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同时将促进和平、融洽与友善。
美洲殖民地已然开始发现多样性中包含着安全。仅在十年之后,《联邦
党人》(第五十一篇)的作者以预言般的智慧评论道:&ldo;在一个自由政府中,
公民权利的保障必须同宗教权利的保障一样。它在一个场合存在于利益的多
样性之中,在另一个场合则存在于教派的多样性之中。&rdo;十八世纪美洲的教
派增多和宗教热忱增长,已经产生了未曾预见和未经筹划(常常也是未如人
愿)的宗教信仰自由。每一个教派都缺乏强制的力量,而全都明智地&ldo;选择&rdo;
了以理服人的做法。
地理距离与地方自尊。遥远的地理距离不但驱散了宗教激情,同样也驱
散了那种本来会集中于一两个高等学术中心的文化激情。在美国从未出现过
要求建立一所全国性大学的有效活动。数量众多,种类不一的美洲学院,由
于彼此相距甚远,从未形成一个自觉的学人社会。在十丸世纪以前,争取使
各学院采取统一的录取标准及成立一个各学院总的社团的种种努力,也是软
弱无力和不成功的。pbk联谊会(建于1776年)之类组织,虽然目的在于
成立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组成的跨学院社团,但影响甚微。美洲的院校显然
只是当地社会的学校。哈佛、威廉与玛丽以及那鲁都是由各自的殖民地创设
并为之服务的,它们所得的资助来自当地。
美洲学院的主要目标不是要增加这个大陆所拥有的有教养者,而是为本
地区输送有学识的教士、律师、医生、商人和政治领袖。传统的英国学术的
大学中心与伦敦这一巨大的政治商业中心远远隔离,而早期的美洲学院却势
必居于各个殖民地事务的中心地区。威廉与玛丽学院设在威廉斯堡(布朗、
那鲁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所在地也与此类似),这就把学术活动和公共生活
联系了起来。在那里,杰斐逊那样的学生得以乘暇顺便旁听民众代表院的辩
论。这种所在位置既象征着美洲高等学识同整个社会的自由交流,也象征着
各地领袖人物与当地特殊问题的密切联系。
在英国,显贵家族将其子弟送往几个最好的&ldo;公立&rdo;学校,以后这些青
年绅士便聚集到了牛津与剑桥,即使仅仅为了狩猎与纵酒。于是,任何能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把空间上交了 外星屠异 进击的王妃 小熊猫超市开业啦 燕云风云 穿书后我成了团宠反派的心尖宠 爸比拾到爱 重生之风云再起 我是太阳 僵尸总是跟我抢师兄 东宫有福 裸爱成婚 贵女天娇 春日迟迟 国共登步岛之战漫记 神级护卫 全副本都在陪绿茶演戏[无限] 反派女配我不想当了[快穿] 我用超能力谈恋爱 逃婚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