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楚科考中的文试和武试,分由两个部门掌管。
文试归翰林院。
武试归兵部。
沈箴随着沈砚来到武试的场地。
擂台朱红,背靠高楼,层层高楼挂嫣绸。
沈箴扫了四周一圈,十分不屑:“兵部这审美也太差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比武招亲。”
沈砚听了这话,没说什么,嘴角几不可见的弯了一弯。
今日武试只有两场,是决胜之战。
第一场的两人已经较量起来,赢了的人便是武试的探花。大概是因为剑技旗鼓相当,所以比试的时候“哼哧哼哧”,面目狰狞,十分焦灼,不具有丝毫美感。
沈箴并不关心他们,踮起角尖,在众人中找寻那一袭黑影。不久之后,眼睛便亮了起来:“汪珹!”
人潮中格外笔挺的少年闻声看了过来,便见沈箴一跳一跳冲他招手。
汪珹眼睛里含了暖意,他看着沈箴,今天她穿了白色的藏花袄裙,跳起来的时候头顶两边的发髻也跟着跳起来,真像个兔子。
余光一瞥,又看见沈箴身旁穿得活像个观音的沈砚,暖意渐渐消散,面容又凛冽起来,眼睛也暗了,对着沈砚点了点头。
沈砚也回了一礼,接着就听到宣考人朗声念道:“武试第三百七十一场!步青云!汪珹、柳如松!”
这是武试的最后一场,名为“步青云”,赢了的人便是新科武状元。规则也同前边数百场比试不一样。
之前是两人对阵,弱者卧地为败。但须得败者周身无伤,胜者才算是真的胜了。
刀剑无眼,这番规则,是既要击倒对方,又不能伤对方毫分。除了兵刃技,身法、内力、控制都在考核范围之内。
这也是东楚科考,武试最大的难点。
这一层层选上来,只剩两位考生,来到步青云,此时规则就变了,不再以击倒对方为最终目标。
擂台北倚高楼,高楼顶檐距地面一百九十六尺,挂一口花钟,击响花钟者为胜。
而步青云之所以叫步青云,是因为如此高度,一人之力不能登顶,须这擂台上的两人协力,先腾入空中,再行切磋。切磋过程中还要一直持着气,否则就是双双落地再来一遍的局面。
比起之前的考核,把体力、谋略、协作也都纳入了考核范围。
最终击打花钟者,为状元,但这状元之路,是要榜眼一路扶助的。
是真正的一人送一人,步步入青云。
不可谓不残酷。
墨色衣衫的少年手执白色石杖一步步走向擂台。
杖上雕着欲飞的仙鹤,杖尾悬着一条梨花长穗。
少年冷面黑衣,如罗刹;石杖盘鹤衔花,似神兵。
“醉世……”“是醉世……”“醉世又如何,登不得大雅之堂。“人群中议论纷纷。
沈箴听见这些悉簌言语,倒是知道当中一些缘由。
现如今的江湖不如古时候开放,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只要用的好都能有姓名。
但自南令开始,经后凉,至东楚,兵刃上都是以剑独尊。后凉朝挽澜将军方如是盖世忠勇,为双锏在兵器谱上挣了一个名位;东楚开国升阳皇帝一刃□□扫天下,□□自然也就成了兵界正道。
可如今汪珹手里拿的是杖——古往今来从未被正名的兵器。并且放在东楚,尤其不被人称道。
其一是因为学起来简单,不似锐器,要御锋刃,要驾流云。
其二是因为东楚的武考制度明确规定不能伤人,然而刀剑同杖比起来,可是太容易伤人了。
所以大多考生都觉得,汪珹用这样的兵器,实在是有些不公平。
可汪珹是东楚左丞之子。左丞,圣上群臣仅次右相,位平太师,何等权重,谁敢多说什么。
但是,这并不是大家瞧不起醉世的最终原因。
汪珹初涉武学时,是习剑的。只不过三年前,一意孤行化了剑,把长剑熔后的炽水注在了醉世里,成了这柄石杖的杖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灭药帝 数据眼 不正經修仙 狱之子 試婚司(NTR、、古言) 封号战神 我儿子在她手上. 重生之绝色佳人 美人在上 步步惊婚:爱妻不分朝夕 神级植物园 穿书成为总裁特助后,我被霸总盯上了 最后一个嫌疑人X 美女的极品狂兵 篡位 [综英美]罗宾女孩儿波特 我的公主大人 影后每天都被热搜 婚不及防 尤先生,请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