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哈珀塞文·贝克汉姆最新照片 > 第557章(第1页)

第557章(第1页)

陆军武器、作战原则和战术

19世纪下半叶,军事人员都注意到武器不可逾越的界限越来越大。然而几乎无一例外,欧洲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都没有足够地重视美国内战的教训和经验(同时也没能留意在日俄战争中,这些教训得到的进一步的证实)。他们的注意力局限于欧洲的经验,而部分地是由于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战争都较短暂,他们普遍地没能正确地认识它们。

在20世纪之初,欧洲两个主要的军事大国,德国和法国都强调在战斗中夺取和保持主动权的重要性。大多数国家也以他们为榜样亦步亦趋。军队的热忱或称之为攻势精神渐为养成。攻势原则最伟大的倡导者是斐迪南&iddot;福煦将军,他曾任法兰西军事学院的院长,他认为火力的增强对防御者和进攻者都同等的有利。福煦还强调在武器训练方面确立较高的专业标准和掩蔽物的运用、保密性和战术机动的重要性。然而其追随者路易斯&iddot;卢瓦佐&iddot;格朗迈松上校滥用了福煦重视攻势行动的思想,他认为攻势是唯一出路,盲目地强调不论在任何条件下、在任何时间、以任何代价实施攻击。德国的作战原则虽然也强调攻势行动的重要性,但从没像大战前的法军那样走向极端。

插图0011918年,法国的轻型坦克

少数军人就作战原则所设想的面对现代武器实施密集的正面攻击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日俄战争的美国观察家已经注意到,不论是狂热而好斗的日本人,还是顽强而冷静的俄国人,都不能被说服放弃对野战防御阵地一再地实施的自杀性的正面攻击。而在美国内战中,几次代价高昂的教训迫使指挥官们在寻求决定性的结果时,转而求助于战术机动。

但是绝大多数军事人员忽视了一位平民、华沙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伊万&iddot;s.布洛克所表达的怀疑。他写了一部七卷本的书,名为《从经济性和政治性的关系来研究战争的未来:战争现在不可能么?》。1898年,该书在圣彼得斯堡出版,20世纪初期开始在西方广为传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武器威力的增长使战争不可能进行了,&ldo;除非以自杀为代价&rdo;。布洛克过高地估计了他那个年代武器的威力,但他的见解可能较格朗迈松之流的军事人员更为接近于战争的实际特点。

现代武器的不可逾越性使得战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变化,虽然正如通常那样,其深刻的教训直到大战结束之后都没能完全被消化和吸收。机关枪和现代火炮与野战防御工事和铁丝网相结合,制约了正面攻击并水远地终结了骑兵的冲击。纵深梯次地部署成为防御的必需,而火力和机动,正如在美国内战中显示的那样成为胡蒂尔战术(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东线)最根本的基础,并最终打破了堑壕战的僵局。步炮兵协同梯队成为20世纪前半叶陆上作战基本的战术编组。

在大战期间诞生的坦克成为陆上作战中最为重要的新发展。毒气是另一种发明,虽然接踵而至的反措施减轻了毒气这种骚扰性武器的威力。

虽然马匹运输仍占主要地位,但摩托化运输已变得非常重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心理战第一次系统地得以运用,虽然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它还处于低水干。宣传活动在各自的大后方激发起人们的努力,同时,煽动和颠覆性的传单飘落在敌方战线上,试图削弱和瓦解对方士兵的士气。轰击巴黎的德国远距离大炮(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的作战行动→在西线的作战行动)从这种意义上讲则是心理战武器。

当飞机和飞艇由最初执行侦察性任务而发展为致命的武器时,战争具有了三维性。到这一时期结束之时,空中的打击已变成陆上和海上交战中的一干重要组成部分。

海军武器和战术

英国的&ldo;无畏&rdo;号(参见第十九章→欧洲→西欧→英国),是后来被称之为&ldo;无畏战舰&rdo;一类重型战舰的原型,具有厚重装甲,安装有一组同类型的25厘米或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具有全向射击能力,一次能发射惊人重量的炮弹。它的问世使得以前建造的战舰都显得过时了,结果大国包括英国自己都被迫陷入军备竞赛。海军军舰设计师力求将大威力和机动相结合,于是很快制造出了战斗巡洋舰。此类舰装备的火炮与无畏战舰差不多,但缺乏装甲防护层,这是为获得较快的速度而作出的牺牲。战斗巡洋舰像大多数海军混合舰那样在日德兰海战中被证明效果不佳,到这一时期结束之时便从世界海军中消失了。

插图002英国的&ldo;伊丽莎白女王&rdo;号超级无畏战列舰

然而在海战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发展,是出现了作为封锁和反封锁武器加以使用的潜艇。虽然英国在海面上的霸权只受到过一次挑战,且从未受严重危害,但在1917年,当德国的u型攻击型潜艇攻击英国的商船时,几乎使英国屈膝投降。潜艇击沉商船企图使英国挨饿而降,后来引入了护航体系才使英国摆脱危机。

插图003德国潜艇

裁军思想

随着战争不断扩大、费用增长并愈来愈恐怖,许许多多的人们开始严肃而充满希望地思考人类很久以来既有的创造一个永久和平世界的梦想。然而很快变得明显的是确保国家安全的要求,比对和平的呼吁更能激发起各国和政治家们的兴趣。1899年5‐7月,由俄国沙皇发起召开了首届&ldo;海牙和平会议&rdo;,沙皇寻求裁军的兴趣很快便变得清楚了,其主要目的是挽救由于与德国和奥地利攀比军事开支而产生的经济倒退。1907年7‐10月召开了&ldo;第二届海牙和平会议&rdo;,但如同第一次会议一样,由于国际性的妒嫉和怀疑阻止它除了确立和制定一些战争法和建立一个国际仲裁法庭之外,没有能取得更多的结果。1908‐1909年的&ldo;伦敦海军会议&rdo;详尽地确立了与海战有关的一些附加的法律条款,但是在大会上达成的公约从未得到参加国政府的批准和认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夜昙一敛三色尘  陛下,你能再靠近一点吗  宋太祖传奇  本想养犬,奈何养攻  青梅吃不厌  钟佐  杠精牌主角受[穿书]  娇妾成嫡妻  考古传奇  娇颜赋  男神,绰号叫混蛋  钓系O想撩了我就跑  神棍档案  阴间快递员  侯门娇女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正邪要两立  结婚虽可耻但有用[穿书]  贵女重生记  八零福运小哑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