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杜甫与李白之争其实就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抗争,但二者本就不该对立,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李杜二人缺一不可,若缺其一,盛唐文学也就不完整了。】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突然召曹植前去,刚到巨幕就开始了,父子俩便一同赏巨幕。也不知为何,曹植就是对这李白很有好感。他也承认杜甫作品不错,但他们怎能扬杜抑李?说到这处他才明白为何了。他们都说自己是“以势窘益价”,这杜甫不也如此?虽然李白亦没有得到重用,可言语之间积极豪放。他不是“以位尊减才”,他是以乐观而减才。【公元701年,长安元年,李白生于绵州,关于他的记载并不怎么详细,在家世上有许多的猜测,其中有一点,据说他的父亲有罪在身,所以他没有参加科考的资格,他也确实一生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今日为父叫你来,也是为了此事。”曹操突然开口,曹植立马正襟危坐,却没懂他的意思,脸上露出疑惑之色。“此科举乃国之大业也,为父想将此事交与你,可莫要叫人失望。”曹植本早已经对曹操的严肃之相习惯了,可这许久未见却叫他心里突突地跳,怎么也猜不到是什么事。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事情。曹植激动得双手无处可放,“多……多谢父亲,孩儿定当全力以赴。”唐,元和年间。每每说起科举之事,李贺心中都不甚舒服。如今虽好些,却还是觉得遗憾。但文才如李白都没能参加科考,他还有何可惜的?这世间有才却得不到重用的太多了,如屈原、如曹植、如苏轼、如李白、如杜甫、如他。大抵都是命数。不如学着李白积极乐观一些。【咱们之前说过,杜甫和李白有一个很相似的点,那就是狂傲。】参考数据:张步云,论李杜优劣之争一——兼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意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李白(小修)【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是用天干地支来计算日子的一种算法,总之就是我看不懂的那种复杂,但人李白说自己五岁就已经开始诵读了,而十岁就读诸子文章了。】【这篇文章是他的一篇干谒文,很有可能在干谒文中用这样夸张的句子是约定俗成的,但是我们也只能从这样的一些诗句当中去了解李白的儿时经历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相对于那些为他抱不平的人,李白自己反而对扬杜抑李的说法没什么感觉。他自己的诗作如何,他清楚得很。再者那些人即便贬低自己,也是说的诗中大义,又不是真正否定他。若对每句否定他的话他都要发怒,那他可早就被气死了。说起儿时,他自己都不大记得自己儿时之事了,只很小便开始求道了,一如现在。既仕途不明,那仙途可追也。至于女子所说太白金星之语,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女子显然不信这些的。【虽然这些不能完全确定,但是李白自小聪慧好学应该是没人能否定的,早在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但是这些成就完全无法满足他的雄心,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他隐居于大匡山读书。】东晋。经过进山这些天的努力,陶渊明一行人已经建了好几间屋子已经勉强可以凑活着挤着住进去了。按这样下去,不出一月,他们就能开始开荒种粮食了。虽然每天都累得倒头就睡,但他们没人喊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天太热了,大家歇歇吧。”看到巨幕,一个个地都心慌慌的,哪还有心思干活?“歇歇歇歇……”“陶先生,这李白才十几岁,那时不是大唐盛世吗?他为何要隐居呢?”以往因着陶渊明的官身,除了本就与陶渊明交好的人,众人对陶渊明虽亲近但更多的还是尊敬,现在大家不一样了,彼此间随意了不少,但还是因为他的文才一如既往地尊重他,有什么不懂的也都爱问他。陶渊明摇摇头,他也不懂。难道那时他就知道自己会仕途不顺了?那为何又结束隐居生活了呢?而且听女子的意思,他还是为了出仕而隐居的。这就怪了。【李白的隐居与许由、巢父、陶渊明的隐居都有所不同。】【这首先要提到一个典故,《大唐新语》1记载,唐代有个叫卢藏用的人隐居在终南山,因为其高隐名声被召入朝,在中宗时期颇受重用,后来睿宗时,终南山有一个叫司马承祯的隐士,睿宗请他到长安,但没住多久他就准备回去了。送他离开时,卢藏用指着终南山的方向说:“那地方有大用处啊!”结果司马承祯回道:“我看啊,那是做官的快捷方式。”听此话,卢藏用惭愧不已。后来人们从这典故中总结出“终南快捷方式”,用以表示追求功名的便捷之路。】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武则天记得这事情,以往她倒觉得没什么,那些名气大的多少也是有点本事的。如今听着怎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呢?但转瞬她又想通了,李白不也如此有才吗?只是可惜了,她怕是等不到李杜之才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隆基也记得这两人,司马承祯早在十年前便已羽化了。“终南快捷方式?”真有那作用?此计怕也是不简单吧。【在唐代,人们想要出仕,一共有几条道路:参加科举考试;游历结交权贵;提高自己的名声。】【而这隐居就是提高名声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终南快捷方式,但李白也并不只是为了提高名声,在这里李白认真读书、练习剑术、结交好友、开始访道教名山。】【在那个时候,正值唐玄宗励精图治之时,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个明君,更多的人想进入朝廷为他做事,但是李白在外混迹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想另寻出路。】罪己诏的作用效果明显。最近朝中大臣对李隆基都不知恭敬了多少,做事也认真了许多。他仿佛一夜回到了二十年前。可巨幕一出,他便被打回原形。虽然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但是他这几年的怠政经历却是不可磨灭的。【碰巧玄宗信奉道教,且大力提倡道教,于是李白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他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道路。】【而这里,也算是他的一生浪漫的开始。】李白的心情随着幕中女子的话变得不上不下的。这“终南快捷方式”的说法分明持贬义,但后面的话又是在夸赞他。一生浪漫的开始。李白其实一直没大明白女子所言浪漫之意。屈原浪漫,他也浪漫,他们的生平与作品中的相似之处……【在大匡山,他写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时候他还不满二十。】巨幕中又出现那个大匡山的景像,大匡山上大匡寺的牌匾让李白觉得很是奇怪。他明明是在大明寺中读的书,怎的就变成大匡寺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连他自己都快要不记得了。【虽然我们说李白从未老去,但是从这首诗中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李白的朝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到颈联都是在写景,水声潺潺,其中还夹杂着犬吠声,山间满是桃花,花上带着露珠,更显娇艳欲滴。“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进入了林中深处,见过了时常出没的小鹿,中午没有钟声,山中十分寂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妇画眉[纯百] 娇养 h 被告白十次后 【HP】大丽花 侍玉(女尊) 道阻且长(古代)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岁岁常欢愉(校园H) 别哭了,为夫心疼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请叫我推土机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积点德 帝魔(穿越)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正气冲宵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心跳越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