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广(1)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是杨广的《饮马长城窟行》,在文学史上占据着自己的位置。&ldo;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rdo;;&ldo;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rdo;;&ldo;隋炀起敝,风骨凝然&rdo;;&ldo;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rdo;。这些都是后世对诗人杨广的评价。他的《春江花月夜》也很受好评:&ldo;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rdo;才气十足,用词生动,气象阔达,明代胡应麟以为&ldo;绝是唐律&rdo;。 青藏线沿线的山脉,给人的感觉都是极目入天,无比高峻,川藏线沿线重山接重山,看起来则都不甚高,少有突出。可细究其实,川藏线山脉的海拔都很高,犹非青藏线之山可比;之所以看起来不够险峻,是因为观察者自己已经置身高山,而青藏线则一马平川。上述对杨广诗歌的推崇,也是如此。他的文学成就,绝对值不算高,相对值不算低。但也足以证明,他腹有诗书,才情超越同代,并非高欢那样的暴君,高纬那样的笨蛋。 当然,文才不能说明问题。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文采更高。评价帝王自有其专门的标准。在这个框架内,杨广使隋朝重蹈大秦的覆辙,二世而亡,其昏君暴君形象,已经定格于国人心中。这个没大错,但只是月亮正面;背后情势如何,并不为人所知。 杨广为当太子,可谓处心积虑。知道母亲讨厌女色,便连同歌舞也一起戒掉。杨坚去他府上,&ldo;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rdo;。那时节他对高颎杀掉张丽华,恐怕只有感激。 如果仅仅是挟嫌报复,那他干嘛要重新启用高颎?如果启用他仅仅为了找碴抓把柄,为何又等了那么长时间?他公元604年即位,高颎同年或次年启用,公元607年才被杀,中间至少有两年之久。很难想象暴君有如此好的度量,能压制恶心长达两年;再说若真是挟嫌报复,那又何必捎带上贺若弼与宇文弼,并且将苏威免官? 杨广争夺储君,就像林间植物为了争夺阳光而拼命向上生长。自然之势,无法阻挡。但以次夺长,终究不合礼法,更兼二世亡国,因此史家难免会搞结果倒推,对其全盘否定。他居藩邸时不近女色,肯定是矫饰。这一点,《红楼梦》中的贾母说得好:&ldo;哪有猫儿不吃腥的。&rdo;但说他这事也是虚伪,恐不靠谱:他外出观猎时曾经遇雨,随从赶紧准备油衣,要给领导遮挡,他则断然决绝:&ldo;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rdo;这其中肯定也有心机,但那种心机多数人都会有。 如果没有长期故意克制欲望的经历,很难说杨广当政后会不会那么穷奢极欲。史家指责他得位不正,他心里也有满肚子委屈:上天何不令自己早生一年,赶在杨勇之前?天下的议论他肯定听不见‐‐没有谁敢拿脑袋开玩笑‐‐但却能想见,因此要极力证明自己的本事:自己继位也许合法性有欠缺,但合理性丝毫不缺;于是他全面出击,或者叫好大喜功,一生可用五句话概括:修运河,巡张掖,开西域,兴科举,征高丽。修筑运河,固然超出国力,但沟通全国,连接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弊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以这么说,杨广和隋朝百姓提前为后人支付了昂贵的代价。 征高丽完全是劳民伤财,是负数;兴科举有利于选拔人才,是正数;修运河上面说过,可算中性;开西域与巡张掖二事有内在关联,都是开疆拓土,显示中华帝国的天朝威严。 上面那首《饮马长城窟行》,就是西巡张掖的副产品。 公元609年三月,杨广亲征吐谷浑,并且西巡直到河西走廊的张掖郡。一路上他吃尽苦头,因为自然条件恶劣,道路崎岖难行不说,有些地方海拔超过三千米,终年气温低于零度,类似雪山,士兵冻死甚众。这次行动绝非简单的个人游乐。固然有炫耀国力的虚荣心,但也体现了他一统河山的意志与责任。在此期间,他在西北设置西海(今青海湖西岸)、河源(今青海湖以南)、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且末(今新疆且末)四郡,进一步密切了西北边陲与中原腹地的联系。
关于杨广(2)
杨广到达张掖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臣纷纷前来朝见,各国商人也云集于此,开展贸易。可以说,他亲自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至少不能简单地说成穷兵黩武。这次西巡的独特体验,让杨广对开发西域、发展边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他的着眼点与历朝历代的君主一样,都是政治而非经济。他也想通过这个体现天朝大国的实力,因此下令沿途郡县殷勤招待西域商人,临走前还要赏赐很多金银财宝。公元610年正月,他更是在东都洛阳大演百戏,招待西域商人。从正月十五夜开始,天津街盛大的百戏场便热闹起来,戏场周围五千步,有一万八千余人奏乐,声闻数里,亮如白昼,整整持续半月。他还勒令点缀市容,用帛缠饰城内外树木,市人穿上华丽服装,甚至卖菜也用龙须席铺地。西域商人随便走到哪家饭馆门前,主人都会请他入座,醉饱出门,不取分文,口称:&ldo;中国富足,饭店酒食照例不要钱。&rdo; 由此可见,开发西域并非公平的市场交易,而是天朝大国对西域各国的恩赐。这种行为的不合理显而易见,尤其不应该将政府的义务转嫁到百姓头上:如果免费为胡商提供食宿,那么应该由政府埋单,百姓无此义务。当然,即便政府埋单,其实也是百姓付账。也就是说,这事也是消极多于积极,正好与巡视张掖抵消。 拿现在的观点看,历史上没几个好皇帝。杨广给百姓造成了那么大的痛苦,当然算不上好皇帝,但其出发点大抵不错,也有才干。他是什么样的皇帝并非本文主旨,本文的主旨是无辜的高颎因何冤死。这个道理很简单:杨广竭力证明自己的许多作法,高颎等人都不支持。现在的领导碰上这等下属,也要采取措施,叫作不换脑筋就换人;那时的领导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也就没了那么多的客气。或者我们为什么不能这么说呢,杨广厚待突厥,是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要推进民族团结;而高颎、贺若弼一班老将的观点,与此矛盾,故而被枉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喜欢的你都有 鬼咒 权少的冒牌娇妻 投喂病弱男配 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童氏百年 嫡女重生记(上)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表妹万福 来互相伤害啊 穿越之妇道 捕风 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她病得不轻 北境战神 风流校医 蔚蓝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