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颓,不亢不卑,更令人敬佩和鼓舞。
新英格兰、宾夕法尼亚和马里兰的分裂派教徒确信,他们宗教的&ldo;纯洁性&rdo;
要求他们反抗母国的制度。然而,早在其他殖民地建立反抗性社团之前,弗
吉尼亚人就开始把英国的宗教生活移植到美洲沿海来了。虽然一些小规模的
分离主义运动从中世纪起就骚扰着英国的宗教生活,但在1607年弗吉尼亚
殖民地建立时,罗马天主教是国教以外英国唯一的大宗教集团。弗吉尼亚的
英国国教会是个宽容的教会,它实际上与弗吉尼亚社会共生共栖,而并非众
多教派中的一派,弗吉尼亚殖民地从建立到十八世纪后半期发生了许多变
化,但它的宗教不知怎的仍然保持着这种宽容色彩。他们的宗教感情不是一
种激发人们重建天国或建立兄弟友爱之邦的狂热,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
操,它使殖民地的制度充满温柔的神意。古老而耐久的宗教丝线把弗吉尼亚
的社会组织联结在一起。
1720年7月14日,罗伯特&iddot;卡特从拉帕汉诺克写信给督导他儿子学业
的伦敦代理人说:&ldo;任凭别人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教子成龙吧,我决心要把我
们神圣宗教的原则及时灌输给我的孩子;我是英国国教培养出来的,因此我
希望我的孩子也这样。不过,我不能苟同华而不实的玄理以及任何超过礼仪
和遵奉国教之需的繁文褥节。信神而求实,这才是本体,而那些东西只不过
是外壳。&rdo;在十八世纪中期的弗吉尼亚,这种中庸之道不仅表现为不受极端
派偏激之言的影响,也表现为既热情又冷静地奉行英国国教的风范。那里很
少有任何派别的异端教徒。
这种中庸之道是如何在弗吉尼亚产生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回顾
历史。英国国教起源于一种妥协,而且如麦考利勋爵所说,仍保持着&lso;罗马
天主教和日内瓦加尔文教之间的中间立场&rdo;。这种中立精神使英国圣公会教
义能成为一个自由主义社会的国教,并有助于说明其非凡生命力的缘由。在
那个时期,圣公会教义传统上着重于制度而非信条,甚至在英国也是如此。
弗吉尼亚教会的宽容性质只是更突出了这个重点。
在马萨诸塞海湾,请教变得比它在英国更注重实际,而不那样醉心于教
义。英国请教徒在教义上处于禁锢状态,但在新英格兰,请教徒却自由自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用超能力谈恋爱 贵女天娇 东宫有福 国共登步岛之战漫记 神级护卫 燕云风云 进击的王妃 小熊猫超市开业啦 裸爱成婚 春日迟迟 僵尸总是跟我抢师兄 重生之风云再起 我把空间上交了 外星屠异 我是太阳 反派女配我不想当了[快穿] 爸比拾到爱 全副本都在陪绿茶演戏[无限]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反派的心尖宠 逃婚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