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论语别裁txt > 第38章(第1页)

第38章(第1页)

临丧不哀,以前讲过,我们到殡仪馆吊丧,没有一点哀戚之意,毫不相关,何必去呢。但这个丧也是狭义的,广义的是对于某一件沉重的大事,假如没有沉痛的心情,也是属于&ldo;临丧不哀&rdo;的一种情况。

孔子提出来这三点,有感于当时春秋时候的社会风气那么坏,孔子讲这些话,都是开药方。当时有这种坏风气,他就开出医治的方法。所以他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么可看了,这是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实际上我们看历史,每到衰乱的时候,都有这种情形,岂止春秋战国而已呢!《八佾》这一片,把前后对照起来,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来,他完全是在阐扬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里仁第四

那&ldo;仁&rdo;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我们讲到《论语》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这篇的问题很大。

首先谈第四篇的题目《里仁》。过去对&ldo;里仁&rdo;的一般解释。里就是乡里之里,也就是住的地方;照过去的传统,一般三家村学究们解释&ldo;里仁&rdo;的意思,就说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买房子,或租房子,应选择&ldo;仁里&rdo;。换句话说,要住到好人堆里去。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么坏人堆里没人住了吗?而且哪一个地方才是好人堆?哪个地方是坏人堆呢?台北市有&ldo;仁爱&rdo;路!那么除了仁爱路,没地方可住了?所以三家村学究们的解释是大有问题的。

这个&ldo;里&rdo;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ldo;居、住、处&rdo;在古文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我们读春秋战国时代著的书,经常看到&ldo;居&rdo;单独一个字。我国古代没方桌子,没有椅子。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们中国去的,由秦、汉到魏,都还是席地而坐。魏晋以后才从西域传进椅子来。唐代以前我们还看到一句话‐‐&ldo;据胡床而坐&rdo;,胡床就是椅子的初形,从西域过来的。我们中国文化,许多名词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这样东西是外来的;不是&ldo;胡&rdo;就是&ldo;蕃&rdo;,蕃茄就是外国来的。后来又加上&ldo;洋&rdo;,如脚踏车是外国来的,四川人叫&ldo;洋马儿&rdo;,甚至如病名&ldo;洋梅疮&rdo;也是外国传来的。在明代以前,我国的医学书籍上,没有看过这种病,可见这是从外国传进来的,而且开始由广东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称作&ldo;广疮&rdo;。

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意义就是&ldo;自处&rdo;,&ldo;里仁&rdo;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处世,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ldo;自处之道&rdo;。再明白点讲,什么叫&ldo;里仁&rdo;呢?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现在讨论&ldo;仁&rdo;。说到仁字,孔子学问的中心来了,头大的问题来了。上面三篇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仁。&ldo;仁&rdo;是什么?两千年以来,莫衷一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最近,有位立法委员提出一篇质询,就谈这个&ldo;仁&rdo;字。前一个礼拜他把这质询给我看,问我的意见,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他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又何必再作讨论?不过我认为&ldo;仁&rdo;字的确很难谈,我这样说也就是&ldo;微言大义&rdo;的精神吧!我们现在讨论到这里,全部《论语》的中心谈&ldo;仁&rdo;,&ldo;仁&rdo;是什么?过去有几种解释法。最有名的是&ldo;博爱之谓仁&rdo;,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孔家店的两大股东‐‐孔、孟都没说过,这是孔家店的伙计‐‐唐朝的韩愈讲的。在唐代大家也讨论什么是&ldo;仁&rdo;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叫做仁。后世以讹传讹,就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了。这也是有问题的。韩愈为什么会下这个定义?虽然称他&ldo;文起八代之衰&rdo;,他的定义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够用名气压住人的,韩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思想。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墨子的思想就有&ldo;兼爱&rdo;,大家现在忘记了韩愈是研究墨子思想的专家,所以他把墨子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中去,把&ldo;兼爱&rdo;换一个字改为&ldo;博爱&rdo;,等于把长袍脱掉穿上西装而已。后世不明真相,就以为博爱之谓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释。我们并不一定说韩愈这个定义下得不对。我们的态度要客观,真理只有一个。我们拿哲学观点来说,宇宙万有的那个最原始的东西,哲学家说它是本体,西方的宗教家叫他作上帝,印度人叫&ldo;佛&rdo;,叫&ldo;如来&rdo;,中国人叫&ldo;道&rdo;。名称不同而所指的是同一东西。等于馒头与面包,名称不同,一样是用面做成,可以吃饱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被某一名词捆住,各个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其次,汉代以来一直到唐代,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古代书上不管说什么,都&ldo;仁呀!仁呀!&rdo;的大谈仁义之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最后连起来就是仁义;仁义即孔孟,孔孟即仁义。如果我们作八股文就这样大作文章了:&ldo;仁义者,孔孟之说也,孔孟之说者,仁义之道也……&rdo;这篇文章通了。实际说了半天,如果以逻辑来批评,只有八个字:&ldo;陈言颠倒,不知所云。&rdo;等于清代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批评文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拿一篇文章请他看,他引用了两句古诗来评语:&ldo;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do;说这个学生的文章&ldo;不知所云,越说越远&rdo;了。所以汉唐以来,一般学者讲孔子之仁的,都可借用纪晓岚这个批评,也是&ldo;不知所云,越说越远&rdo;了。那时的学者,讨论这个仁字的文章,有多达一百万字的,这样一个字会扯得那么多,孔子何尝有这个本意!所以我常说,老子写了五千言,后世解释老子的文章,古今中外累积起来,有几千万宇,到目前为止,外文翻译有好几十种《老子》之多,如果老子知道了,会把大牙都笑掉。大家讲了半天,是不是老子原来的意思呢?张先生讲的张老子,刘先生讲的刘老子。谁的老子才是老子?

到了宋代的理学家,自认为继孔孟之心传。孔子传心法与曾子,作了《大学》这篇书,曾子传心法与子思,子思写了《中庸》。子思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传了。宋代理学家自认为又得了这个心传秘诀。中间事隔千把年,不知道宋代理学家们在哪里拿到这个秘诀的。其实他们把佛家、道家的东西挖了来,然后还要骂佛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学家的学问态度很有点不对劲,这种作法实在不大高明。其次,他们拿心性‐‐哲学的道理解释&ldo;仁&rdo;说:&ldo;仁者核之心也。&rdo;如核桃的仁、杏仁。同时他们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认为万物的果实,都是阴阳两瓣,中间空心的,所以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

宋儒另一个解释,他们说医书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见仁是讲心的知觉性的,他们这样一来,暴露了身份了,这完全是佛家的话,不过硬将光头的和尚,拉来戴上孔子的帽子。在唐代以后讲孔孟的心法,而传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这些宋儒‐‐理学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爱有余温,唯情可存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老公是个女儿奴[穿书]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同居拍档  毒医农女之田园太子妃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第一神相[娱乐圈]  完美偶像  重生之科技兴国  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  给我乖  废柴美人每天都在崩人设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掌上娇宠[重生]  重生八零小富婆  我在等风也等你  神医无双  慵来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