱男配 童氏百年 捕风 穿越之妇道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来互相伤害啊 鬼咒 嫡女重生记(上) 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权少的冒牌娇妻 蔚蓝 表妹万福 她病得不轻 我喜欢的你都有 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风流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