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的加入,使得王浮的团队更加完善,甚至还影响到了他的妹妹白芷。从前白芷也会背诵医书药方,但从不敢对别人说,自己想学医,现在她有了正当理由,开始在课余时间跟着白英和郑为学习医术。她的悟性甚至在白英之上,很快就跟上了学习进度。现在王浮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大批能人,也有了固定的约稿作者,不必让她多操心,一期小报就能轻轻松松做出来,而且由于毕升的不懈努力,现在的排版印刷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再次节约了成本。在邓州,由于范仲淹的支持,《和乐小报》很快落土生根,遍地开花,甚至范仲淹也常常为小报供稿。冬天到了,新的蜂窝煤上市,引起了一阵热潮,王浮顺便在小报里提到了土炕,冬天越来越冷,土炕配蜂窝煤,简直绝佳。宫里传来消息,说仁宗试用了土炕和蜂窝煤,对这两样东西赞不绝口,也使得《和乐小报》更加顺利的进入了开封府的市场。然而所有这一切的好消息,都抵不过一次谣言造成的成都府全城恐慌。成都府位于大宋西部,毗邻吐蕃诸部,游牧民族冬天粮食不够,就经常到中原打草谷,一般从仲秋到冬初的几个月内,各地都会上报伤亡人数和损失情况。今年冬天来得更早一些,天气也更冷,边境的几个小城镇都受到了劫掠,消息传到益州府,竟不知怎的变成了吐蕃人要来攻打益州府。周知府轻信谣言,决定高筑墙、广积粮,他的理由也很正当,厢军和乡兵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够,没有人相信他们真的能保护得了成都府。最先传出消息的是杨华的杂货行,他们这些商人走南闯北,也会跟吐蕃人做生意,虽然朝廷不提倡边境贸易,但天高皇帝远,有些小的榷场还是可以交易的,更别提私下来往了。中原富庶,但牲畜和肉食不足,大多数人补充蛋白质靠的是豆腐,而且中原的马匹不如草原上的好,吐蕃所处的地势高,他们的牛马品质优良,山羊毛皮柔软,杨华祖上就是靠着倒卖成都府的粮食和吐蕃的牛马起家,后来才逐渐扩大范围,经营各类杂货。秋末的时候,吐蕃一个名叫溧水部的部族夜里偷袭了另一个部落,将他们的人口马匹全都据为己有,溧水部的人乘胜追击,又相继攻下了附近的几个小部落,如今已经发展到宋人一县一城的兵力无法抗衡的地步了。他们的聚居地离宋人城池很近,因此时不时就跑过来抢夺粮食和食盐,宋人不堪其扰,纷纷外逃。流民渐渐变多,也像部落一样聚集在了一起,成为地方官员最害怕的不稳定因素,事实上,这几年来,由于赋税傜役的繁重,很多农民都失去了土地,成为了流民,全国上下爆发过许多次动乱,这也是促成庆历新政和后来的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梁通判一面下令厢军和乡兵戒备,安排了人去探查消息,一面同周知府理论,益州城的城墙足以抵抗吐蕃人的骑兵,益州又是天府富庶之地,粮食储备足够,根本不必下达那样的命令引起民众的恐慌。周知府一意孤行,根本不听他的话,任由这消息散播出去,就连王浮的祖父祖母都听说了这事,还在考虑要不要离开益州府回青神去。更多的离不开益州府的妇孺老人,将希望寄托在求神问佛之上,这两天,昭觉寺的香火都旺了几分。梁通判那样性情温和的人,都被他气得数次在公共场合出言嘲讽,几次上书朝廷弹劾周知府。然而此时通信极慢,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内一片骚乱。整个成都府都笼罩在阴影之下,唯有王浮一点都不着急。稍后为你更新按照以往经验,就算吐蕃人能够聚集起一支战斗力不弱的军队,他们也不会狂妄到来攻打益州府。毕竟攻城跟打草谷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战机、战力与后勤的联动,一个是打完就跑,根本不用考虑后果。所以说这件事并不会影响到王家过年,只有一个副作用,愈演愈烈的谣言激化了本就尖锐的双方矛盾,边境的所有榷场都关闭了,周知府还下令不许民间私自交易,鼓励互相举报,各地的大牢已经关了不少铤而走险的小商人了。吐蕃人也着急,他们不产盐,也不会耕织,吃的粮食和盐,用的绫罗绸缎,全都是从宋人这里买或者抢去的。尤其四川也是食盐的一大产区,每年产出大量井盐,虽然大部分被官府控制,但总有漏网之鱼。长期只吃肉食的游牧民族需要食盐,可以说,为了食盐他们连命都可以不要。宋人不肯卖盐给他们,他们只好越过西夏向辽国人买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男朋友太拽怎么办?+番外 在生存游戏伪装小白花锤爆丧尸 穿进ABO文学后我把渣A踹了 十指纤纤戏浪子(出版书) 老实人,但玛丽苏 过去待完成 我的天菜发芽了+番外 丫鬟露了馅(出版书) 草木长 公主只爱金元宝(笑闹江湖之二) 我们家神又抽风了 合约美人 我在皇宫当太监 穿成娱乐圈黑心老板+番外 闭眼,然后成为最强冒险者 抢你淘汰王 只想当备胎也不容易 吕少卿萧漪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即兴偏爱 斗罗之素云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