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只要姜星火不碰军权这个红线,那么哪怕在庙堂上的势力再大,朱棣认为想要收拾,也不过就是一翻手的事情而已。
&esp;&esp;毕竟,当年的胡惟庸,那可真是满朝党羽,比姜星火这种在庙堂上的弱势方,可要恐怖的多得多了那时候大明江山,不知情的人看了,还真以为姓胡呢。
&esp;&esp;可结果又是如何呢?
&esp;&esp;手里牢牢地握着军权的朱元璋,一声令下,直接把胡惟庸一党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esp;&esp;所以,朱棣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esp;&esp;而且不管怎么看,现在的姜星火还是弱势方,势力还是很弱小,对于完全在控制中、又能帮助自己变法搞钱的姜星火,朱棣没有理由去做不理智的事情。
&esp;&esp;因此,君臣之间一直维系着合作的方式。
&esp;&esp;朱棣也很清楚,姜星火确实跟别的臣子不一样,姜星火并不是忠于他,而是忠于整个华夏,姜星火也不怕死,他只是怕自己无法带领华夏绕开他所看到的苦难。
&esp;&esp;双方既然还是维持着高度合作、高度互信的态度,那么这封揭帖想要起到的效果,就可以说是接近于零了。
&esp;&esp;姜星火确认这一点后,说出了他的计划。
&esp;&esp;“胡俨无罪,经过调查后,希望陛下释放胡俨,然后在国子监内,针对吏风、世风、学风的问题,选齐各方意见的代表至于如何选择,也可以通过投稿来进行公开的交流,刊登在《明报》上预热。”
&esp;&esp;“这揭帖呢?”
&esp;&esp;“抓住根本,这些细枝末节自然不再要紧。”
&esp;&esp;对于揭帖,姜星火的态度跟纪纲是一样的。
&esp;&esp;揭帖只是突发事件,属于煽风点火的性质,根子上还在于不同意见所摩擦出来的火苗,只要火苗熄灭了,任由你在旁边怎么煽风,又能如何呢?
&esp;&esp;暴昭余党,慢慢抓就是了。
&esp;&esp;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历史的大势和时代的洪流,已经推搡着所有人,不由自主地来到了这个节点,新旧两种思想互相冲击,就必然会引发矛盾,这是世界的客观规律之所在,并非人力所能如何。
&esp;&esp;面对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问题。
&esp;&esp;姜星火不打算逃避,因此,这时候最佳的办法就是释放胡俨,然后进行非官方场合的讨论、交流。
&esp;&esp;这些思想冲突是不适合放到朝廷上来吵的,因为这跟奉天殿廷辩是否解除海禁、是否废除“重农抑商”不同,最主要的整顿吏治是原则正确的事情,在庙堂上没什么可争论的,需要争论的是上至庙堂、下至市井,整个大明的思潮风气,究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吏治只是最上层的引子。
&esp;&esp;“国子监内?那就直接在孔圣人像前面吧,把孔希路也叫过去。”
&esp;&esp;朱棣对孔子并没有什么尊敬之情,他只是将儒学当做一枚棋子罢了,这枚棋子有用就用,没用就扔,对于他这种野心勃勃的帝王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他需要的是稳定,至于用谁的理论治国,法家、道家、儒家有什么区别呢?
&esp;&esp;“只是这件事情,若是舆论上有所逆转,怕是也不好收拾。”
&esp;&esp;朱棣微眯双眼,神色变幻。
&esp;&esp;这件事情,他倒不是觉得姜星火做不到,可这个节骨眼上,却又不能出事,否则耽误北征,要是按他的意思,其实让锦衣卫出动抓人,然后压下去,就当无事发生,任由舆论怎么说都无所谓。
&esp;&esp;这种当然也是办法,而且更保险,更不要脸。
&esp;&esp;而姜星火的对策,则是不能完全保准成功的。
&esp;&esp;一旦吵不赢,那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在整顿吏治过程中或多或少受损,难免会引发动荡
&esp;&esp;而且,如今京城内外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一旦动荡,势必牵扯太多的利益,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后果就算不说不堪设想,也可以说又捅出个烂摊子。
&esp;&esp;当然了,就算真的吵不赢,引起了更大的动荡,其实朱棣也是能兜底的。
&esp;&esp;自登基以来,朱棣就没有停止过肃清朝堂,只是效果不甚明显,被逼无奈的话,那也只能再重启建文四年的杀戮模式,反正朱棣是绝不介意血溅五步,杀鸡儆猴的!
&esp;&esp;“先正面应对,如果不行,陛下再出手。”
&esp;&esp;姜星火出动求战,朱棣不好挫伤积极性,思索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
&esp;&esp;“那便如国师所言,但要限制在《明报》上发言的人,只择能孚名望之人,具体尺度,国师自己把握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陆程文冷清秋 万界蛊尊 新婚夜要和离,竟惨遭暴虐王爷拒绝 大道使徒 持空间!御神兽!毒妇暴富爽翻天 万界大冤种 亚人娘补完手册 快穿白月光她拿了反派剧本 待那风起时 女帝锤炼史 退婚之约 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 无神猎人 证道诸天九界 混在古代当王爷 我的影子是我的灵魂 全职法师之极寒冰帝 她靠摆摊火了 雁山湖畔再见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