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从咬紧的牙齿缝里更加明确地宣布;&ldo;送你的音乐到那里去!&rdo;
灰烬从纸上掉下来,轻轻落在键盘上。
老契卡人员没有错,这首奏鸣曲真的是描写劳改营的声
如果在劳改营里出现个诗人‐‐允许他做的事情是在讽刺犯人的漫画下写题词和创作顺口溜‐‐也是讥讽违反纪律的犯人的。
诗人也好,作曲家也好,不可能有别的主题。他们不可能为自己的长官做出什么可以触摸到的、有用的、可以拿到手的东西来。
散文作家在劳改营里则根本不可能有,因为他们永远不应当有。
当俄罗斯的散文进了劳改营的时候,一个苏联诗人悟到了这一点。过去了!‐‐没有回来。进去了!‐‐没有浮出来‐…&iddot;
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全部规模,关于遇害者的人数,关于他们可能达到的水平‐‐我们永远也作不出判断。关于在起解前赶紧烧掉的笔记本,关于已经写好的片段和那些装在脑袋里并与脑袋一起扔进了冰冻的万人坑里的庞大构思,谁也不会给我们讲了。涛还可以用嘴唇贴着耳朵朗读,还可以记住并把它们或关于它们的记忆传下来,‐‐但是散文一般不会预先讲出来的,它存在下来比较困难,它太庞大,太不灵活,与纸张关系太大,因此很难通过群岛上的种种波折。谁能在劳改营里下决心去写呢?例如a&iddot;别林科夫写了‐‐落到了&ldo;教父&rdo;手里,反弹回来就是加刑。再如&iddot;h&iddot;加里宁娜,她根本不是个什么作家,不过在记事本里写下了劳改营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ldo;也许将来会对什么人有用&rdo;。可是‐‐落到了行动人员手里。她‐‐关进了禁闭室(还算便宜对付过去了)。再如弗拉基米尔&iddot;谢尔盖耶维奇&iddot;格一夫,他是个不加看押的犯人,在营区外某地写了四个月的劳改营大事记,可是在危险的时刻把它埋进了地里,自己则从这个地方永远被赶走‐‐大事记就这样留在地里了。在营区里不行,在营区外也不行,在哪里行呢?只有在脑袋里!但诗可以这样写,散文却不行。
我们这些受司历史女神克利俄和司史诗女神卡利俄珀养育的人有多少遭到了毁灭,是无法根据我们几个幸免于难的人用任何外推法计算出来的‐‐因为我们也并没有活下来的概然性(拿我为例来说,我把自己的劳改营生活从头到尾回忆一遍后,确信我是本应死在群岛上的‐‐或者是为活下来而百般迁就,以至失去了写作的需要。救了我的是一个附带的因素‐‐数学。这个因素怎样能运用在计算当中呢?)。
从三十年代起所有称为我国散文的东西‐‐只是流入地下的湖泊留下的泡沫。这是泡沫,而不是散文,因为它没有反映出这几十年所有主要的东西。优秀的作家们扼杀了自己最优秀的本质,他们置其实于不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全自身和他们的作品。那些不能放弃深度、特点和耿直的作家在这几十年内不可避免地需要把脑袋搬一搬家‐‐大都是通过劳改营,有的则通过在前线的丧失理智的逞勇好强。
一些哲学散文家、历史散文家、抒情散文家、印象派散文家、幽默散文家就这样走入了地府。
然而,正是群岛给我们的文学,也许还给世界文学,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二十世纪昌盛时期的空前未有的农奴制,在这种唯一的、无需作任何补充的意义上,为作家们开辟了富有成果的虽然是毁灭性的道路。
我斗胆最概括地来说明一下这个思想。不管世界已经存在了多少时候,迄今为止始终存在着两个不可融合的社会阶层:上层和下层,统治阶层和从属阶层。这种划分像一切划分一样,是粗略的,但是,如果不仅把那些有权、有钱、有名望的高等人,而且还把那些因家庭或因个人努力而受到教育的高等人,一句话,把凡是不需要靠双手去工作的人都算入上层‐‐那么这种划分几乎将是囊括无遗的。
那时我们就可以预期会产生四个领域的世界文学(以及一般艺术和一般思想)。第一个领域:上层人描绘(描写、思考)上层人,即描绘自身、自己人。第二个领域:上层人描绘、思考下层人,&ldo;小兄弟&rdo;。第三个领域:下层人描绘上层人。第四个领域;下层人描绘下层人,即描绘自己。
上层人总是有闲、有或多或少的钱,有文化,有教养。他们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掌握艺术技巧和严整的思想习惯。‐‐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生活规律:优裕生活会扼杀人在精神上的探索。因为这个缘故,第一个领域包含着许多饱食终日所产生的变态艺术,许多病态的和妄自尊大的&ldo;学派&rdo;‐‐不结果实的花朵。只有当那些个人深遭不幸或具有天赋的十分巨大的精神探索要求的代表者进入了这个领域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文学来。
第四个领域‐‐这就是全世界的民间创作。在这方面闲暇时间是一个分数,它以微分系数的形式分配给单个的人。无名的贡献‐‐不是有意编出来、而是在幸运时刻灵机一动而形成的形象、说法,也是一些微分系数。但创作者却多得不可胜数,这几乎都是一些受压制的满腹牢骚的人。所有创造出来的东西然后一年惩年地口头相传,经过了几十万次的淘汰、冲洗和琢磨。我们就这样得到了民间创作的黄金沉积。它不是华而不实的,冷漠无情的,因为在它的作者中没有一个不是备尝艰辛的。属于第四领域的文字创作(&ldo;无产阶级的&rdo;、&ldo;农民的&rdo;)‐‐全是萌芽状态的、无经验的、不顺畅的,因为这里总是缺少个人的才能。
第三领域(&ldo;自下而上&rdo;)的文字也犯有同样的无经验的毛病,但更甚于此者,它受到了嫉妒和仇恨‐‐无结果的、无创造艺术的感情的毒化。它同样犯了革命者经常犯的那种错误:把高等阶级的缺陷都归咎于它本身,而不归咎于整个人类,没有想象到以后他们自己也会有效地继承下这些缺陷。‐‐或者相反,失之于奴颜婢膝的崇拜。
第二领域(&ldo;从上而下&rdo;)有希望成为道德上最有成果的。它是这样一些人所创造的,他们的善良、追求真理的激情、正义感强于他们的昏睡的安宁生活,他们的艺术是成熟的,高尚的。但是,这个领域有一个缺陷:缺乏准确地理解事物的能力!这些作者同情、怜悯、哭泣、愤懑‐‐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便不能确切地理解。他们总是从旁边和从上面来观察,怎么也不为下层人设身处地着想,所以有人即使一只脚已经跨过了篱笆,却不能移过第二只脚去。
可见人的天性就是这样自私,以至只有经过外部的暴力才能实现这个转变。塞万提斯就是这样在奴役中形成的,阳思妥耶夫斯基就是这样在苦役中形成的。在古拉格群岛则是一下子在几百万人的头脑和心灵上同时进行了这种试验。
把几百万俄国知识分子投入这里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游览参观,而是让他们变成残废,死亡,并且毫无回去的希望。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这么多老练的、成熟的、富有文化的人当真地而且永远地陷于奴隶、囚徒、伐木工和矿工的境地。这样,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在这样的规模上)使社会的上层和下层的经验融合起来了!妨碍上层理解下层的一个很重要的、似乎是透明的但以前是不可穿越的壁障‐一怜悯‐‐消失了。怜悯曾是往昔的高尚的同情者(一切启蒙作家!)们的推动力‐‐怜悯也迷住过他们的眼睛。他们感到内疚,因为他们自己未能分担厄运,由此之故他们认为自己更加责无旁贷,应当大叫大喊去揭发不公平现象,同时却忽略了彻底去观察下层、上层、所有人的天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明:日记造反,老朱追着我狂砍 驱魔神探 救赎小可怜男配后我死遁了 错嫁良缘续2燎越追凶 听说爱情在隔壁 银河攻略 名门贵妻:暴君小心点 [剑三同人]我是你苍云爹 余伤 穿越宅斗女王 怨偶天成 狼相公 万岁约阿希姆 一个被疯狂求爱的beta 被渣后上仙和魔尊跑路了 小儿难养 惊悚告白 痴恋 艺术舞会奇案-波洛探案精萃 神明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