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竟有一种类似于“《诗经论语作者不知道如何引用成语”的痛苦。
写经的人,永远是寂寞的。因为他们要负责为一种语言文化、创造原始初代的成语。
诗经里每一句四字短语,都是后人的成语。
论语也是。
诸葛兄弟这几年不断创造的新历史,也算是在造福后世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者和创作者了,可以给他们制造无数的成语典故去引用。
只可怜了同时代的人,语屈词穷没有成语可用。
……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在襄阳城内,此时此刻却是愁云惨淡。
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于禁惨兮兮地败退回襄阳,出兵时带走四万七八千人,回来只剩了一万五六千,整整三分之二都没了。
更关键的是,哪怕是逃回来的这一万五六千人,为了减轻负重提升奔驰的速度,他们的铠甲丢失率也非常之高,
哪怕活着回来了,其中半数的人都得重新配发装备,否则就只能转职当轻步兵用了。
面见曹仁的时候,于禁无地自容。
所以他在回到襄阳之前,就提前卸了甲胄,连衣服也没敢穿,还特地让人在路上找了些荆棘,捆绑在背上。
见到曹仁后,于禁立刻上前拜伏请罪:
“末将无能,在当阳惨败于黄忠之手,丧师无数,实在无颜见将军、见丞相!”
曹仁脸色铁青,并没有立刻表态赦免于禁,因为他也治军甚严,而他此刻还不知道于禁到底是怎么输的。
他必须弄清楚状况,确认是否“非战之罪”,才好下判断。
所以他只是先冷哼一声:“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还望你戴罪立功!具体功过是非,你等丞相定夺吧!我且先不罚伱。”
于禁愈发惭愧,只有唯唯而已。
曹仁该训的也都训了,部队该安抚还是要安抚,就拨下一些酒肉,给逃回的将士们解乏充饥。
至于于禁,也就一视同仁,跟败回的普通士兵一样待遇。先给点薄酒肉干,垫垫肚子,随后跟士兵一样吃掺杂着麸子的粗麦饭和野菜。
充饥之后,曹仁才单独把于禁喊到荆州牧府,细细询问战败细节。
曹仁一开始满心的不屑,觉得肯定是于禁打得太差了,发挥不好,要不就是治军不行,部队临战士气军心都不稳,简直是干什么吃的。
但听了于禁的详细叙述,曹仁才越听越心惊。
尤其他八年前也是参加过官渡之战的,他亲历了曹操最艰难的时刻,也知道曹操当年是怎么搏命堵上全部身家的,最后总算搏赢了,才灭了袁绍。
此时此刻,于禁描述的敌军形势种种演变,曹仁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自问当时如果是自己指挥,怕是也毫无可能躲过诸葛瑾的算计。
这么诱人的诱饵,自己能忍住不去吞么?诸葛瑾设的坑,自己能不去踩么?
这里面,有几成是临战时的水平发挥决定的?
又有几成,是还未开打之前、在自己决策要出兵劫粮烧粮仓那一刻时,就已经注定了的?
反省了一番后,曹仁也唯有长叹,自忖躲不过这些算计。
复盘的时候,他还特地找来了贾诩,希望跟贾诩一起探讨。
一方面是寻求些心理安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认当初究竟有没有可能、通过于禁的临场发挥、避免这场大败。
而贾诩在听了于禁转述的黄忠部署方略、诸葛瑾安排下的诱敌毒计后,也是忍不住倒吸了几口凉气。
“嘶……这黄忠的部署,居然如此歹毒……如此说来,他竟是一步步都特地迎合了我军将领的人心思忖习惯,有的放矢……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贾诩是懂行的,他自己最擅长的,也是利用敌人的惯性思维和心态定势,去针对性地搞事情。
所以,整个曹操阵营内,除了曹操本人以外,估计也就只有贾诩最能看出诸葛瑾部署中、藏得最深的那一层歹毒用意。
贾诩总结不出“利用敌人的路径依赖、去针对性算计”这样的后世心理学专业术语,
但他完全可以理解,诸葛瑾这么干的逻辑是什么。以及诸葛瑾当初的思维路径,是怎么逆向思维推导过来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被贾诩这样的人心操弄老阴比一解说,曹仁才彻底理解了诸葛瑾有多阴,他内心对于于禁的苛责,也居然暂时化作了不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舐欲 淑女好逑 同桌的你·MyDarlingYou 嘴欠翘楚 爱在约定前 被影帝标记后 重返高校 麻烦凉麵请微波 他的手很撩人 神之回生 恋雨 <樱花树下> 勉强幸福 六日危城 五蠹/五重缘 穿成卷王反派的亲女儿 七百年后 风暴眼 守桥人 完美王子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