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着玄色深衣,头戴葛巾,年约二十许的青年立在屏风前,端正行晚辈礼。
青年身姿潇洒,面容俊美。眉飞入鬓,犹如墨染;朗目有神,仿如灿星。言行举止酝藉风流,恰如玉树临风。
&ldo;家君同使君亲厚,玄得使君擢用,素日多有教导,感怀在心。今特前来拜会,行晚辈之仪。&rdo;
桓容行到门外,声音恰好入耳。
隔着门扉,仅能见到青年挺拔背影。走进室内,同青年正面见礼,桓容猛然间明白,为何世人均称&ldo;谢家郎君举世无双&rdo;。
这样的身材长相,又是才高八斗,更能统兵千万,到底是生来打击人还是打击人?由此及彼,想到谢玄的几个堂兄弟,以及那位神人谢安,桓容顿感头大如斗。
东晋是门阀士族发展的顶峰,&ldo;王与司马共天下&rdo;绝不只停留在表面。
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此时无不人才济济,堪称高富帅集中营,单拎一个出来都是秒杀级别。
王、谢拧成一股绳,联合拥立皇室的士族外戚,专为和桓大司马掰腕子打擂台。即便如此,表面上仍落于下风。
想到这里,桓容不得不心生敬畏。
桓大司马当真是英雄!
第五章吃亏
谢玄同桓容曾有一面之缘。
桓容在会稽郡求学,曾拜访过汝南周氏大儒。当时谢玄也在,只是未同桓容当面,故而桓容并不记得。
两人见礼之后,谢玄提及此行主要目的。
&ldo;后日上巳节,请祎弟往青溪一聚。如容弟康愈,亦请同行。&rdo;
桓容没有马上点头,而是转向屏风后,征求南康公主意见。
南康公主有些犹豫。
往年上巳节,桓氏郎君曾经受邀。
世子桓熙才具不高,于曲水流觞时做不出诗,字也拿不出手,被人当面背后嘲笑,隔年再不肯前往。即便受邀也会找借口推却。宁肯跟着桓大司马驻军,也不肯再和建康这些高门子弟打交道。
桓济和桓歆倒是好些,但同王、谢等高姓仍有相当差距。
三人腹中好歹有些文墨,尚且如此。以桓祎的才智,连陪衬都牵强。
此番谢玄主动上门邀请,以桓温和谢奕当年的交情,实在不好当面拒绝。只不过,地点不是城外名山,而是改在青溪,实在值得推敲。
隔着立屏风,南康公主陷入了沉思。
不能怪南康公主多想。
谢奕、谢安曾在桓温帐下任职,谢奕更同桓温亲厚,两家的关系尚算和睦。但在谢安为弟奔丧,期满改任吴兴太守,由此被征召入朝,一路高升之后,两家的关系再不复往日。
桓温上表辞录尚书事,貌似主动放权,实则留有后手。
桓大司马移镇姑孰,桓豁和桓冲却取代兄长,分别掌管荆、江二州。长江上游重郡和险要之地仍握在桓家手里,在朝中的权柄更胜往昔。
说白了,换汤不换药。
桓大司马跺跺脚,东晋朝廷都要抖三抖。
为儿孙前程,殷康欲同桓氏结亲。可惜被意外破坏,只能通过郗超求到桓温面前,希望能削减南康公主的火气。
庾氏同桓氏多年对立,庾皇后不顶用,说不动太后出面。娶了桓氏女的庾友一支,又同庾希向来不和,根本不愿帮忙。庾希想要摆脱困境,求到谢氏和王氏跟前,貌似也合情合理。
南康公主是晋明帝的长女,经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直至今上六朝,父亲、兄弟、侄子都是皇帝,见多宫廷斗争,阴谋诡计,魑魅魍魉。
整个东晋之内,除了褚太后,她是对政治最敏感的女人。
谢玄话刚出口,背后的意思就被猜中。
邀请桓祎是真,临时起意邀请桓容也是真。究其根本,怕是要借机缓和几家关系。只要桓祎和桓容不追究,肯在南康公主面前说几句好话,庾家的困境可解三四分。
何况,南康公主的生母同出庾氏,即便早年因事决裂,誓言再不往来,更视庾希父子为仇,这样的台阶送到面前,多少也会考虑几分。
来之前,谢玄曾与叔父长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采薇 白杨往事 疯批美人手撕恶鬼,吓哭阴阳两界 种田之美食直播中 因为是哑巴所以用实力说话 带着农场穿年代文 蜜宠小青梅 每次失忆都忘记老公是谁 男主渣化之路 骑遇 我和妹子那些事 南北往事 孤星传 难逃 末世之系统是只喵 可以就是你 娇妻为后 温柔舐骨 穿成乱世里的大美人 我拆官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