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纵深防御战略非常适合俄国的辽阔领土,伊凡诺夫的战略仅仅同用来对付拿破仑的措施略有不同而已。当哥萨克军被入侵者望见后,他们就转而向东疾驰,其速度以快到不被奥军赶上为度,这样奥军就被诱入了一个危险地暴露的阵地。伊凡诺夫及其同僚指挥官阿列克赛&iddot;勃鲁西洛夫、尼古拉&iddot;鲁斯基和保加利亚出生的拉德科&iddot;德米特里耶夫,不象坦嫩堡的俄国指挥官,都是能干的战术家。
第四百二十七章小毛奇的装甲哲学
到3月25日,奥军已经深入俄国的波兰。于是勃鲁西洛夫攻击奥地利的右翼,迫使其退入加利西亚,尽管他的部队在数量上被敌军超过。俄军紧紧跟踪追击,到达这个省的工商业中心伦贝格(利沃夫),于4月3日入城。勃鲁西洛夫然后分兵,遣其左翼迅速封锁喀尔巴阡山山口,以防奥军退入,并遣其中央部队和右翼直趋普热米什尔。与此同时,鲁斯基将军的军队有效地楔入了正要逃走的奥地利第三集团军和其国内基地之间。
在伦贝格以西加利西亚主要铁路枢纽站腊瓦‐鲁斯卡亚,德米特里耶夫将军的军队对奥军竭力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急调已经遭到连续猛击的第二集团军从塞尔维亚前来支援,但这支单薄的不可依靠的部队到达太迟了。俄军的联合起来的侧翼猛袭,把奥军赶回喀尔巴阡山一线,留下十五万多奥军在普热米什尔,这座城市在被包围六个月之后陷落了。当俄军入城时,大部分居民都站立不起来。饥饿已把他们化为活骷髅。与此同时,勃鲁西洛夫切断了他的经过布科维纳省的一条长而宽的地带,攻占了省会切尔诺夫策,然后向匈牙利进发。
伊凡诺夫在加利西亚的胜利,把西里西亚暴露在俄国的入侵前面。因为西里西亚平原直接通向德国心脏,兴登堡觉得他必须行动,而且必须迅速行动。4月28日,一支专门组成的、由奥古斯特&iddot;冯&iddot;马肯森将军领导的德国第九集团军,乘火车去增援奥军。新组建的第九集团军由在东线表现出色的马肯森将军带领,德军抵达后成功遏制住了奥匈军队的颓势,阻挡了勃鲁西洛夫的军队向匈牙利复地进军。双方的阵线再次恢复到战争开始时的局面,在东线第一次大规模战斗基本结束,在都没有取得大的进展的情况下,双方厉兵秣马,更多的士兵被动员起来,准备更大规模的战斗。
东线的战斗并没有影响到德军西线的进展,而这里仍旧是欧战的主要战场。厮杀变得更加激烈,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士兵死伤,火炮轰鸣、坦克滚滚、战机交错,人类的创造力让这片人口密集、文明昌盛的土地变成废墟,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原样。
不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到联军指挥部内,霞飞将军和手下的将军参谋们不断调整部署,士兵们疲于奔命,仍旧无法挽回不利的局势。
在比利时,英法联军完全失去了制空权,在获得更先进的战斗机之前,联军飞行员面对德军的福克战斗机无能无力。而且德国人获得了数量更多的华国原产战斗机,根据情报部门估计至少有四百架,包括战争开始之前购买的部分,战争开始后掺杂在华国商船里偷运进来的一部分。联军前线指挥官已经向英法两国高层严正要求检查华国商船,乃至于禁止华国商船进入同盟国的港口‐‐当然不会断绝前往协约国的华国商船。不过这需要时间由外交官协商扯皮,在此之前德国的战斗机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要超过联军。
最让人气愤的是当协约国向华国提出购买战斗机和坦克时,遭到了华国政府的拒绝,理由是华国也处于和美国、日本的战斗中,没有更多的产能向协约国出口。这坚定了协约国断绝华国前往德国商船的决心。
战争胜负不能寄托于别人身上,英国和法国都明白这一点,他们从总部位于纽约的军事研究委员会获得了不少先进技术,并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坦克发动机上。军事技术在战争的催化下迅速成长,协约国正在试验更先进的飞机和坦克,不过先进武器的服役时间还需要一个过程,欧洲大陆上的局势却很难等到先进武器的服役。
攻占色当后小毛奇获得了数量不菲的油料和弹药等物资,总参谋部传来的继续进攻的命令让小毛奇信心大增,他向施利芬元帅保证,自己的装甲部队可以在三天内推进一百公里,彻底打乱联军部署,截断比利时境内英法联军的退路,当然前提是后勤运输能够跟上。
事实上限制小毛奇装甲部队的唯一条件就是后勤运输了,第一装甲军六百多辆坦克和第二装甲军五百多辆坦克需要的油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后勤部门需要通过卡车、托畜,经过崎岖的阿登森林,将宝贵的油料送到小毛奇手上。运输效率的地下将限制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总参谋部甚至安排了飞艇运输油料,但意义不大。
站在一辆刷着205数字的坦克前,车长隆美尔敲击着车体装甲,乐呵呵的嘴巴一直合不拢,不过边上没有人笑话他,因为包括204号车长戴维斯在内的大部分坦克兵都在欣赏着这些庞大的坦克。
在德国共有二百多辆华国产t01式坦克,之前的作战中小毛奇将其分散在各支部队里,效果并不明显,也加重了后勤补给的难度。于是攻占色当后小毛奇根据收集的意见,将所有的t01坦克汇集起来,组成四个重型坦克歼击营。比起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坦克,t01坦克算得上是重型坦克了,不然也不会让隆美尔、戴维斯等人如此兴奋,75毫米坦克炮、厚重的倾斜装甲、强大的发动机马力,简直就是完美的坦克‐‐为什么我们德国不能生产这种坦克?原因很简单,发动机技术需要突破、工艺需要积累,即使有华国的制造图纸,也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生产2号坦克、3号坦克的原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名门丑妻:总裁你好坏 女农夫与小娇娘 秋枫之约 编辑的谋杀指南 阿星(道士x女鬼) 嫁给一个死太监 所以呢?无所谓。 微笑假面 投喂一只非人类 病美人替身摆烂后被迫火了[穿书] 打篮球太厉害了怎么办 暖月光 江山秀晚春 潮夏多暴雨(校园) 故事里的日记 重生之魔尊不想成亲 一受封疆 大漠涛海未了情 爱情向左靠右 [原神]双子他哥失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