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北京条约》时英国代表团的成员、日后写了大量有关东方著作的芮尼医生回忆道:&ldo;恭亲王十分和蔼可亲,他的长相是十分典型的鞑靼人:他的右脸颊上有两颗浅浅的瘢痕,连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是之前长过疖子的痕迹。他的脸和手看上去都很小,手指十分小巧,如同妇人。&rdo;芮尼用大量篇幅,详细地描写了恭亲王在接见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绅士风度,为之大为倾倒。
恭亲王的这种翩翩风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成熟。1879年,美国前总统、内战英雄格兰特将军访问中国,这是西方国家政治领袖首次访华。格兰特随行的私人朋友、著名记者、日后的驻华公使杨约翰(1882~1885年)写道:&ldo;恭亲王与之前我所见过的东方王子及政治家们不同,他十分生动。这是一个机敏的男人,直觉敏锐,意志坚定。印度和穆斯林的王子,以及我们在印度斯坦和埃及的朋友们,往往是呆板地坐着,整个谈话中面容呆滞,令你以为是在和石头对话。但是,恭亲王在谈话中,却表情丰富,十分生动。天很热,他边说话边摇着折扇,说到兴起的时候,他就将折扇半合着,指着格兰特将军的胳膊,同时,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将军的脸。&rdo;在美国出版的杨约翰回忆录中,画家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美貌若潘安的恭亲王形象。
在西方人的照相机和画笔下,这一时期的恭亲王给后世留下了一些影像。英军摄影师费利斯&iddot;比托在《北京条约》签订后为恭亲王拍摄的照片,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皇室照片。
根据西方人给我们留下的影像和描述,这位大清国&ldo;总理&rdo;的形象基本可以还原:
他身材瘦削,甚至双颊凹陷,其腰围尺寸似乎与其地位完全不成正比,更与一般高级干部们脑满肠肥的形象大相径庭。这种瘦削,无疑并非福相,多主终身劳苦,却并非缘于先天体弱,更不可能因为营养不良,或许正是江山社稷的沉重担子所致。作为最早在大清&ldo;铁屋子&rdo;里清醒过来的人,恭亲王却因为自己的特殊地位,不能大声地呐喊,只能一边高举大旗&ldo;抓革命&rdo;,另一边则悄悄改革&ldo;促生产&rdo;,能做的不能说,至少不能多说;能说的却不能做,至少不能真做。
在瘦削的外表下,他却是人格层面上的&ldo;美男子&rdo;,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对待列强占领军不卑不亢,对待自己的部属和蔼可亲,这令他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相当多的认可。在那批判与斗争充斥的高层,他几乎是所有干实事者的总后台,而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的&ldo;实事求是&rdo;口号,就是他当年鲜明地提出来的。在晚清的改革开放中,被后世推崇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其实只是改革的桨手而已,幕后的真正掌舵人、伯乐、保驾护航者就是恭亲王。
中国绘画向来不注重写实,恭亲王因此得以成为第一个留下真实影像的中国&ldo;总理&rdo;。总理往往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戏曲中都尊称为&ldo;千岁&rdo;乃至&ldo;九千岁&rdo;,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恭亲王之后的中国总理们,无论贤愚,几乎都是瘦肉型的,成了这个职位的标准形象,与那些总统、执政、主席们的&ldo;样样都伟大&rdo;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自然因为执掌中国大船的艰难与繁琐,但或许也来自伴君如伴虎的如履薄冰。&ldo;老二&rdo;的身份是尴尬的,不能不做事,却不能做太多的事,尤其是不能做太大的事。投身于具体而细微的政务琐事,成为一个&ldo;事务主义&rdo;者,或许也不仅是其个性使然,而在于更能给老大传递一个信号:本人只会埋头拉车,不善抬头看路,更不会高瞻远瞩,请老大放心,更请老大多批评指正。毕竟,一个能力和品格都完美得无可挑剔的&ldo;老二&rdo;,是老大心头最大的痛。
无论在画像还是相片上,恭亲王的眉宇间都显露着与其27岁的年龄完全不符的沧桑,是因为一个庞大帝国的重担,还是因为这个微妙的地位呢?
第四章&ldo;窝囊&rdo;王爷绵中针
【&ldo;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do;,权势之下,即使自己不想结党结派,也会自然成党成派,这是中国政治的无奈之处。恭亲王和醇亲王作为与最高权力最为接近的&ldo;老二&rdo;,虽然都十分&ldo;忧谗畏讥&rdo;,但还是不能不成为遮天的大树。】
1884年4月,世界似乎被北京的&ldo;政变&rdo;弄懵了。52岁的大清&ldo;总理&rdo;、恭亲王奕訢,在执掌权柄23年后,被突然&ldo;双开&rdo;,整个军机处下岗。新的军机处迅速组建,并且&ldo;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rdo;,恭亲王的弟弟、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实际接替了他的领导职务。这就是清史上著名的&ldo;甲申易枢&rdo;。
鲜为人知的醇亲王突然与曾经如雷贯耳的恭亲王一样,成为西方媒体的主题词,各色人等睁大双眼,试图从来自北京的蛛丝马迹中,寻找中国的未来发展动向。美国《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大摆鸟龙,报道说&ldo;中国前总理恭亲王自杀身亡&rdo;,用大篇幅回顾恭亲王伟大的改革一生。在甲午战争后的废墟中,丁韪良更是毫不隐晦地称赞恭亲王是大清改革的&ldo;老舵手&rdo;。
老七&ldo;老气&rdo;
醇亲王刚刚取代恭亲王的地位,御史们就上书说,作为皇帝本生父,醇亲王应该避嫌,不可&ldo;与闻机务&rdo;,参与军国大事。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游戏中,&ldo;避嫌&rdo;不仅是&ldo;显规则&rdo;和&ldo;浅规则&rdo;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精深的政治艺术。当年,醇亲王得知自己的儿子载湉(即光绪)被选为接班人后,焦虑万分,乃至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最后以健康为理由在30多岁的盛年提前退居二线。这种及时而适度的&ldo;晕厥&rdo;,体现了这位王爷讲政治、顾大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一面。相比较而言,执政20多年的恭亲王,&ldo;晕厥&rdo;总是来得不够及时、不够彻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在本丸养呱的日子[综] [韩娱同人]海盐制造厂 超魔构筑师 复律 陛下收手吧,叶先生又跑路了 狂师的至爱男颜 百年功罪 非人类饲养指南 从离婚开始恋爱 爱似毒药 穿为炮灰,但和男二艳情远扬了 夫人画风有毒 妖王误宠替嫁丑妃 一杆进洞 昨世清秋 延时爱恋 只和修为最高的人做朋友 [综漫]论越前何时会暴露马甲 [综漫]主上求你别吃了 此情脉脉[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