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战死城头的那名守城主将在被一名僧兵蛮横拖下下马道后,吐了一口血水,朝流州副将那个方向大声骂道:“干你娘的谢西陲!”
剩下六百人,除去不足一百幽州老卒,其余皆是流民青壮。
双方都对那个从头到尾不动如山的年轻人充满了仇视。
在北莽将退未退之际,
谢西陲就已经下令道:“僧兵随我出城,不计代价,最少缠住他们三个时辰。”
这种战时袖手旁观却在战后收尾捞取功劳的行为,在军法如山的北凉边关,已经二十年不曾见到一次。
谢西陲没有解释一个字。
那名救处守城武将的烂陀山中年僧人,在跟随谢西陲走下城头的时候,犹豫片刻,终于还是问道:“谢将军,要不要通知临瑶军镇那边?连同那拨步跋卒一并吃下?”
这位武僧在烂陀山也是拔尖人物,无论佛法还是修为,都十分出彩。
一法通万法通。
通过那尊女子菩萨临行前的密语,他已经得知郁鸾刀部骑军将会紧急调头,配合他们堵截步跋卒。
只是不知为何,谢西陲摇头道:“不用。”
僧人百思不得其解,却也没有多话。
毕竟谢西陲才是主将。
中年僧人已经切身体会到北凉军律的可怕之处。
不管两千守城步卒如何心怀不满,不管谢西陲如何近在咫尺地束手旁观,依然人人慷慨赴死!
他只是满肚子狐疑,只听说过自古沙场武将,除了历史上害怕自己功高震主的寥寥一小撮人,便只有嫌弃战功不够大的,这个姓谢的年轻人,倒是古怪得很。
谢西陲在率领僧兵出城后,转头望了一眼凤翔军镇满目苍夷的城头,喃喃自语。
“流民流民,流州之民,流放之民……李先生,用兵心狠至此,用兵奇绝至此……二十年前一场纸上谈兵,犹然胜过我们如今奋然厮杀。”
第392章大好头颅
北莽中线大军的马蹄声已经出现在虎头城以南地带,直扑怀阳关和茯苓柳芽两镇一线,慕容宝鼎部马栏子更是远至重冢军镇,在凉州白马游弩手转入流州之后,这些远远不如乌鸦栏子的北莽斥候肆意游曳四方。
坐镇北莽中军的两位大将军,正是董卓和没有参与第一场凉莽大战的橘子州持节令慕容宝鼎。不知为何,原本担负攻打怀阳关任务的慕容宝鼎部,临时转为围困茯苓柳芽两镇,董卓亲自率军前往北凉都护府所在的怀阳关,虽然有意气用事的嫌疑,但是北莽王庭和西京两座庙堂都没有任何异议,原因很简单,一来董卓的小舅子突兀战死于龙眼儿平原,没谁愿意在这个关口跟睚眦必报的董胖子较劲,二来怀阳关是北凉关外唯一一处以险隘著称于世,是当之无愧的雄关天险,可谓易守极易,难攻极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错过 他的小星辰[甜] 金边瑞香( SC H) 叛逆侦探 命定之人(异国) 北风 假装暧昧 祸水难为 和校草共用系统 撩动 诱之以禽 影帝总以为我喜欢他怎么破 火车 三个故事+人心七日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遇见你 爱上你 狩猎 万家灯火阑珊处 新生 重生之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