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循昨儿夜里才看完了孕妇禁忌,眼下看她吃樱桃,倒是有益无害,但他捻起尝了一颗,觉着有些冰凉,随即道:“这樱桃太冷,若是肠胃受不了怎么办?”不等旭妍说,他便招来了伺候的宫人,道:“换一碟樱桃奶露来。”
赵循陪着旭妍晒了近一个时辰的太阳,临近午膳,张德海匆匆而至,在赵循身边耳语了几句,旭妍眼也没抬,赵循望了她一眼,随即起身出了太极殿。
旭妍睁开眼,二月二,真龙抬头。赵循,怕是分身乏力了。她看着院外突然出现的黑牌高等侍卫,眸中一暗。
赵循带人赶到京郊皇陵时,景文帝的墓穴前白骨成堆,还有血淋淋一片黑鸦。
皇陵守官颤颤巍巍跪倒在地,慌慌张张地道:“求皇上饶命,求皇上饶命啊!”
赵通踹了一脚守墓官员,怒道:“如今才来禀告,是何居心?”
赵循没理,看着景文帝的墓穴,只轻蹙着眉头。
赵通扫了一眼墓穴四周,而后道:“禀皇上,这大量的白骨与乌鸦乃是不吉之兆。城中已经有流言传出,说是景文帝德行有亏,杀害正妻嫡子。遭天道死后凶谴。现已有先太子还活着的消息流出,流言猛于虎,这短短两日,已然出现了压不住的势头。”
“能神不知鬼不觉将这些污秽之物带入皇陵,看来守墓官员并无多尽职尽责,朝廷不养酒囊饭袋”
一句话定生死,这还没有一句话,守墓人便已经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连求饶的话也没说出口,却一脸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守墓人大声嚷嚷道:“帝位不正,焉能长久,拥我怀连太子,乾坤复位!”
在场之人听得皆是一惊,赵循眼神冷冽。看来先太子终于要出手了,同他躲了这样久,倒真是沉得住气
明帝亲自前去皇陵查探最近的流言,传回京城,倒是能堵住这悠悠众口,只不过也是当日,从皇陵回京的必经之路,西城司城门口,却围了一众黑甲士兵。这并不是平日里守城的卫兵,而是西疆兵。
赵循带着的一队人马不及前方人多势众。黑甲兵将赵循一等人堵在城门外,其目的已然是昭然若揭。
旁的羽林卫紧握腰间的佩剑,准备一战,而赵循却看着前方的将领,俨然是回京不久的宋将军。赵循高声道:“宋将军带兵归京,缘何挡住朕的去路?这是要逆反不成?”
第88章四面楚歌
年前的伽蓝寺事件已经被有心之人传出谣言,明帝数典忘祖,无视太祖律法,藐视佛门。伽蓝寺身为皇城脚下的大佛寺都被明帝这般对待,更是激起了出家僧人对皇帝的不满。
毕竟僧人的地位在大邺捧得太高,一些自恃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不免也深觉冒犯。
而近来怀连太子还活着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一同公之于世的还有当年怀连太子为何而死的真相,更是有法师占卜而得,说是景文帝杀妻杀子惹怒上天,故此遭了天谴,皇陵失守。
一石激起千层浪,传言明帝竟也步了景文帝后尘,将废后柴氏迫害而死。一时间,说书茶楼开始竞相演绎当年柴皇后为救柳州大灾,拿出半数嫁妆的壮举。还有便是这天谴随之转移在了明帝身上,所以年过三十的皇帝至今无子,今后恐怕会绝嗣。
这里头的手笔,自然不光只有赵覃一人,当年的三皇子四皇子皆参与其中,毕竟先太子若是成了皇帝,总比在赵循手底下更好讨生活。
如今的赵循,四面楚歌
还未到酉时,张德海便急匆匆赶到太极殿,一并前来的还有赵循身边的羽林卫。
张德海面上是少见的凝重,他看着书案上练字的皇后娘娘,稍稍叹了一口气。
旭妍抬眸,笑眼看他,朗声道:“张大监缘何叹气?”
张德海同平日里风趣精明的模样大相径庭。老太监此时仿若一个旁观清者,他手持拂尘,立在柱下,依旧恭声道:“娘娘不想问问什么?”
旭妍手上一顿,眉眼稍敛,而后刻意的舒缓开来,好似听不懂张德海话里的意思,她故作蹙眉,将湖笔搁置于笔山之上,向张德海道:“张大监瞧瞧我这字,笔锋如何?”
张德海看着同以往一般无二的皇后娘娘,心知此次回来,这人就变了,世人都道男人凉薄,但女人要是比起来,何尝就会落得下风?他顺着旭妍的话,往书案上瞧去。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雪白的宣纸两侧压着玉鹿镇尺,刚劲逸丽的八个墨黑大字,浑然不似女子该有的笔力,铁画金钩般大气张扬。使得张德海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评判。
他浸淫宫中多年,见过的人事不知凡几。对于皇帝与皇后这二位,私心里是希望能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当今的圣上和历代的帝王有所不同,从前的皇帝,多是嫡出顺位,一路走得顺当,虽有仁爱之心却无深谋远虑。
要么身份不正,心机深沉,上位之后□□狠戾,官惧民怕。
但赵循,却是一涓清流,若是当年的怀连太子还在,自是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皇帝,可赵循上位之后,恩威并施,宽严并济,国泰民安,这一切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就算是怀连太子还在,那也是十几年前的民心所向,如今时过境迁,要张德海说,谁还揪着过去紧紧不放?
张德海哽了一下,而后道:“娘娘可知外头已经大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血族生存指南 困爱成囚 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 全能师尊 爱上慢半拍的你 柔软的壳 怀总的猫暴走成人了 承欢殿 勾你没商量 江湖饮剑曲 江山又小雪 人途 欺上 半世清情 太子宠婢她跑了 给暴君当药引 珠玉太子妃 韩朵朵的奇幻日常/我的男神不是人 无敌大师兄 晚清之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