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城定下来后,家里的女人们安顿行李,苏洵自然带着苏轼和苏辙前去拜访张方平。苏轼此前和王弗出门赈灾时也见过张方平一两次,再见张方平,丝毫不见寻常年轻人的拘谨。一番深入交谈后,张方平审视着这父子三人,心中也不由感到天下英才辈出,大宋官场,恐怕又要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了!张方平对于苏轼和苏辙的喜爱溢于言表,而苏洵此番带来了他精心磨砺多年的著述《权书》、《衡论》,论为政之道和战争的道理,张方平读罢,连连抚掌称赞,盛誉苏洵的真知灼见。苏家父子很快就在蜀地官场树立了名声,也获得了直接参加礼部考试的资格。而此时,离明年礼部的初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苏洵就带着两个儿子在各个友人家里走动,也算是对他们两人的一种锻炼。男人多的时候,必然是有酒的,苏轼的酒量不见涨,酒瘾倒是越来越大,曾经是可有可无,现在到了每顿必须小酌两杯的地步了。王弗拿他没办法,好在他知道分寸,又有酒量的天然限制,外头度数不那么高的粗酒他都是三杯倒,王弗酿的经过蒸馏的烈酒,他就更受不住了。不过他在外头也结交了一些朋友,每每单独出去赴宴喝酒,就忍不住把人家的酒同自己的酒进行比较,某日兴致一来,竟写了一篇赋,用来描述他家自酿酒的醇美之处。王弗光顾着欣赏他的文章,程氏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命令他们夫妻俩千万不要声张,悄悄销毁此文。王弗这才记起来,民间不许私自酿酒,苏轼这个“大嘴巴子”,险些闯了祸事。然而,管得住嘴的苏轼就不是苏轼了,又一次赴宴,他醉酒后,当众把自己的文章念出来,同行者觉得他文采出众,连忙拿笔记下来,谁知通篇一看,竟发现他家私自酿酒的罪过。有好事者把他的文章送给张方平看,张方平读罢,哈哈大笑,把他叫去询问,却是问的,他家里的酒是否真的出自他那巧手慧心的娘子之手。苏轼老老实实认了,张方平却说:“我与你家娘子私交甚笃,怎么不见你家娘子送我两坛酒喝喝?莫不是专门瞒着我这老匹夫?”苏轼何等聪明,立刻就明白了张方平的意思,这私自酿酒,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只不过是自酿自喝的酒,哪里还需要劳动官府来责问?回了家就和王弗说了这事,让她送两坛酒到张方平府上。这时已经是九月初,马上就是重阳节了,经过他这么一提醒,王弗十分麻利地跑回王家在城外的庄子,打开酒窖,上千坛酒映入眼帘,苏轼差点被吓死。知道娘子你胆子大,没想到这么大!这些酒都是往常丰年的时候,每年酿一批,累积起来的,荒年或者有灾害的年份,王弗可不敢拿珍贵的粮食去酿酒。再说了,这些酒也不都是粮食酿的,反正含糖和含淀粉的东西大多可以拿来酿酒,而她又掌握了几乎是当今最先进的酿造技术,出酒率高,浪费的原料少,才有了这么一大酒窖的酒。重阳节王弗送出去的礼物,就是这些酒了,不过大多是送给她的那些长辈朋友们,毕竟重阳节也有敬老的含义在。仁宗也收到了王弗送来的礼物,甜蜜蜜的青梅酒,听说欧阳修收到的是味道十分香醇的高粱酒,怎么到了他这里,就是小孩子才会喜欢的青梅酒呢?对此曹皇后倒是有些见解,她觉得王弗就是故意的,青梅味涩回甘,酿出来的酒是甜的,她觉得王弗是想说,当下看起来有可能是苦果的东西,说不定经过合理的酿造和时间的沉淀,就会变成回味甘美的东西,比如航海。这可实在“冤枉”了王弗,她送仁宗青梅酒,完全是暗示苏轼是她的青梅竹马,将来入了朝堂,希望仁宗多多关照一下他。曹皇后会曲解她的意思,实在是由于航海事业进行得并不怎么顺利,仁宗也在为此烦恼。主要是大宋的海船制造,还没有突破性的进步,远洋航行暂时只是个美梦,更何况沿海还有贼寇,海上还有风浪,航线也未探明,沿线国家对大宋的臣服也还不够,这都是需要长时间探索和经营的,并不是一时之功能够解决的。消息反馈到王弗这里,她又开始劳心劳力,挖空心思去想那些有关航海的知识了。她是个学霸没错,但海船制造她可是一点都没接触过,甚至于,她前世人生中最接近大海的一次,是到上海去参加数学竞赛,黄浦江都只看到过一截儿,海轮?轮渡都没坐过。苏家在府城租的房子离王家的庄子很近,这也是王弗的私心。得知她到了府城,王家人呼啦啦都跟了过来,她就更如鱼得水了。本来家里就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她做,史容华来了之后,她又主动分权,把中馈事交了一部分给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斗罗之素云涛传奇 吕少卿萧漪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老实人,但玛丽苏 十指纤纤戏浪子(出版书) 闭眼,然后成为最强冒险者 我在皇宫当太监 丫鬟露了馅(出版书) 我们家神又抽风了 过去待完成 在生存游戏伪装小白花锤爆丧尸 男朋友太拽怎么办?+番外 穿成娱乐圈黑心老板+番外 只想当备胎也不容易 公主只爱金元宝(笑闹江湖之二) 穿进ABO文学后我把渣A踹了 合约美人 抢你淘汰王 即兴偏爱 草木长 我的天菜发芽了+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