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文艺生活的句子 > 第200章(第1页)

第200章(第1页)

刘晓庆毕竟是内地人,还是演员,认识的香港投资商有限,找的人都不怎么靠谱。

所以说,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他们找文隽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在兰桂坊的一家高档餐厅里,林子轩三人和投资商吃了一顿午饭,席间这些投资商对京城演艺圈非常有兴趣,旁敲侧击的打听着。

既然这三位投资商那么的慷慨,林子轩和姜文就陪着他们半真半假的侃着。

在京城生活,谁还不认识几个部门领导啊,就算不认识也听说过一些轶闻趣事,挑几件聊聊,忽悠这些香港人足够了。

怎么说林子轩也被国家领导人接见过,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在这个时代,香港人对内地的了解极为有限,尤其是京城,总给他们一种水太深的感觉。

吃完饭,大家谈起了正事,这个由林子轩负责。

姜文和刘晓庆都是演员,对这方面不太熟悉,林子轩做过制片人,了解该怎么操作。

在国内的时候,他询问过张艺谋。

对于这种合拍片,投资人的权利很大,导演只相当于给他们打工,他们会委派一个人做代表监督整个剧组,也就是监制。

张艺谋是大导演,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不过监制为了市场有权对剧本提出修改意见,以及在后期制作中拥有最终剪辑的权利。

在内地是导演中心制,以导演为主。

在香港和好莱坞这种商业化运作的地方,导演的权利很小,投资方才是主导者,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本让投资方让步,姜文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林子轩无意改变这种模式,他也改变不了。

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国产电影想要走出去,和世界电影接轨,先要学会适应规则。

他要做的是尽力为姜文争取电影制作时的主导权,拍一部他想拍的电影,当然还有导演的酬劳,这个也必须争取。

作为一名新手导演,没必要谈什么票房分成,那不现实,投资商也不会答应,像这种文艺片卖的是版权,没有人会看好票房成绩。

在这个时代,国内的导演都是拿固定片酬。

张艺谋拍摄《活着》拿了80万港币,不过《活着》是大投资,张艺谋是大导演,拿这种酬劳很正常,对于姜文来说,林子轩认为15万港币很合适。

这就是市场,片酬能体现一个导演的价值。

姜文倒是不怎么在意片酬,他想的是电影能尽快投入拍摄,和投资商商谈之后最后把姜文的片酬定在了10万港币,林子轩作为编剧和制片人拿6万港币。

文隽对此表示同意,他明白内地不是香港。

作为监制,他可以管理剧组,制定拍摄计划,却没办法协调京城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工作只能是京城本地人才能胜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御佛  浮花尽  误染相思  纨绔被钓日常  捡到的夫君是冥王  八零小辣媳:我家大佬有金矿  传闻中的二世子  系统之我在后宫当圣母  全师门就我一个普通人  快穿之打倒白莲花  我欲成仙  载浮沉  死循环  风水神医皮剑青  灵异惊魂笔录  你是死亡背后的流星  风起时  无法不爱  财迷农女忙赚钱  女主崩成了反派[快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