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真是被当“老祖宗”供养起来。
当然,完颜部人称呼“老祖宗”,和中原人的理解,还是有很大区别。
现今完颜全部迁徙来承德卫,完颜大花也要来,陆宁不免担心,如果她还上战阵,出现个万一,想想心中便不忍。
但陆宁又不想口谕宣她回京,她虽然必然遵从,但心中怕会闷闷不乐。
是以,陆宁令完颜哈密劝说她,回京城好生享受人生。
但也没抱太大希望,听完颜哈密的话,陆宁微微颔首。
完颜哈密又道:“主父放心,只要部中男丁一息尚存,老祖宗必然平安。”显然,完颜哈密明白君父的心思。
陆宁点点头,又看向战场,此来的契丹,显然只是来骚扰自己筑城,同时也想劫掠些人口回去吧,却不想遭遇埋伏,现今,颓势以现,号角声中,本想后退,只是被完颜部缠斗,一时摆脱不得。
派去辽阳给辽主耶律罨撒葛送口信的使者应该还没到辽阳,却先等来了契丹人的攻击。
当然,现今耶律罨撒葛定然满腔愤恨,传自己口信的是契丹战俘,一名不大不小的官员,同时开释了几名契丹兵护送他北归,若派齐官,便是不被杀,怕肢体也受残害。
“杀!”这支完颜部,不亏曾经被称为野人部,各个横蛮无比,便是孩童都自幼操习、弓马娴熟,只是,现今人人学说中原话,穿中原服饰,束中原发式,而且,都以中原话为高贵象征,现今震天的齐语喊杀声,好像更能激发他们的血性,各个拼命,本来想有序退出战场的契丹,在身边同伴死伤越来越多的压力下,终于溃败,纷纷拨马,四散奔逃,只求自己逃得生天,哪还理会旁人?
见尘埃落定,陆宁笑笑,对身后完颜哈密道:“今日,赐酒千斤,犒劳众孩儿!”
承德卫初建,还没有酒坊,从南地运输来的物资首先自然是各种战略物资,酒现今是奢侈品,偏偏完颜奴们,又好这一口。
完颜哈密大喜,下马跪倒谢恩。
而就在战场上,从这边草坡飞驰而下的完颜奴轻骑已经四处奔走宣告。
“君父有赏!赐美酒!”
“君父有赏!赐美酒!”
还在厮杀的完颜奴们,立时嗷嗷怪叫起来,能不能喝到一口酒是其次,但今日在君父面前,同敌人厮杀本就是一种无比的荣耀,绝大多数人,都是这辈子的第一次,君父之赏,是主人的一种肯定,又哪里不群请振奋?
本来就是打鸡血状态,现今,更好像突然被打了强力兴奋剂,斯斯文文的“杀”声不见了,到处都是野兽般的嚎叫。
甚至有直接跳到对方马上,啃咬对方面庞的。
完全不按齐军精锐的常理出牌。
契丹骑,毕竟从原始部族进入了文明世界,面对齐人精弓强弩精良甲胄神鬼火器是心向往之羡慕的状态,渐渐生出了敬畏,而现今,齐人中却突然多了许多野人似的南蛮,却是令人懵圈了。
而且,便是溃散,这些野人也是紧追不舍,简直就是能多杀死一个,就绝对不能令敌人逃掉,有些野人更是手段残忍,明明几骑追到落单契丹可以轻松杀死的,偏偏要先折磨一番,砍去手脚看着对方哀嚎死去。
陆宁远远望着这一幕,揉揉太阳穴,有些头疼,但是,自己奴部就这个德行,要都变成文明人,这个族群,也就不复存在。
第八十八章奇葩夫妇
飘舞着金色旄旗的巍峨銮帐,在渐渐成形的承德卫城东山的山麓下草坡之上。
环绕着草坡,一圈圈毡帐、木屋以及渐渐出现的土屋,便是完颜奴们的居住之所,第一批北上的完颜奴妇孺,已经住进了她们的新家园。
契丹、南人、奚人、渤海的奴户们,反而是在木城中搭建木屋草屋土屋,他们刚刚被掠夺而来,心未归附,圈起来以防他们逃掉。
当然,南人、奚人、渤海奴户,早就都已经麻木,何况,他们便是逃,又逃去哪里?北面深山大林广阔草原?也不过继续做契丹奴户,甚至可能被契丹人当作细作杀掉,要逃,自然也是逃去塞内,但偏偏,这片领地,却是塞内大皇帝的皇庄。
其实一些南人,也渐渐感受了管理他们的齐人官吏的善意,将他们视为本族,对他们和颜悦色,和契丹主人麾下管理他们的凶恶奴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奴户中的工匠及男丁,也都被动员起来,能筑城的筑城,会做毡帐的做毡帐,其他技艺,各有作坊分派。
在完颜坊之东,又有连片的齐军军营,殿前、河东、河北诸军,连番血战,现今都回了关内修整,驻扎此地的,有五千神武军,此外,还有在幽云诸州,招募的两万“北宁军”,也就是,重新飘扬起了北宁军的旗号。
现今之北宁军,多是幽云降兵,不过,各级军官,小到十人一班的“班头”,都是齐军精锐升迁的军卒、将官担任。
北宁军招讨使,重新起用了王彦超。
王彦超本来是枢密使,因为宋延渥军中舞弊案,被贬谪到汴京军学总馆做教授,现今,终于复用。
北宁军中的重骑兵营,被命名为“彦字”营,用来表彰在深州浴血奋战而死的张彦卿。
同时,张彦卿及北宁军战死的重要将领,都举行了国葬,尸身找不到的,只能用衣冠代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开局成帝:杀得女帝跪地臣服 九阳武神 苏厨(上) 九域剑帝 我的老婆是军阀 我的主神空间好像有点不对劲 官居一品(上) 亮剑 官居一品(下) 从斗罗开始的打卡成神 镇世武神 大唐不良人(下) 七零的糖甜到他心口窝 我在明朝当国公 我只想自力更生 不灭武尊 苏厨(下) 大唐不良人(上) 赵氏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