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笔趣阁 > 第242页(第1页)

第242页(第1页)

白居易一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是这段时间他跟着幕中女子看了这如此多的前后几百年的诗词创作,若是对比,自己这首诗自然是算不得惊艳的。不过,与自己相比能比昨日好,那便也算好了。若定要与李杜分出个胜负,人恐是会气死的。【“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能看出他是有表达一些情感的,“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只能说是一首中规中矩的绝句吧,但是大家记住这首诗,后面还要考的。】考?幕中女子这是要为他们出考题了?她怎的前句方说这首词中规中矩,后句就要以此出题了,这不是矛盾了吗?难道是要让众人改写?【在元白二人进入朝堂的那几年,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叫做“二王八司马事件”,也就是永贞革新运动。】公元626年,武德九年。革新运动?都这么久了,眼看着唐朝都快不行了,终于有革新运动了。李世民这才相信唐朝还能够延续下去。也就是幸亏那些吐蕃异族不如他们骁勇善战,如若不然,大唐怕是早就被踏平了。【安史之乱后,皇帝不信朝臣,宦官得以干政,因为中央对地方的失控,藩镇割据情况也很严重,所以才有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泾原兵变”,还有一点是在武则天当政之前,整个唐朝是以“关中本位”,也就是说朝廷中大部分的权力是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里的,但是武则天当政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提拔了许多寒门士子作为自己的人,本来这么一看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因为从表面来说,这是促进权利合理分配的,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分配上,一旦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自然会产生摩擦,事情发酵后就演变成了党争。】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这说起来,还要怪她了?那些人对她不服,随时随地都想拉她下马,她自然要提拔自己的人。她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只是经由幕中女子这么一说她才知道原来这真是躲不过的。可即便冒着形成党争的风险,她也不可能让那些世家大族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如此行为是对的。【介于以上这些原因,唐顺宗李诵即位后立刻重用王伾、王叔文进行改革,主要打击宦官,打击贪官抑制藩镇割据,但凡是权力重新分配,势必会侵犯某些人的利益,那就会形成双方的对战。】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其实先时曹丕就猜到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毕竟那唐玄宗似乎很信任高力士,而那唐皇之子也是被宦官耽误。自古以来宦官从不会没有野心。东汉如此,之后的朝代自然也是如此。他不能重蹈覆辙,但是也不能在危难之际无人可用。所以,他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听话的队伍。然而,这些他此时也只能是想想罢了,大局未定,做这许多的安排都显得有些多余。【这场对战因为李诵的病重,王叔文等人的结党营私而宣告失败,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唐顺宗被逼禅位太子李纯,改年号永贞,老李家基操了,而王伾病死,王叔文被贬,其余参与这世界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个人通通被贬到外地去当司马去了,故而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公元626年,武德九年。老李家?众人从未听到过有敢这样称呼皇家的,个个屏息凝神,生怕一个不注意太子殿下就迁怒于他们,虽然太子殿下平日宽厚,可这事情怕是殿下逆鳞了吧?然而他们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反倒是又听得一阵懵,这没说过程啊。改革是如何进行的,为何会失败,这些提也不提一下的吗?虽然知道有可能会失败,但此时听到李世民仍旧忍不住失望。他脑子里过了一下“基操”这个词,并不知其意,于是赶紧将它从自己的脑子里赶走了。都有记写,晚些时候再想不迟。现在得专心致志地听下去。【这事情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皇帝把近臣看得很重要,所以在新帝即位后会不分差别地排挤先帝近臣,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这意思。】这是自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大臣仗着先帝的宠爱恃宠而骄巴不得把整个天下都握在手中。众人都觉得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任何问题。【白居易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永贞革新,但是对于革新,他显然是持支持态度的,在《新乐府·太行路》中他表达了对革新运动中的代表人物韦执宜的同情,韦执宜是被贬得最远的一个,跟苏轼一样,被贬到了海南。】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虽然已经远离海南了,但是分别本就是一件令人心伤的事,苏轼心中感触颇深。想来唐朝的海南当比他去时更加艰苦才是。【《新乐府·太行路》题下小字写“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诗中也有“行路难……不独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这样的句子,他的针砭时弊很露骨,还说“君不见左纳言,右内死,朝承恩,暮赐死。”总结一下就是胆子大得很。】唐,元和年间。唐宪宗李纯手指在桌上点了点,轻笑道:“确实大胆。”只可惜胆子太大了。清朝。众人不知多羡慕那时的文人。他们从未想过能这样暗中嘲讽皇上。许多人即便写诗作词也都只敢自己品评,生怕被人找出点什么不能说的。虽然皇上已经开口了,想说什么便说,定不会白白冤枉了人。可即便没人开口,众人心中却清楚得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前皇上冤枉了人尚且不能够承认,如今这般没有定论,还不是想处置谁就处置谁。谁愿意去冒险呢?【另外他对刘禹锡也很不错,在刘禹锡被贬后不久他就给刘禹锡写了很多封信,两个人也一直是不错的好友,刘禹锡曾写过一首诗《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提到此事,“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唐,元和年间。朗州。刘禹锡皱着眉沉思。这是将白二十二与他们绑在一起了。如此……也不知会不会牵连了白二十二。圣人赏识他,当不会如此,可就怕冒了头遭人妒忌。想到这些,刘禹锡不由得更担心了。【大概也是因为白居易这样的态度,注定他在朝廷里的日子过得不会太平,而元稹和他是同样的性子。】这话白居易和元稹都是认同的。若非性子相合,他二人断然不能像今日这般要好。而他们也知道他们不该如此,这种时候自然还是该顾好自己,自己都自身难保那还如何为他人安置。只是有时性子难改也是事实了。【公元806年,元和元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和元稹一起在华阳观里揣摩时事,写有《策林》,其实《策林》就是考前押题,后来又一起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一起中举。】考前押题,这话说得新鲜。考前押题者众多,但真正能做到那般详实者并不算多。当初和微之一处讨论,受益颇多,故而白居易后来也常爱与元稹讨论这些。集思广益方是正道,如今也该如此。【然而元稹虽然入了甲等,也就是得了一个很好的分数,被授左拾遗,结果因为上书论时政,被贬河南尉,大概他的母亲担心他,在他被贬的同月便离世了,元稹丁忧服丧。】元稹暗自叹息。他做左拾遗,那些得罪人的事自然该他做的。被贬官他其实也从未后悔,只觉有些心寒。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HP】大丽花  心跳越轨+番外  积点德  岁岁常欢愉(校园H)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被告白十次后  正气冲宵  娇养 h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道阻且长(古代)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帝魔(穿越)  妇画眉[纯百]  侍玉(女尊)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别哭了,为夫心疼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请叫我推土机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